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LPS)+淀粉(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控式吸痰管采集痰标本在提高痰培养阳性率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11月住院婴儿进行普通吸痰管和可控式吸痰管采集痰标本两种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可控式吸痰管法阳性率47.8%,普通吸痰管法阳性率31.9%,P<0.05两种方法采集痰标本做培养检查阳性检出数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可控式吸痰管法致病菌检出率高,防污染性能强,明显优于普通吸痰管,有助于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正确判断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可控式吸痰管 婴儿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分子标志物)的血浆水平与多种可控生活习惯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探讨适合阿尔茨海默病(AD)预防、干预的生活习惯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方法以年龄40~70岁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浆Aβ1-42和其他有关体检项目的检测,通过问卷调查等记录体检者的一般生活习惯和状态。结果参加体检的40~70岁人群Aβ1-42的检测值为74.55±26.91pg/ml,女性高于男性;经过分析,熬夜、麻将嗜好、吸烟、独居等4项与Aβ1-42血浆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其中熬夜为最显著的危险因素(β=1.159,χ2=17.714,P=0.000);锻炼身体、社交、喝茶等3项与Aβ1-42血浆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熬夜、麻将嗜好、吸烟、独居等是导致Aβ1-42血浆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锻炼身体、社交、喝茶等则对之有保护作用,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利于AD的预防。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beta -淀粉样蛋白 生活习惯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法用于中药提取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有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故法不失为一种最大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 标签: 总黄酮 酶法 垂盆草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淀粉(AMY)和脂肪(LPS)检测方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度和轻度急性胰腺炎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行AMY与LPS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重度急性胰腺炎组与轻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的AMY、LP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组AMY、LPS水平比轻度急性胰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Y联合LPS检测可以为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采集痰标本法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1-9月住院的婴幼儿肺炎患儿,住院后分别采用普通吸痰管和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两种方法采集痰标本,比较两种方法痰标本合格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结果普通吸痰管法吸痰477例,痰标本合格率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0.5%和30.6%;可控式吸痰管法吸痰492例,痰标本合格率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1.7%和66.5%,两种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两种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82.6%)明显高于不合格痰标本(9.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吸痰能有效防止痰液污染,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优于使用普通吸痰管吸痰,有助于提高婴幼儿肺炎患儿病原学诊断阳性率及指导后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可控式吸痰管 婴幼儿肺炎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法,比较分析阿替普与瑞替普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试验方法,将患者分成阿替普组和瑞替普组各48例,其中阿替普组给予阿替普溶栓治疗,瑞替普组实施瑞替普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瑞替普组治疗后的LVEF显著高于阿替普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50%,低于阿替普组的39.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阿替普,瑞替普更利于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状况,不良反应少,综合优势更明显。

  • 标签: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伤口缝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缝合线进行伤口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感染率、切口裂开率、切口硬结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95.0%、切口感染率5.0%、切口裂开率0%、切口硬结率0%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62.5%、切口感染率12.5%、切口裂开率7.5%、切口硬结率5.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收缝合线应用于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理想,不仅能够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愈合速度,而且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可吸收缝合线 降解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为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又因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可塑性好、便于加工等特点,现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现对聚乳酸及其复合物的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酯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酯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酯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酯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检验心肌谱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科采样进行心肌谱检测10987例次。回顾性分析,将心肌谱检验结果阳性者纳入阳性组,余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阳性2586例、阴性8401例。冠脉综合征OR=11.55,95%CI(1.8612~68.237)、慢性心力衰竭OR=1.765,95%CI(1.975~2.476)、水电解质紊乱OR=1.307,95%CI(1.486~3.576)、呼吸困难OR=1.196,95%CI(1.259~2.421)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检验心肌谱检测可作为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但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干扰因素。

  • 标签: 心肌酶谱 急诊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谱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5月,对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n=27),观察组中是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其中包括轻度烧伤组、中度烧伤组和重度烧伤组,每组各9人,对照组中是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分析心肌谱对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K、CK-MB、LDH、AST、ALT等心肌谱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中不同烧伤程度之间对比差异也明显,因此可以表明心肌谱的诊断效果良好。结论心肌谱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中的检验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心肌酶谱 不同程度烧伤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α2-抗纤溶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受检患者血浆α2-抗纤溶的测定方法及诊断价值。结果肝癌、肝硬化、白血病、DIC病人的α2-AP活性较正常组显著减低;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的α2-AP活性显著增高。结论α2-抗纤溶测定对各类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程、预后的判断都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血浆&alpha 2-抗纤溶酶 测定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测中,溶血标本对心肌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96例在本院接受血液标本检验的受检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为不溶血标本,观察组为溶血标本,对两组标本AST、CK、CK-MB、LD、α-HBDH等心肌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溶血标本中心肌检测指标AST、CK、CK-MB、LD、α-HBDH等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心肌酶类检验结果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标本的采集以及运输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溶血标本 心肌酶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心肌谱比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抑郁症和3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躁狂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肌五项进行检测分析,对比观察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谱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乳酸脱氢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谱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心肌谱中的数据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患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后措施,有益于提升抑郁症和躁狂症治疗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躁狂症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治疗中高危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中高危肺栓塞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替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42%,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治疗中高危肺栓塞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高中危肺栓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聚合链反应(PCR)是一种在试管进行的简便而快速的特异性DNA体外扩增技术,其基本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的相似,但反应体系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应用于传统培养方法不能及时准确检出或敏感性太低或培养时间长的病原体的检测。PCR扩增能力极强、灵敏性极高,微量的样品污染便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为此,在实验操作中应谨防污染的发生,并设置严格的对照,以提高PCR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操作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剂放置时间对心肌谱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40例需进行心肌检查的患者,同期选择10例进行健康体检者,均进行心肌谱检查,均在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测量心肌。结果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乳酸脱氢、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羟丁酸脱氢、肌酸激酶同功、肌酸激酶在各时间点的检查结果与0小时的检查结果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剂放置时间不超24小时对于乳酸脱氢、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羟丁酸脱氢、肌酸激酶同功、肌酸激酶的检查未见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可将试剂累积放置24小时。

  • 标签: 试剂放置时间 心肌酶谱 测定结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