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龄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2013年4月3日~2016年4月3日收治的高龄艾滋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例,占2.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7例,占17.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73.1%;观察组1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46.3%,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艾滋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促进病情趋向平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高龄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血脂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情况,验证血脂水平检验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行分析。统计分析分析比较不同应答情况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结果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获得持续性病毒应答的有74例(74%),未获得持续性病毒应答的有26例(26%)。不同治疗阶段血脂水平变化,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不同治疗阶段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抗病毒治疗又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血脂水平 抗病毒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期抗病毒宫内阻断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携带HBV的孕妇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0例。两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给予新生儿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给予治疗组孕妇在妊娠28周时服用替比夫定,连续服用至患者分娩后1月后停止服用,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并对治疗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进行新生儿HBsAg阳性率。结果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期抗病毒宫内阻断的方式对携带HBV的孕妇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 孕期 抗病毒宫内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