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4.8)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3±3.7)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将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同时还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塞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及其抑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8%;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评分为(7.01±1.26)分,对照组为(10.03±2.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72例作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6)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n=36)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症状变化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①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是(10.26±1.08)分,对于对照组的(15.79±2.11)分(P<0.01);②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是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存在正面影响,且可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用药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依据其精神症状选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心理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评价BPRS指标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仅有情感平淡(I)、思维贫乏(Ⅱ)两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采取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SANS指标改善上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精神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心理治疗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对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类药物展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阴性症状测评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对其阴性症状具有显著影响结果。

  • 标签: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首发缓解期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音乐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人数为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音乐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前PASS以及SDSS分值较高,并且组间差异不明显,而治疗后,分值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音乐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增加患者社会功能,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音乐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1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采用HAMD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程度,采NOSIE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行为障碍变化。结果实验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NOSIE总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行为障碍,与常规护理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体心理治疗对改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体心理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住院第2周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第8周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集体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普及推广。

  • 标签: 青年精神分裂症 集体心理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联合行为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及精神康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单独行为矫正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相对于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NOSIE量表评分与SANS量表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联合行为矫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精神康复效果。

  • 标签: 心理 行为矫正 慢性精神分裂 不良行为习惯 精神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对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干预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44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两组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抑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抑郁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观察。结果本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基本痊愈者6例,症状好转者15例,症状无改善者3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结论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从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与治疗之前进行比较,两组入组患者的PANSS得分出现显著下降,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和总分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齐拉西酮和心理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单独给予对照组患者齐拉西酮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显著(P<0.05)。结论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齐拉西酮和心理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齐拉西酮 心理治疗 抑郁症状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阐述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旨在找寻最佳的精神分裂患者护理干预手段。方法以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分裂症患者为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日常用药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手段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更优。在护理前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15.93±1.21),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15.09±1.31),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9.30±1.20),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7.24±1.01),观察组更优。结论经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以此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善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状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规律与时点精神症状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5年10月某三甲精神病医院男女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由当班的日夜班护理人员从入院到出院进行24小时观察与评估。结果120例精神病人在6个时段中(24小时)以生活懒散占的例次最多,约束,保护和行为矫正占的总例次均高于其它时点症状干预措施,P<0.001,最具显著差异。结论开展时点症状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估研究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病人 时点症状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从社会文化维度研究精神分裂症,探讨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时代变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华西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历,针对病历的描述,采集了各个时点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学特征、诊疗特征,同时用各个时点的人类发展指数来反映社会文化的情况,并将人类发展指数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个调查项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二十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幻听、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schneider一级症状、冲动行为症状的病理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随着时代变迁,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构成有一定变化;社会文化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学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文化因素 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心理感冒”是形象的说法,本文对基层官兵常见的“心理感冒”症状进行概述,并联系部队基层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基层官兵 心理感冒 症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精神残疾与家庭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兴趣小组模式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兴趣小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其家庭关怀度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阶段施行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减轻精神残疾,有效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精神残疾 家庭关系 社交技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对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60例来分析,分成两组,均使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不使用心理治疗,观察组使用心理治疗,对两组治疗八周后的SDS评分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之前SDS评分平均是(51.2±11.3)分,经过治疗,平均评分是(38.2±6.7)分,对照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是(50.7±12.8)分,治疗后(41.5±5.8)分,SDS评分两组治疗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2例PANSS减分率不足25%,对照组有9例PANSS减分率不足2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70.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心理治疗对于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伴抑郁 齐拉西酮 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