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2014年间成分输血在我院临床科室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在2010年~2014年五个年度分别按随机数表法各抽取输血者200例,调查、统计、对比各年度接受成分输血应用率。结果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我院临床成分输血应用率分别为60.5%、69.5%、81.5%、85.0%和91.0%,且成分血中红细胞的总体应用率均为最高,并与血小板、血浆、白细胞、冷沉淀应用率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2010年~2014年五年度我院成分输血应用率逐年升高,但在成分血应用的科学性、节约性、合理性上仍需完善,同时也应该做好成分输血的健康教育工作以便于进一步扩大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成分输血 应用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与分次紧线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肉芽组织中面肉芽组织中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等研究,寻找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式愈合时间短于分次紧线术式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60名受试者分为持续张力紧线组和分次紧线组。以两组患者术后创面不同时间点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张力紧线组比分次紧线组治疗高位肛瘘创面愈合快,与其通过显著增加创面b-FGF水平,从而促进创面胶原的合成和上皮的生长,增加VEGF合成和释放,促进创面血管形成以修复创面有关,为今后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持续张力紧线术 高位肛瘘 创面修复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