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内节育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为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宫内节育和优质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10例行宫内节育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10例女性,其中28例(6.83%)带妊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感染、白带异常、宫内节育下移及月经异常等。结论应根据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节育,并定期监测以提高避孕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微观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越鞠汤的治疗方法,两组均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进行分析,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94.12%。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有效率52.94%。两组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症状,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加味越鞠汤 糖尿病前期患者 微观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身凝集反应对113例输血不良反应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站申请接受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凝集情况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次侧凝集不高于自身凝集、主侧无凝集的实验组与主次侧均无凝集的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以及输注效果差异。结果共计12940例,实验、参照两组各有113例、12827例。实验、参照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19%,二者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输血效果方面,实验、参照两组总体分别为10.4g/L/2U、11.3g/L/2U,P>0.05,同样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输血过程中自身凝集反应对113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输注效果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自身凝集反应 输注效果 不良反应 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服用中药的患者,对已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自身因素、患者机体因素、临床用药因素有关。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关对策,可提高用药安全,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血前的心理疏导、采血中主动积极的与献血者交流沟通、采血后递上一杯饮料,并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与其攀谈,分散注意力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工作人员的整洁仪表、和蔼的态度、礼貌的用语、良好的心理暗示均可顺利完成采血任务,减少和降低献血反应率。

  • 标签: 献血 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烟肼所致罕见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异烟肼罕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异烟肼罕见不良反应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结论异烟肼所致罕见不良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用药观察与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对症治疗。

  • 标签: 异烟肼 罕见 不良反应 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硝唑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甲硝唑引起不应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硝唑导致的不良反应共78例,其中神经系统22例,皮肤及其所属器官反应20例,心血管系统13例,泌尿系统7例,消化系统6例,呼吸系统4例,血液系统4例,其他系统2例。结论甲硝唑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皮肤和其附属器官以及心血管系统,而不是消化系统。

  • 标签: 甲硝唑 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及相关策略。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献血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23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其出现不良反应的诱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在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中,精神紧张为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占56.9%,其次为空腹或饥饿(18.7%)、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11.4%)、晕针晕血(5.7%)、环境因素(3.3%)、采血技术原因(3.3%)。以全身表现为主的B类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则主要为精神紧张、空腹、饥饿、睡眠不足、疲劳过度、晕针晕血等因素;精神紧张也是B类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精神紧张等精神因素引起,需要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特别是血液生理知识、消除献血紧张恐惧心理;为献血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穿刺采血技能、提高医护人员接待和护理服务水平,来缓减献血者的精神紧张,达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献血的目的。

  • 标签: 献血 不良反应 诱因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房药品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提高药品合理使用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药房退药处方以及不良反应发生记录,将临床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减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和ADR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而常见ADR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障碍。结论加强对临床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监测,统计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做好药房用药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药房 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名叫乙酰水杨酸。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近10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发现它有许多新的药效药理作用,与老年病有密切关系。它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服用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对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防治老年性中风和老年痴呆对老年性中风和老年痴呆服用阿斯匹林,其知觉度每年可恢复17%~20%,且不易再复发。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糖尿病的防治据文献报告,每日服用阿斯匹林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由于阿斯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阿斯匹林还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故有降血糖作用。此外,阿斯匹林还有些作用,如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副作用和降压保胎作用等。在服用剂量上,一般以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100毫克为宜;服用时间最好在早晨7时前最好。因为晨起后血小板聚集力逐渐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强,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时刻,所以,在早晨起床后要尽早服药。但对患有胃溃疡病、胃出血倾向者应慎重用药,宜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标签: 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哮喘 瑞氏综合征 水杨酸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8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主要为胃肠道损伤,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于皮疹和肝功能损伤。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在广泛使用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临床需高度警惕,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抗菌药物所致的过敏反应。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213例抗菌药药物过敏性反应患者进行跟踪,记录患者详细的症状、给药途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调查。结果抗菌药物中致过敏反应主要是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为主。结论致过敏性反应的抗菌药物品种多,在治疗是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用药前进行严格监控,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下颌固定正畸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透明压膜保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Hawley保持。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保持期12个月中,观察组保持成功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戴用保持后,其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覆盖、覆合、上、下前牙不齐指数等,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与前者单独使用的保持效果相比较高,但在上下颌牙模型测量指标上大致相同,因而在不同情况下,需根据患者的不同合理选择保持

  • 标签: 透明压膜保持器 Hawley保持器 联合应用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