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异地流动情况,获得感染者及病人异地随访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情况,为制定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由各乡镇艾滋随访管理工作人员采取面对面提问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2)选取5~10例能联系上的既往外出未获得检测或治疗服务的流动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访谈。结果72.1%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服务27.9%艾滋感染者和病人不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服务。结论大部分流动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服务

  • 标签: 感染者和病人 异地流动 随访检测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的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率为4.32%,男性占89.41%,年龄30~50岁占68.24%,农民占74.12%,文盲及小学占66.47%。结论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形势较为严峻,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及文化程度低者居多,在结核病患者中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其必要性,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结核 艾滋病 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感染者的心理疏导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的艾滋感染患者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10例。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心理疏导与艾滋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有孕妇2例,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患者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1例患者出现抑郁情况,其余患者均正常,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由于未进行心理疏导,1例孕妇没有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有1例患者自杀死亡,3例患者抑郁。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艾滋感染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疏导在艾滋感染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患者 心理疏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免费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患者98例,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白细胞、TLC、血小板、Hb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BIL、ALT、AST、BUN、Cr、淀粉酶和血糖等指标正常例数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其中ALT、Cr、BUN正常例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24个月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156.32±42.36)?L-1、(216.32±40.36)?L-1、(335.32±38.36)?L-1,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艾滋患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可使患者临床指标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免费抗病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艾滋患者采取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2月至2011年7月服抗病毒药物,于2004年—2017年5月在我院随访的198例艾滋患者,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再给予一定的健康教育,观察并分析19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就治疗前后的CD4、CD8以及CD4/CD8值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就患者对艾滋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D4数量增多,CD4与CD8的比例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的患者对艾滋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治疗前,结论艾滋患者经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可以显著地提高临床效果,加强了患者对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健康教育
  • 简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其感染后常发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和PCR技术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尚在试制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型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34-0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于2013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在对照组施药的基础上,实验组加服阿德福韦酯。结果治疗2个星期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明显较实验组高,(P<0.05),此后各个时间段两组比对则未见突出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乙肝病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可有效改善肝硬化的症状,对于提升肝功能有显著效果,与拉米夫定单独治疗相比,长期疗效更为突出。

  • 标签: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诊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加味四妙汤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V)为双链RNA病毒,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RV感染不但能引起胃肠道症状,还能引起肠道外系统的病变。RV腹泻及RV血症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尚不完全明确。RV腹泻可能与肠道神经系统紊乱、肠道吸收功能失调、非结构蛋白NSP4、热休克蛋白hsc70、细胞胞间结构损害等有关,RV毒血症可能与RV通过血液或(和)淋巴播散或免疫因素有关。

  • 标签: 轮状病毒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 病毒血症 发病机制
  • 简介:事件透视1"我没想到和熟人发生关系也会得病,周老师帮帮我。"一年轻小伙子通过防艾热线向生殖专家周生建求救时称,他和一相识女子发生一夜情后,被查出感染艾滋。陈力(化名),今年21岁,刚刚大学毕业,几个月前的一次冲动,他和一位"很熟"的女孩发生了关系。没有

  • 标签: 专栏意外 性行为艾滋病 意外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龄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2013年4月3日~2016年4月3日收治的高龄艾滋患者82例,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例,占2.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7例,占17.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73.1%;观察组1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46.3%,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艾滋病人实施综合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促进病情趋向平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高龄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艾滋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感染艾滋患者24例,临床针对艾滋的征兆及临床表现采取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结果24例艾滋患者经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出现的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等症状均有所缓解,细胞比例倒置现象明显恢复,瓶小板恢复正常。结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其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的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艾滋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广安市的30例艾滋感染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母婴干预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并对比有效性。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终止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婴儿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在HIV婴儿感染率以及失访率上较低,综合干预有一定成效。结论针对艾滋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性的减少艾滋传播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 孕产妇 婴儿 存活率
  • 简介:专家访谈:对于艾滋的治疗,一般人都是十分陌生的。艾滋的治疗现状是怎样的,鸡尾酒疗法是怎么回事,艾滋治疗当中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呢?全国艾滋综合防治示范区专家工作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赵红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地讲述了此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治愈曙光 艾滋病治愈
  • 简介:  1981年至今,26年间,针对艾滋(AIDS)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而这其中,一些名人,曾影响、改变了世界几乎所有人对AIDS的认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世人的价值观,他们的人生轨迹被永远地记录在了AIDS的流行以及防治的历史中.……

  • 标签: 世界名人 普及系列 知识普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丁型肝炎(HDV)病毒感染状况。方法用相关的试剂盒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17例体检人员HbsAg的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率为57.6%,抗-HCV阳性率为1.8%,抗-HDV(IgM,IgG)阳性率为0.99%。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同时也存在丙型、丁型肝炎的感染,提示我们要以预防为主。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风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为孕早期及优生咨询门诊指导优生,为减少先天畸形婴儿出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00例育龄期女性进行风疹病毒lgG抗体和IgM抗体,巨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检测,分析其巨细胞病毒与风疹病毒感染状况。结果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在各种年龄段的易感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风疹病毒易感率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年龄在35~39岁间人群易感率最高,为13.66%。结论应提高对高危年龄段孕妇的产前筛查。对IgM抗体检测为阳性的孕妇可采用羊水或脐血等方法对胎儿早期宫内感染的分析诊断。

  • 标签: 育龄期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感染与冠心病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冠心病住院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病毒感染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分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冠心病合并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发现,感染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为病毒感染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两者异常会促进病毒感染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艾滋患者中联合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进行治疗,探究分析该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中心选取100例艾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进行治疗,并展开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最终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分别对治疗0/2/4/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独立程度评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生存质量在各个时间点上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7到24个月时,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达到最高值,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应用到艾滋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而持续治疗7到24小时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