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CT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检查并进行追踪、随访,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DR检查和CT检查,比较DR、CT诊断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在进行良性骨肿瘤检查之中,DR诊断结果符合率为43.14%,CT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2.35%,对比DR、CT诊断结果符合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恶性骨肿瘤检查之中,DR诊断结果符合率为62.75%,CT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0.59%,对比DR、CT诊断结果符合率,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DR的诊断价值,在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之中,DR、CT诊断符合率相差不大,均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DR CT 原发性良性骨肿瘤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70例原发性肝癌70例对照(其中20例肝硬化,20例良性肝血管瘤,30例健康者)的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结果原发性肝癌AFU,AFP,CA125,CA153.CA199指标与良性肝血管瘤、肝硬化、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肝癌的阳性检测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U AFP CA125 CA199 CA153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前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经验,评价其近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我们近10年来收治的205例原发性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动态随访和生存期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88例患者,其中胸腺瘤8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生殖细胞瘤28例,淋巴瘤8例,其他38例。其中完全性切除手术(R0)173例,大体完全性切除手术(R1)5例,部分切除手术(R2)10例。术前初步诊断符合率93.7%。我们成功对其中152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10年的随访,1年、3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9%(152例)、95%(109例)、91%(86例)、79%(27例)。结论完善的术前诊断有助于个体化处理前纵隔肿瘤,对于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例,术中应尽可能行完全性切除。基于合理的治疗方案,原发性前纵隔肿瘤的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前纵隔肿瘤 术前诊断 完全性切除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检查诊断方法,分析诊断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8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超检查,并将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了解B超检查影像学特点。结果经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后发现,病理检查下82例患者中有34例为腺恶性肿瘤,占41.46%,29例为平滑肌肉瘤占35.37%,19例为鳞恶性肿瘤,占23.17%。B超检查下,有78例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其中有32例为腺恶性肿瘤,占39.02%,28例为平滑肌肉瘤占34.15%,18例为鳞恶性肿瘤,占21.95%。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5.12%,B超检查误诊4例,误诊率4.88%。通过B超影像学观察可见,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可分为混合型、厚壁型、隆起型、实块型,其中混合型有28例,占34.15%,厚壁型有21例,占25.61%,隆起型有16例,占19.51%,实块型有13例,占15.85%。结论采用B超进行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检查诊断,可以取得较高的准确率,而且能够反映病例特征,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值得在基层临床工作当中加强推广和实践。

  • 标签: B超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85例结肠及直肠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85例结肠及直肠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点、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年龄≥60岁者构成比较高;直肠癌45例,直肠癌40例,腺癌的构成比较高;共有32例接受手术治疗,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63%、62.50%和25.00%;共有53例未接受手术治疗,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0.38%、35.85%和13.21%,接受手术治疗者不同时刻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者(P<0.05)。结论男性、老年人群中结直肠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以腺癌最为常见,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应当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临床特点 病理类型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原发性肝癌在早期时无明显临床症状,甚至有些患者毫无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在普查甲胎蛋白(AFP)后提出拟诊,但约1/3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甚至在结节直径大于5cm时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超声图像可以提示或排除肝癌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超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心理护理、急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因社会心理应激、神经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膳食电解质等因素引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临床经通过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护理。结果临床经过周密的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远期后遗症发生率,20例患者经护理后有效控制及缓解症状。结论临床通过制定综合周密的护理计划,通过护理目标、急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值得借鉴与效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肠肿瘤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对30例患者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将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平滑肌瘤5例,淋巴瘤5例,胃肠道间质瘤13例,腺瘤2例,腺癌5例;螺旋CT诊断结果为平滑肌瘤5例,淋巴瘤5例,胃肠道间质瘤12例,腺瘤3例,腺癌5例;螺旋CT诊断结果相比病理诊断结果在胃肠道间质瘤少1例,腺瘤多1例,诊断准确率为93.3%(28/30)。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肿瘤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对小肠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小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HCC)肿瘤大小实验室常规指标的相关性,以利用实验室指标评估HCC的肿瘤大小和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住院的HCC患者136例,精确测量肿瘤大小;分析肿瘤大小与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HCC患者肿瘤大小与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联蛋白、三型前胶原蛋白、四型胶原蛋白正相关,(r=0.224、0.326、0.249,P=0.009、<0.001、0.003),与球蛋白、GGT、ALP、LDH正相关(r=0.295、0.377、0.344、0.215,P<0.001、<0.001、<0.001、0.013)。结论HCC患者肿瘤大小与肝纤维化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检测常规实验室血清标志物可用于估计HCC患者肿瘤大小和预测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纤维化标志物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人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整理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尼群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尼群地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尼群地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较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震颤(ET)患者3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仅有手部震颤者15例,首发震颤部位头部者8例,由头到双手者12例,由手到头2例,受累咽喉部6例,下颏2例,下肢2例,躯干1例。经治疗,疗效评定减少1级者15例,减少2级5例,分级无减少10例。结论轻症的ET患者不需治疗,且早期治疗也不能控制其发展。如患者要求或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可给予药物治疗。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首选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普萘洛尔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正确应用降压药显得尤为重要,降压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预防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原发性高血压为可以有效预防的疾病,适当的加强自身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中常见的危害健康的疾病之一,通过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戒烟戒酒、减轻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等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原发性肝癌共54例,数字法分组。29例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25例入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对比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住院日更短,并发症率更低,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全面护理效果佳,满意度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全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概况,总结经验。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择64例我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非洛地平)和观察组(32例,替米沙坦);分别实施治疗后观察其效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观察组血压改善更佳,而观察组的有效率90.62%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非洛地平而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血压 原发性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意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发病迅速,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组织学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形态。免疫组化ER、PR及CerbB-2表达阴性。结论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乳腺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较易误诊为乳腺脓肿,术后需联合辅助治疗及密切随访。

  • 标签: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发性气胸术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原发性发性气胸患者20例,全部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3.85±36.37)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80.75±136.49)ml;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9例患者为肺大疱,1例患者没有发现肺大疱及肺气肿样改变。结论原发性发性气胸术后再次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复发症状。

  • 标签: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再次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状况,以便为合理化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在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住院治疗的病人100位,通过查阅他们使用药物时的医嘱材料,以及让病人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具体了解这些病人对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是否遵从医嘱,以及具体用药情况,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所选择的100位病人之中,只有8位病人选择使用单药治疗,仅占8%,其中选择三药共同治疗的病人最多,共有47人,占比47%;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病人在外科相关科室的人数要比内科相关科室少44人;存在不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病人主要集中在心脏科、内科以及脑科这几个科室,人数达到28位,并且存在不同原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其中对于药物的类型选择不合理的有6位,占比21.4%,使用药物的频率及次数不合理的有12位,占比42.8%,在不明情况下破坏了药物结构的有10位,占比35.8%。忘记按时服药的病人共有8位,占比8%。结论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对于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与临床的药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掌握足够的和合理用药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监督病人进行合理的用药过程,以此推动药物使用在临床上合理化的进程。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药物 合理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结果本组78例病人血钙降至正常,其中19人出院,59转入外科继续治疗。结论由于诊断,治疗及时,认真、细致地观察、护理病人,使病情得到控制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