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血管瘤动脉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多发血管瘤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观察组给予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多发血管瘤的治疗过程中,利用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多发血管瘤 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肝癌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行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70%。疗效颇为可观。结论Seldinger方法插管至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的治疗方法。TACE疗效颇好,目前已被视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广泛应用于不能切除的HCC的姑息治疗,而且在术后复发或肝移植前患者的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肝癌 化疗
  • 简介:摘要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常用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方法,减小TACE毒副作用,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治愈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是目前肝癌介入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护理的角度,围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等角度对TACE护理措施进行分类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TACE护理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肝动脉化疗 栓塞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江西奉新330700)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巨大血管瘤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供血动脉主干。结果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碘油聚积于肿瘤内,肿瘤血供消失,供血动脉闭塞,1~2个月后复查肿瘤不同程度缩小,50%以上者8例,50%以下2例,经手术切除,见肿瘤大部分纤维化。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有临床症状的巨大血管瘤疗效肯定,认为手术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应先栓塞治疗。

  • 标签: 肝血管瘤 血管造影 栓塞 治疗性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研究,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16)与实施全面护理的研究组(n=16),以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对实施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实施全程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建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16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手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身、心各方面的需求,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上升至99.8%。结论通过实施全程的人文关怀护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也培养了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及素养,帮助护士树立起人文护理的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模式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采取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1年及2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3.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采取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大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患者进行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甲胎蛋白含量(75.6±62.5)ng/L,对照组(168.6±73.9)ng/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最大直径为(6.3±0.5)cm,对照组为(7.6±0.4)cm,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优于只接受动脉栓塞化疗术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大肝癌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导管超选择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至2016年间的1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取微导管超选择动脉插管治疗,对照组采取非超选择动脉插管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优、副作用轻、住院时间少(均P<0.01),介入治疗费用较高,但非介入治疗费用低(P<0.01),两组住院总体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导管超选择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确切,副作用轻微,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微导管 肝动脉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经皮动脉化疗栓塞肝癌(TACE)患者产生癌性疲劳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癌性疲乏量表(CFS)与希望水平量表(HHI)对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70肝癌患者癌性疲乏进行调查,从中及诶影响癌性疲劳的因素。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例肝癌患者癌性疲乏总分为(32.79±6.65)分,其中躯体疲劳得分最高、情感疲劳得分次之、认知疲劳得分最低。将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压力、医疗费用来源、希望水平带入线性回归方程中,发现影响最大的是希望水平,家庭经济压力次之。结论促使TACE患者产生癌性疲乏的因素众多,应施以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 癌性疲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皮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中晚期肝癌40例患者(在2017年2月16日至2018年2月16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首先对两组进行经皮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随后观察组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有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20例。结果观察组应激反应率(5.00%)、护理满意度(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用于实施经皮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效果显著,方可改善预后。

  • 标签: 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 中晚期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1、2、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患者67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4.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针对性护理必要且有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恢复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愈率95.0%(38/40)、复发率为5.0%(2/4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0%(32/40)、15.0%(6/4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瘤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缩短其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病情更快恢复,还能减少复发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 外科手术 肝血管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所有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临床护理满意率高达95.3%。结论对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保障治疗的顺利完成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板下降技术在半血流阻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例半切除患者,术中行门板下降Glissonian鞘外半血流阻断,总结术中情况及手术结果。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行门板下降Glissonian鞘外半血流阻断,半血流持续血流阻断41~86分钟,平均61.5±21.4分钟,术中出血240~690ml,平均660±62ml,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半切除术。结论门板下降能够实现Glissonian鞘外半血流持续阻断,避免对蒂内的解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肝门板下降 半肝血流阻断 Glissonian鞘 半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接受平化痰祛瘀法治疗对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10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50例实施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治疗,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接受平化痰祛瘀法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IMT、粥样斑块体积、粥样斑块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P<0.05。结论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接受平化痰祛瘀法治疗,对延缓其疾病的进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平肝化瘀祛痰 冠心病 高血压 颈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准切除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间70例肝胆疾病且接受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切除手术,试验组患者进行精准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肝脏功能的损害以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显著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肝脏功能恢复情况上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肝胆疾病患者接受精准切除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较好,且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因此今后在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对精准切除这种治疗方式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准 肝切除 肝外科 临床应用 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血浆置换治疗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6月11月我科收治的衰竭患者45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科收治的衰竭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b、CHO)、凝血功能(PT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TBil低于治疗前(P<0.05),Alb、CHO、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血浆置换治疗衰竭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