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病死率约25%,其发生与透析相关性并发症有关,其中体液容量超负荷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weightgain,IDWG)在允许范围,是降低HD患者病死率和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接受和服从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要求的行为和程度。严格控制透析间期液体容量及充分血液透析可明显减少因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透析并发症。

  • 标签: 血液透析 干体重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IDWG) 容量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ICU,许多烦躁的病人可能因为病情的影响,环境的因素,无家人陪伴等各种原因引起躁动不安,非计划性拔除自身的各个管道,不愿意配合治疗,严重的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因此,约束带在临床被广泛的使用,但是有利有弊,使用的过程中会带来一系列的危险,如使用约束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红肿,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坏死等;约束带过松则引起患者挣脱约束带,导致拔管,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治疗。使用约束带会给病人带来意外的伤害,而如何减少意外受伤的危险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 标签: ICU 烦躁 约束带 意外受伤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躁狂发作患者约束护理体验的认识。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院早期干预二科对躁狂发作进行约束的患者进行观察、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对患者约束存在以下问题约束方法不妥;约束时间太长;患者的尊严受到侵犯;对约束患者照顾欠缺。结论做好对躁狂发作患者的约束护理,必须理解患者的约束体验,遵循“尽可能不约束或少约束;尽可能单肢约束;尽可能短时间约束”的原则,制定安全、舒适、人性的约束制度。

  • 标签: 躁狂发作 保护约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身体约束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某部位1。临床医务人员经常用身体约束来维护患者安全及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近来国外研究显示,身体约束也会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结果,不恰当的约束甚至还会引起死亡2-3。

  • 标签: 脑外科 约束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约束带保护使用的特征及临床护理分析,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6月在某医院328例住院患者中,使用约束保护62例,分析其诊断、病情、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约束的原因和约束后的效果。结果首次入院的患者依从性差,预防性约束保护率高,约束保护的指征不够明确及约束护理不够完善。结论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 身体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尽量减少危重患者身体约束的发生,保障无约束下患者的安全。方法对ICU患者运用FOCUS-PDCA程序找出身体约束的原因,制定减少约束的措施,包括加强医护合作,职责明确,细化原有制度,增订约束执行流程细则,明确身体约束使用指征、评估要求、解除指征等,减少刺激,避免患者躁动。并评价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施FOCUS-PDCA后,身体约束使用率低于实施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执行FOCUS-PDCA程序在ICU身体约束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FOCUS-PDCA程序 重症监护病房 约束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30例ICU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所收治的30例ICU清醒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约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在ICU护理中予以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ICU病房 清醒患者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科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后拟定出相关的整改对策。方法选取45例进行过保护性约束病人出现的问题缺点进行解析整理。结果出现的问题缺点均与在进行保护约束过程中实施方法不当、责任护士的履职尽责能力欠缺、相关的工作流程落实不对。结论提高责任护士履职尽责的能力,增强精神科责任护士护理技术的操作的能力、对病区责任护士进行技术操作量化考核和对治疗性沟通技巧进行培训,做好健康宣教的告知,是减少实施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出现问题缺点和不断完善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有效方法。

  • 标签: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 缺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4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被动抬腿试验和容量负荷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为有容量反应性患者和无容量反应性患者,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每搏量均增长明显,P<0.05;其中容量反应性患者△每搏量除基线外,均显著高于无容量反应性患者,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明显的效果,评估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被动抬腿试验 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的保护性约束对精神病患者约束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精神科病保护性约束改进前(2014年5月—2015年4月)及改进后(2015年5月—2016年4月)各收治60例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研究对象,比较保护性约束改进前后的约束效果。结果改进保护性约束后,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暴力事件发生率1.7%、9.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18.3%,其患者约束的依从性及家属的满意率95%、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5%,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改进保护性约束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精神科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约束肢体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约束肢体肿胀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肢体约束肿胀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8.8%降低至实施后的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有效降低了约束肢体肿胀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约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约束决策轮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约束护理;观察组根据约束决策轮指导护士调整约束时间、约束部位、约束工具等措施选择合适的约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约束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及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约束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约束时间(79.25±82.46)h明显低于对照组(176.25±121.46)h。结论运用约束决策轮能够有效提高约束的有效性,可减少约束不及时或无效约束,减少约束时间,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约束决策轮 重症监护室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精神科男病区约束保护患者便秘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82例精神科男患,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病历资料,总结约束保护期产生便秘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造成便秘的因素较为复杂,但是经过针对性护理,患者便秘情况得以改善。结论对精神科男病区约束保护患者进行便秘因素评估,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便秘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男病区 约束保护患者 便秘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留置胃管患者双上肢均使用约束带仍出现非计划性拔管(UEX)原因,有效干预从而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将2016年1月—7月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干预后,对2016年8月—2017年2月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UEX7.2%,对照组UEX28.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胃管的固定方法,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可降低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临床护理,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12月我科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结果1~12月共收治329例患者,使用约束保护62例、占住院患者18.84%;首次住院约束45例、占约束总数72.58%;入院当天约束25例、占约束总数40.32%;入院前七天约束49例、占约束总数的79.03%;7d后约束13例、占约束总数20.96%。约束持续时段平均5.19h,日间约束平均2.75h,夜间约束平均10.41h,夜间约束大于10h8例、占12.90%。约束方式均为床上肢体功能位约束约束工具均为约束带,约束原因伤人、毁物29例,行为紊乱19例,治疗不合作8例,消极5例,意识障碍1例。结论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身体的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8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组,患者被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一组患者人数39人。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化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的是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生不良现象的几率以及患者、患者家属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现象的情况很少,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护理过程也比较满意,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后降低患者使用身体约束的概率,并且降低了护理过程中不良后果的产生,有效科学,值得借鉴。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ICU清醒患者 身体约束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进行身体约束的清醒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选择同期收治的38例进行身体约束的清醒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身体约束的清醒患者,通过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约束保护的效果,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清醒患者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性约束患者预防肢体皮肤损伤的护理分析。方法将我科行股动脉穿刺的1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约束1小时后对皮肤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无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护理,约束护理中对两组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结果使用海绵护腕套的患者在保护约束中皮肤损伤发生率低、疼痛程度减轻、舒适度提高。结论使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性约束患者的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海绵护腕套 皮肤损伤 保护性约束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小儿输液约束单,改进传统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的对比效果观察。方法将600名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采用自制输液约束约束法和传统躯干四肢按压法进行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从89.3%提高到96.3%,家长的满意度从87%提高到98.6%,与对照组比较P<O.01。结论应用自制小儿输液约束约束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约束方法,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及工作效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婴幼儿 头皮静脉输液 约束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