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铜仁市万山区建城区蟑螂的种群分布和密度情况为参考,为城区蟑螂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激法和粘捕法两种调查方法对铜仁市万山区建城区蟑螂的种群分布和密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计调查368间房间,捕获568只蟑螂,其中成虫362只(63.7%),若虫206只(36.3%),均为德国小蠊,蟑螂粘捕盒法平均密度为0.56只/(盒?夜)。结论铜仁市万山区建城区在不同的行业和场所存在蟑螂分布和侵害较为严重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管理,对蟑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蟑螂 侵害现状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饮酒情况。方法根据自制《本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湖州市三个社区的55-75岁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纳入对象3089名,其中男性1155人,女性1934人。男性曾喝酒者占男性受调查者的36.17%,女性为9.4%;男性对象中目前喝酒者占26.9%,女性为6.7%;男性几乎每天饮酒的人数占男性饮酒者的32.15%,女性为24.61%。结论城市社区中中老年人饮酒人数较多,尤其是男性。

  • 标签: 城市社区 中老年居民 饮酒状况 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75-0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治市城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治市城区400名常住居民进行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长治市城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6.1%;18~35岁年龄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和脑力劳动者倾向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健康素养(P<0.001)。结论长治市城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有待加强,应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

  • 标签: 城区居民 传染病健康素养 现况调查 长治
  • 简介:目的该研究主要是调查目前城区小学生的自我中心行为状况,找到更有利于引导儿童做出利他行为的方法。方法主要釆用现场实验研究,随机抽取城区各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儿童的自我中心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各个年级的小学生在有老师的表扬下都会比在有老师的鼓励下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P=0.46)。在有老师的表扬下,高年级的学生出现了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来(P=0.12)。结论我们应从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培养移情能力、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榜样学习等四个方面来努力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小学生 表扬 老师 集体活动 移情能力 年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乐山城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有效的干预提高参考。方法以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04例乐山城区老年人群作为观察对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观察对象的进行问卷调查。以乐山城区老年人群的问卷结果作为乐山组,以全国抽检结果作为全国组,对比两组间问卷结果差异。并将乐山组分为男性组、女性组,无身体疾病的健康组、存在身体疾病的疾病组。对比男性组与女性组,健康组与疾病组间问卷结果差异。结果乐山组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及SCL-90总分均明显低于全国组(P<0.05),而两组间强迫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男性组SCL-90总分明显低于女性组(P<0.05)。此外,健康组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焦虑、敌对性、偏执及SCL-90总分均明显低于疾病组(P<0.05),而两组间恐怖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乐山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且女性差于男性,患病人群差于健康人群。

  • 标签: 乐山城区 心理健康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市主城区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本市主城区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共424人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填写,最后收回合格的问卷共378份,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收入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不同性别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及精神病性症状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较有差异(P<0.05或0.01)。结论不同年龄及不同收入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临床中应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提高疗效。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柳州市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睡眠状况,为制定改善ADHD儿童的睡眠状况、提高ADHD儿童生命质量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柳州市城区一~六年级9628名学生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同时调查儿童睡眠状况。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为ADHD的诊断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学访谈,采用卡方检验分析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睡眠情况的差异。结果经DSM-IV确诊的ADHD儿童有468例,患病率为4.86%。在所有调查儿童中,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尿床899人(9.33%),说梦话3500人(36.35%),睡行707人(7.34%),打鼾2758人(28.64%),噩梦惊醒2566人(26.65%)。468名ADHD儿童中,64.32%儿童存在睡眠障碍;ADHD与睡眠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3.13%。ADHD儿童睡眠状况不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儿童,两组儿童睡眠状况分布的差异显著(χ2=35.451,P<0.001);ADHD儿童夜间上床需要超过30分钟才可以入睡的比例远高于非ADHD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54,P<0.001)。结论ADHD儿童存在入睡困难及睡眠质量降低等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需要及早进行治疗干预,降低因疾病给儿童带来的影响。

  • 标签: 小学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睡眠障碍 共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柳州市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饮食状况,为制定改善ADHD儿童饮食行为、提高ADHD儿童生命质量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柳州市城区一~六年级9628名学生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同时调查儿童饮食状况。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为ADHD的诊断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学访谈,分析比较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饮食行为的差异。结果确诊ADHD儿童468例,患病率为4.86%。ADHD儿童的厌食行为率与挑食行为率均高于非ADHD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DHD儿童与非ADHD儿童在吃饭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4,P=0.005),吃饭时间大于45分钟的ADHD儿童多于非ADHD儿童,吃饭时间在25~45分钟内的ADHD儿童也多于非ADHD儿童。结论ADHD儿童存在厌食、挑食等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可期望通过改善进食习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 标签: 小学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饮食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8年~2015年昆明市城区和郊区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至2015年昆明市城区、郊区集体儿童定期健康检查率与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定期健康检查率低于标准要求;定期健康检查率城区集体儿童高于郊区集体儿童(P<0.01);城区集体儿童龋齿、弱视和佝偻病患病率高于郊区集体儿童(P<0.01);郊区儿童低体重、贫血患病率高于城区集体儿童(P<0.01)。结论我市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城区集体儿童应加强对龋齿、弱视和佝偻病的预防,郊区集体儿童应加强对营养不良疾病的预防。

  • 标签: 儿童 健康 状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莱芜市钢城区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及改进情况。方法调查组随机抽取前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卫生服务的300名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10份。结果社区居民对目前开展的预防接种、健康体检和慢性病管理随访工作的知晓率较高(高于70%),针对特殊人群(儿童、孕产妇、老年)开展的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工作的知晓率相对较低(低于60%),开展健康讲座的知晓率最低(低于50%)。结论建议采用有针对性的渠道,提高社区各类居民的健康知识素养及对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知晓水平,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知晓率 改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