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南农村留守初中网络成瘾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农村留守初中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对象与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岳阳农村初中抽取两所学校的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对资料采用统计描述及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t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农村初中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8%。网络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男性、社会支持总得分低、客观支持得分低、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低;不同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留守、不同留守方式、不同留守时间网络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农村留守初中网络成瘾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和措施预防农村留守初中网络成瘾。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中三年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变化,了解初中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程度。方法选取2013~2015年三届初中三年乙肝表面抗体连续三年跟踪检测。结果2009年本市对8~15岁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维持在54.9%,部分学生抗体随年龄增长而消失,部分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阳性。

  • 标签: 初中生 乙肝表面抗体
  • 简介:摘要茯苓多糖是茯苓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着重要的医疗与保健作用。为了更好开发和利用茯苓,本文结合近10年文献对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进行阐述,增强对其认知。

  • 标签: 茯苓多糖 衍生物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时间生物医学又称生物钟医学(chronobiologicalmedicine),是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与祖国医学的子午流注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国内外对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中医时间医学相关资料,对时间生物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时间生物医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调查研究我院198例尿路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有99例,对照组直接进行治疗,实验组依据微生物检查结果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率较实验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大幅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治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大肠埃希菌采集培养及操作步骤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杆菌常引起各种肠内外感染,是腹泻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很多是条件致病菌,且有许多细菌对很多抗生素天然耐药。有些细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细菌检验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方法进行集体的讨论和研究。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患者人数的增加,掌握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对浙江省丽水中学的192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庭量表中各因素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亲密度、成功性、组织性、情感表达等。高中生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为19.2%,问题行为学生与家庭环境亲密度、矛盾性、文化性有显著的相关。

  • 标签: 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 高中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300例,采集腹泻粪便作为样本,通过培养、检验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检验阳性率。结果300例患儿中共计检出病原微生物192例,分别为轮状病毒(41.1%)、大肠埃希菌(21.4%)、沙门菌属(15.6%)、志贺菌(9.9%)、其它(12.0%);且6个月~3岁之间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最高(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患儿感染率和年龄分布具有密切关系。提示医护人员注重这些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对微生物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从我中心2014年6月~2015年6月出具的微生物检查报告中随机抽取1000份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经统计分析,患者自身的疾病种类、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检验仪器和试剂的操作方法以及检验标本保存的方法和时间等都是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97%、33.52%、20.33%和13.19%。结论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的素质,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验,正确保存检验标本等是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肉类食品不同制样方法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予以探讨。方法应用不同的方法制备150个肉样开展微生物学检验,对其其中的大肠杆菌数、菌落总数实施检验,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所制备的样品的检验结果。结果各种不同方法所制备的肉样的菌落总数与大肠杆菌数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在肉类食品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对肉类食品开展微生物学检验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统一性,就需要采用统一的制样方法。

  • 标签: 肉类食品 微生物学检验 制样
  • 简介:摘要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改革,采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使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推进临床医学教育工作的改革。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PBL教学法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PBL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其制定饮水计划,根据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导尿。结果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解决患者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所处病情的不同阶段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痊愈组和溃疡组,再选择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口腔内奈瑟氏菌、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和分析三组口腔内菌群检测结果。结果溃疡组的韦荣氏菌和链球菌含量分别为(8.28±0.76)copies/ml、(7.31±0.88)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4±0.75)copies/ml、(8.16±0.52)copies/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溃疡组和痊愈组的韦荣氏菌、链球菌以及奈瑟氏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微生物菌群的改变是诱发复发性溃疡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该使口腔内微生物维持平衡,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复发性溃疡 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