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对结果的可靠与准确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8例血常规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与准确。结果通过对158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仪器设备落后、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部位和采血量差异、血样运输和保存、运动后进行采血和服用药物后进行采血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产生重要影响。结论通过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水平、购置先进的血常规检测设备和患者在检查血常规前要时刻注意常见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血常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为医师进行病情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可靠性 准确性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完成HIV检测后表现出的可靠。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6月—2017年12月免疫检验所提供的20份HIV抗体质控血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份作为实验对照组;之后于临床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ELIS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ELISA实验与金免疫层析实验。最终对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双抗原夹心EILSA对于室间质评血清、2NCU/ml、4NCU/ml血清的检测阳性率及对健康体检者标本的阳性率(100.0%、100.0%、100.0%、0)高于间接EILSA(75.0%、70.0%、65.00%;2.50%)和金免疫层析实验(70.0%、75.0%、7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HIV的准确度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金免疫层析实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的可靠。方法选取无偿献血者4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这4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抗HIV检测,分别采取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和确证HIV的确证金标准免疫印迹法做比较,对比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0.0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00%,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50%。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HIV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抗HIV假阳性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应用,其中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准确较高,具有较强的可靠,意义重大,可推广。

  • 标签: 金免疫层析试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抗HIV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难治胃溃疡治疗依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难治胃溃疡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纳入治疗依从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制定并落实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分布在30岁到39岁、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在农村居住、医疗选择自费支付、医患关系一般、疾病知识掌握一般、药物种类≥3种、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收入<1000元/月、病程≥12个月,和难治胃溃疡患者治疗的依从存在密切的联系。结论难治胃溃疡治疗依从因素因素较多,需采取有针对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

  • 标签: 难治性胃溃疡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通过访谈提炼为3个主题(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认知程度及个人生活态度方面;(2)社会及家庭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家庭经济情况及家人的关怀支持情况;(3)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指导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对患者的督导情况及与患者合作关系。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的依从,应重视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对患者依从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依从性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规律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剂管理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有效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患者的200例处方药,按照实施中药调剂质量监管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实施调剂质量管理之前为对照组和实施调剂管理之后为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是常规的中药处方调剂组,而观察组的中药调剂则是通过在此过程中实施质量监管措施完成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处方药的服用不良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中药调剂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中药调剂加强其监管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在中药调剂的过程中,发生处方药调剂错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中药调剂管理的有效以及用药的安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之上,尽快的恢复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中药调剂管理 用药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8年7月重症脑卒中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机访谈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访谈能提高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在此基础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重症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的探讨了通过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有利于对延续护理得以进一步推广。方法选自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肺结核的患者共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类,对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上延续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24例患者。比较两组在痰转阴、肺部病灶吸收情况、血糖控制情况、患者精神状况等四方面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提高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肺结核 糖尿病 生活质量
  • 简介: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指是身体的大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指是接受信息的重要端口,这些信息刺激大脑神经的分枝发育,提高了大脑神经的整合功能和储备能力,因此,手指游戏对幼儿的眼、手、脑协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手指尖 幼儿 游戏 社会性 大脑神经 储备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门诊青光眼患者实施人性化随访护理在用药依从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我院门诊接受诊疗的81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及家属均对此研究知情,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随访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个组别,所有病人门诊入院就诊时均接受常规青光眼有关的健康知识宣教,而随访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仍对患者实施人性化随访护理,以监督遵义行为,同时了解病情转归,观察两组病人经不同护理后所取得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加以随访护理,随访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用药依从两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青光眼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再施以随访护理,能显著提高疾病认知度,进而指导遵医行为,改善用药依从

  • 标签: 随访性护理 门诊 青光眼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后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常规护理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工作的医务人员326名及接诊患者24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医务人员163名及接诊患者1219例未实施手卫生改进措施,观察组医务人员163名及接诊患者1219例实施手卫生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手卫生依从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结果观察组手卫生细菌检测合格率、诊疗操作前手卫生依从、诊疗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卫生依从与医院感染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提高手卫生依从可大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健康教育对老年COPD患者医嘱遵从影响。方法从本社区医院中选取了符合老年COPD患者82例,以入院号单双数方式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模式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模式的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医嘱遵从的情况。结果两个研究小组患者在COPD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干预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干预组中遵医嘱患者更多,而常规组中遵医嘱患者则比较少,两组比较存在着差异(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有利于患者掌握疾病健康知识,大大提升患者医嘱的遵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COPD 医嘱遵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依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室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内瘘自我护理、饮食、运动、透析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6个月后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依从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回归社会就业13例,生活能自理24例、营养状况达标20例、心理障碍6例、依从好27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例、16例、13例、22例、1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能显著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依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患者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分析探讨对其造成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行长期维持血液透的患者中,选取4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其中,给予对照区患者常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和对照组评分相比,观察组在焦虑和抑郁评分上都相对较低,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和稳定其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长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根除后胆汁反流胃炎(bilerefluxgastrits,BRG)的回顾研究,观察根除治疗后内镜下胆汁反流及胃黏膜病变转归。方法我们对H.pylori感染阳性的患者给予抑酸和三联根除治疗2周,停用抗H.pylori治疗,继用抑酸维持治疗4周检查H.pylori根除情况,H.pylori阴性的BRG患者只进行抑酸治疗6周,治疗后随诊病人内镜下胆汁反流及胃黏膜病变并加以分析。结果;H.pylori阳性的BRG患者6周胃粘膜病变总有效率为92.5%,内镜下总有效率为67.5%,而H.pylori阴性的BRG患者则分别为72.5%与57.5%,结论根除H.pylori不能改善BRG患者胃内胆汁反流,但能够减轻胃黏膜炎性反应。

  • 标签: 根除 幽门螺杆菌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有关因素,为解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以及网络平台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进行文献调研,分析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的因素。结果与结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抑郁症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进行护理实验。两组患者院内接受相同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对照组不再继续任何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出院3月、6月后的抑郁症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来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出院3月、6月后实验组抑郁症患者各方面治疗依从比对照组高(P<0.05),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出院后患者各方面的治疗依从高,抑郁、焦虑心理状况有所缓解,值得抑郁症护理进行临床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抑郁症 焦虑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风湿心脏病并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采取针对的护理干预,分析其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此研究时段内所在科室收治的风湿心脏病伴有焦虑情绪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常规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双号则为干预组,采取针对的护理干预,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风湿心脏病患焦虑情绪的患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具有深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予连续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用药依从。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良好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其用药依从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控制 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