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影响,并寻找处理方法,消除高脂血对上述检测的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测定的120例高脂血患者,根据脂血浓度的不同分为正常澄清标本;中度、重度脂血标本,每组各40例;对各血样标本测定常见的8项生化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脂血对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果410nm处,所有样本吸光度超过0.8时,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酸转氨酶(ALT)无法测出;用聚乙二醇对脂血进行处理,当其浓度达到6.67g/dl时,所有样本8项生化指标检测不受影响;即聚乙二醇可消除中度、重度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论临床常见8项生化指标检测过程中,高脂血会影响检测结果,通过向中度、重度脂血中加入6.67g/dl的聚乙二醇,可消除高脂血对上述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

  • 标签: 高脂血 临床生化 聚乙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化检测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诊断中运用。方法将选取138例2型糖尿病(T2DM)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蛋白尿组(66例)、微量蛋白尿组(72例)、另选健康体检人员57例做对照组,分别检测以上项目,且同时对照检测传统肾功能项目尿素氮(Urea)、肌酐(Crea)。结果微量蛋白尿组血清Cys-C、RBP、β2-MG、Hcy、Urea及Crea合量及阳性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CysC、RBP、β2-MG、Hcy含量及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检测Cys-C、RBP、β2-MG、Hcy四项阳性率较单项或其他组合阳性率高。结论Cys-C、RBP、β2-MG、Hcy可作为T2DM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指标。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 &beta 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雅培ARCHEITECT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雅培C800)的肾功能三项,即尿素氮(BUN)、肌酐(CREN)、尿酸(UA)的精密度(批内、日间)、正确度、线性范围以及生物参考区间等相关分析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EP5-A2、EP15-A2)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简称卫生行业标准)的相关文件进行评价。结果BUN、CREN及UA的中、高值的批内精密度均小于1/4总误差(TEa),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3总误差(TEa);BUN、CREN及UA的各项目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均在1.00±0.03范围内,R2均≥0.95,线性范围分别为0~38.83mmol/L、0~1289umol/L、0~884.5umol/L;对江苏省2015年第二次5份室间质控物的BUN、CREN、UA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分别为-2.30%~0.61%、-2.74%~0.79%、0.38%~2.86%之间,均小于1/2总误差;各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本实验室引用的参考区间内。结论雅培ARCHEITECT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BUN、CREN、UA检测的主要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医院的临床检测需要。

  • 标签: 雅培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性能验证 精密度 正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8月—2016年9月50例生化检验异常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结果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找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初检结果与复检结果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包括20例标本处理不当,所占比重为40%,17例血液采集不当,所占比重为34%,13例严重溶血,所占比重为26%,其中标本处理不当是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要对检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各种误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确保。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异常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带常规与生化快速检测对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00例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白带常规与生化快速检测,分析下生殖道感染情况。结果600例患者中,550例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单一性感染为264例。混合性感染为286例。单一性感染中,以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较多,分别为73例(13.27%)、89例(16.18%)与84例(15.27%);混合感染中,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19.27%)与需氧菌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4.18%)较多,分别为106例与78例。结论对下生殖道感染使用白带常规与生化快速检测,可有效诊断感染疾病,促进治疗。

  • 标签: 白带常规 生化快速检测 下生殖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站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不合格的生化标本180例,对以上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标本进行复测或者重新采取标本检验,对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标本溶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不当、药物的影响、血清样本在样本杯中凝集、生化检验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均是造成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21.7%、27.8%、20.6%、14.4%以及15.6%。结论影响生化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提高生化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 标签: 生化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受检者,本组受检者均为健康者,清晨空腹采集血样,血样采集后立即均分成2份,其中1份使用人工方法破坏红细胞使其溶血(注射器抽取血凝块来回快速抽吸,直至血清血红蛋白浓度达4g/L),作为观察组,检测TBIL、AST、ALB、TP、DBIL、K+、Na+、ALT、GLU等指标水平,并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BIL(13.68±1.23μmol/L)、DBIL(10.23±4.24μmol/L)、AST(58.69±5.14IU/L)、ALB(54.23±1.69g/L)、TP(78.25±8.26g/L)、ALT(67.58±7.02IU/L)、K+(5.82±1.42mmol/L)、Na+(141.56±10.54mmol/L)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3.45±1.69μmol/L、13.02±3.18μmol/L、44.26±4.13IU/L、42.16±1.72IU/L、68.25±3.28g/L、58.02±8.52IU/L、3.86±0.76mmol/L、132.04±12.01mmol/L),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GLU指标水平(4.41±1.4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79±1.33mmol/L),组间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多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存在明显影响,应尽量避免发生溶血,并及时剔除溶血样本,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临床 实验室检查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就诊的130例患者,经过授意,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专业的血液生化分析仪来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需要检测患者方面的内容有GLU(血清葡萄糖)、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CREA(肌酐)、以及BUN(尿素氨)和TBIL(总胆红素)、CK(心肌酶)、LDH(乳酸脱氢酶)、K+离子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记录和统计,对溶血前和溶血后的数据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患者受检数据中的CREA(肌酐)、GLU(血清葡萄糖)溶血后通常会降低,两种数据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以及AST(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的数据,在开展溶血活动后,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检人员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分析对于整体检验结果来说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应针对血样溶血情况做好相应的生化检测工作,对于溶血样本的结果要加以纠正以及严重溶血的样本要重新采血。这对患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溶血影响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在标本采集后1h、2h与24h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糖(GLU)、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等。结果标本放置2h后,GLU、BUN结果变化较大;放置24h后,测试GLU、BUN、TP、ALT与AST都变化较大,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检测误差,为此要积极缩短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血糖 尿素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患有肝脏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与患者同期进入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化检验,计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L)、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别P<0.05。结论分析处理健康者与肝脏疾病患者之间的生化检查结果,发现肝脏疾病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出现异常,与健康人的差异较大,可作为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脏疾病 应用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临床生化质量控制重点环节和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法对目前临床生化控制的要点展开进一步分析、探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意见。结果临床生化质量控制的要点有人为因素、室内室间的控制和对仪器的管理。在管理对策落实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职业水平的提升,坚持对室内室间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质量控制意识,对仪器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和管理等。结论强化每个质量控制环节,在质量控制要点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从而建立起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案是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帮助和必然条件。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新的教育体制之下,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的首要任务,而生物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对现今生物化学实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对改革生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的措施提出相关的意见。现叙述如下。

  • 标签: 生化实验 教学创新 创新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临床上生化检验的具体影响因素,针对其影响因素作相应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180例,针对患者的生化检验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探究可能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生化检验的结果,得出生化检验结果存在失误、偏差的患者总共有17人,所占比例为总数的9.45%。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影响生活检验结果的为9人其中是药物原因导致的为4人,由于生化检验之前饮食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患者的标本原因导致的为8人,其中是溶血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标本送检以及保存原因导致的为3人;由于生化检验所用仪器原因导致的为3人。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应严格控制好生化检验的质量,生化检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应认真仔细,保证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可信性,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生化检验结论,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PBL教学法作为当前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使其对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该方法对学生理论基础和约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收集资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应用时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区别及生化课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根据PBL教学法在生化课程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生化课程 PBL教学法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5年12月的100份血液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为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的血液样本,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6ml,然后置入2支一次性干燥管中,每支管中各3ml,一组为溶血组,一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K+、Na+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的Alb、TP、Glu、CHOL、TBiL、ALT、AST、K+、Na+与溶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G、BUN与溶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要积极预防溶血现象的发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生化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样本,给予生化检验,自2015年1月起实施质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的质量。结果质量管理后,检验符合率高于管理前,同时医护患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经分析显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与科室温度、湿度、操作规程、洗液更换、试剂平衡时间等有关。结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经质量管理,保证了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 质量管理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者50例,抽取其静脉血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做溶血处理(观察组),另一份做正常血液标本(对照组),对比两份标本的各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两份标本的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钾离子(K+)、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总蛋白(TP)显著较高,空腹血糖值(GLU)、碱性磷酸酶(ALP)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检验人员必须做好措施防止标本溶血发生,若出现溶血情况,必须及时补救或重新抽血以防误诊。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项目 影响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化检验工作中溶血现象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方法筛选38例因健康体检、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受检对象,提取其血样标本后,将其置入两个相同试管内,使A试管内样品处于溶血状态,B试管内正常样品则予以妥善管理,对其展开检验,观察其检验结果。结果A组ALT值(59.49±3.20)U/L,B组(43.06±2.40)U/L,(P<0.05);给予两组样品各检验指标展开比较,(P<0.05)。结论生化检验工作中,如果有溶血样本出现,就会对检验结果精准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重视防范工作。

  • 标签: 生化检验 精准性 溶血标本 防范措施 不良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2月—2018年0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体检者进行研究,对其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对比其溶血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溶血后,其AST、TP、TB、Gs、BUN、Na、K、Ca、Cl、CK、HBDH、LDH、Fe、Mg、P和溶血前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而ALB、ALP以及ALT在溶血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后会影响部分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因此,要综合临床资料和各项数据对溶血标本进行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大程度提高溶血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临床生化检验 干扰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于生化质量有较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采集操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