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智能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给许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的全面普及,医学信息处理也应用了这一技术,有效提高了医学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计算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医疗多个方面,实现了医院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加快医疗工作迈向规范化的脚步,实现医疗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对于医疗科学领域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医学信息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时间范围内在我院实施了脑出血疾病治疗的9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护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完成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数据具备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效果佳,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所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选自在 2019 年 04 月到 2020 年 04 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配为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与在前者基础上行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观察组,各 50 例。最终统计对比组间第 3 天后镇痛效果( NAS 评分)、镇静效果( Ramasy 评分)以及颅内压( ICP 水平)。 结果 加以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观察组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颅内压水平观察组更低,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给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有助于更好的发挥镇痛镇静的效果,增强护理质量,更好的控制颅内压,控制病情,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 颅脑损伤 NAS 评分 Ramasy 评分 ICP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在 2019年 5月 -2020年 2月份期间选出 76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程序组使用程序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对比各组护理效果。 结果 程序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且程序组患者宣教知识掌握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程序化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88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指标( LVEF、 FEV1、 6-MWD)与护理质量观察指标(疾病知识掌握度、基础护理落实度、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负面情绪、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与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护理中应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干预 慢性肺心病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