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用于脑梗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份符合入选标准的53例脑梗塞患者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53例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用于脑梗塞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长春西汀 血塞通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供血不足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长春西汀)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供血不足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注射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临床效果。

  • 标签: 灯盏细辛注射液 长春西汀注射液 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两种手术入(外侧入和后外侧入)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治疗的42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外侧入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外侧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5.31±2.90)周,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6.71±2.5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45.10±1.52),高于对照组(40.56±1.86)的评分。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3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治疗外踝骨折效果显著,但是后外侧入对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更有优越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踝关节功能。

  • 标签: 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踝关节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南镇同伴教育对糖尿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从南镇居委里选取2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组125例,试验组1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每月进行一次健康讲座宣教,试验组每月进行一次糖友手拉手活动(同伴教育)。且每组在干预前,干预后都进行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的评定,以及3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均升高,从健康饮食,饮食与血糖,健康行为,遵嘱服药几个维度的得分都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更明显。结论南镇同伴教育对于糖尿病的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能提高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进一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不同手术入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1年1月—2017年4月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110例,随后将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即外侧入组和后侧入组,每组各55例。其中外侧入组患者采取外侧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后侧入组患者采取后侧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外侧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显著短于后侧入组,且外侧入组患者Flynn功能评定情况显著优于后侧入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外侧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不同手术入路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症,女性患者多,传统的甲状腺手术颈部有明显的手术瘢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对手术的微创性和美容要求增加。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通过管壁切口进行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体表没有手术瘢痕。经口腔入目前在国内外均已成功应用于多名患者,体现了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的新理念,体表无可见切口,又进一步缩短了入通道的长度,在美容、微创方面均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自世界上首例经口入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成功后,被越来越多的医患所认可,成为一种新型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其临床护理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现有经口腔镜甲状腺术后病人一例。

  • 标签: 经口入路腔镜 甲状腺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胸外科进行入院治疗的患者56例,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与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28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人性化护理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胸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半椎板入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病例进行分析,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通过半椎以及全椎板开窗入方式进行肿瘤全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之后的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术疗效以及术后脊柱稳定性均要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入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效果良好、创生小且康复快的特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半椎板入路切除 髓外硬膜下肿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单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35例患者中一次手术全部切除患者有29例,次全切除有4例;有1例腺瘤较大在大部分切除后未降到鞍内,经改良入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另1例患者分两次经蝶肿瘤切除,在第一次术后肿瘤降入鞍内,再次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35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2例,在1周后消失;视力减退患者有3例,经CT复查未出现血肿,将鞍内的内容物去除,术后视力逐渐好转;1例出现鼻腔内出血,经检查未见异常,在1周后自愈。结论经单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鼻蝶入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后外侧入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选入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3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经后路内侧手术入显露后踝治疗,观察组用经后外侧入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比对照组73.3%高,P<0.05,χ2=3.1895。结论三踝骨折患者接受经后外侧入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经后外侧入路 经后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在接受经鼻蝶入显微手术之后,其并发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患者6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总痊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痊愈率,P<0.05。结论经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患者,在接受术后并发症优质护理干预之后,可提高患者的并发症痊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 术后并发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侧股经脉介入在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收治的18例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在与旧有同等案例均值对比中获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结果在全部案例中16例手术成功,形成良好经脉导丝轨道,有效比例为88.89%。术后导管溶栓时间为5.32±1.39d,最小值为3d,全部案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双侧股静脉介入对于左下肢深经脉血栓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建议后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双侧 股静脉入路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神经内镜、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手术对垂体腺瘤的切除效果。方法经过对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手术相比,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内固定在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腰椎骨折病患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60)。A组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法,B组采用后正中入法。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JOA评分和Cobb角矫正率比B组高,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B组的16.67%低,P<0.05。结论选择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法对腰椎骨折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提高其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建议采纳。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 应用价值 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合并髌骨骨折患者中采用单一膝关节前侧入结合张力带进行治疗,评价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中从我院选取30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合并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膝关节前侧入结合张力带进行治疗,在病情严重的患者中采用经髌骨入,在病情不严重的患者中采用髌腱旁入,记录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到24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介于3个月7个月之间,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畸形愈合以及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合并髌骨骨折患者中采用单一膝关节前侧入结合张力带进行治疗,不仅操作简单方面,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小,在完成手术后,因为固定牢固,所以也为患者早期的活动功能提供了较好的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一膝关节前侧入路 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髌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下睑袋切除术矫治眼周衰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行研究,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整形外科接诊的76例眼周衰老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外入下睑袋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矫治眼周衰老采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下睑袋切除术的手术效果较单独使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更好,并发症更少,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眉下切口 上睑松弛术 外入路 下睑袋切除术 眼周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法前入腹膜前疝修补术相比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比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具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腹膜前 开放法 无张力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