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腔妊娠为指位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生率低,发病率约1/15000-1/30000。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例腹腔妊娠。

  • 标签: 腹腔妊娠 超声表现 3例
  • 简介:摘要通过报道3例少见肠梗阻病例(成人肠套叠、血运性肠梗阻和腹内疝)结合文献,复习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的时机。

  • 标签: 肠梗阻 少见原因 手术适应症
  • 简介: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人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变态反应性、职业性、地方性、传染性疾病。当布氏杆菌从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后而引起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同时伴有菌血症、毒血症和神经、循环、生殖、免疫等多系统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近几年来布病有明显上升势头。本研究主要阐述了我院3例布鲁氏菌病误诊的临床心得,为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布病 脊柱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年至2015年收治的3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及治疗作一分析。结果本组共3例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均有镜下血尿,入院后行泌尿系CT均提示肾占位,肾细胞癌可能,以上3例患者均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后肾腺瘤,经预防感染,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后肾腺瘤极易误诊为肾癌,了解该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后肾腺瘤的治疗多采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但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及细胞起源的不确定性,应注意术后密切随访。

  • 标签: 后肾腺瘤 病理诊断 手术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0~3岁儿童贫血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降低贫血发生率。方法对辖区内儿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3岁儿童贫血患病率10.49%,以0~1岁组最高。暂住人口高于长住人口,未及时添加动物性食物高于及时添加动物性食物者。结论提高贫血的认知度,有效防治贫血,可提高儿童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贫血 儿童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onocyteChemotacticProtein3,MCP-3)属于趋化因子家族中CC亚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MCP-3是重要的炎性趋化因子,机体在炎症等因素刺激下,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等均可被诱导分泌MCP-3。其在机体防御、组织修复、血管增生、抗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的综述MCP-3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 受体 炎性反应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3岁以下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将本社区内120例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儿童进行社区保健护理,对照组不采取社区常规护理,一年后,对比观察两组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岁以下小儿采用社区保健护理措施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加快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

  • 标签: 社区保健 3岁以下的儿童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就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3+4”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实习的20例七年制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双语+LBL教学法;而实验组学生则采用“3+4”教学模式,即双语+LBL+PLB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基本的操作技能、治疗方案的拟定、诊断与鉴别诊断、专科查体等评分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学生,而且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为(92.23±7.23)分,对照组学生成绩为(78.24±7.12)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运用“3+4”教学模式中,相关人员可以灵活的应用双语、LBL、PBL教学法,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还能提高实习生的操作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做好保障,因此,采用“3+4”教学模式值得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外科 临床实习 &ldquo 3+4&rdquo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肱骨近端解剖钛板、钢针3种手术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的58例为A组,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的42例为B组,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的39例为C组,比较3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B、C组。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比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及钢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更具有优势,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老年肱骨 粉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青少年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3年死亡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为35.0%,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显著高于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无病理性骨折、综合治疗和Ⅰ+Ⅱ期患者。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为3年死亡率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为其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肉瘤 3年死亡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伴低T3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改善肝功能障碍基础上,据甲功检测结果,低T3综合征患者使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结果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对肝硬化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肝硬化伴低T3综合征患者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疗效优于不使用甲状腺激素患者。

  • 标签: 肝硬化 低T3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母体乐,爱母环,吉妮环节育器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放置节育器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母体乐组(33例),爱母环(33例),吉妮环组(3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对比三组患者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获访。吉妮环组患者术后1年节育器继续使用率与爱母环组、母体乐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爱母环组患者术后1年节育器继续使用率与母体乐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吉妮环组患者术后1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爱母环组、母体乐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爱母环组患者术后1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母体乐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爱母环与母体乐相比较为安全有效,而吉妮环节育器使用效果明显优于母体乐和爱母环,且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避孕治疗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母体乐 爱母环 吉妮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应用3种检验方案检验阴道细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阴道疾病患者96例,根据采用的具体检查方法分为3组,分别编号为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第1组患者采用革兰染色检验法检验,第2组采用细菌培养检验法检验,第3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式反应检验法(即PCR法)检验。对这3组的阴道细菌检出情况及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在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方面,第3组为80.21%,第2组为78.13%,两组均显著高于第1组(P<0.05);在阴道细菌具体检出情况方面,第3组肠球菌、加特纳菌及棒状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例(9.38%)、58例(60.42%)、10例(10.42%),与第2组相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第1组相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法与细菌培养检验法进行检验,临床检验效果接近,均优于革兰染色检验法,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培养检验法 革兰染色检验法 阴道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水宝用于体质虚弱儿童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儿保选取无毒副作用的原生态药食同源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对3-12岁儿童,采用两组对照研究6个月患儿,临床以分项目为①食欲不振(胃纳差)②注意力不集中③反复咳嗽(呼吸道感染)④神疲乏力或消瘦⑤皮肤黝黑⑥体重不增⑦身高不足,以用或不用七项目观察指标,统计分析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食欲不振(胃纳差)改善者89%,注意力不集中好转75%,反复咳嗽或呼吸道感染半年内少于1次或无者100%,消瘦或神疲乏力者改善的100%,皮肤黝黑改善100%,体重增加超过20%者有94%,身高增加2cm者有94%,所用病例未出现用药后毒副反应。

  • 标签: 金水宝 儿童保健 体质虚弱 辩证施治
  • 简介:摘要3D胸腔镜技术综合了立体视野和微创的优点,因手术时间短、解剖精细、操作便捷等特点,成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趋势。对初学者而言,3D胸腔镜技术应用于教学对于其胸部解剖、腔镜手术的学习十分重要。本院在逐渐普及3D胸腔镜手术的基础上,着力推行3D胸腔镜技术教学方法,采取3D胸腔镜局部解剖教学、3D与电视胸腔镜手术、开放性手术录像对比教学、手术意外和疑难病例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教学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3D 胸腔镜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最新研究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上下游相关因子在瘢痕疙瘩中高表达,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旨在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瘢痕疙瘩中的分子作用机理,有助于揭示瘢痕疙瘩发病机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瘢痕疙瘩 PI3K/AKT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3D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受3D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8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观察患儿临床疗效,从而总结3D腹腔镜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本次研究中83例患儿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2~5.1小时。患儿在术后第4天开始进食,术后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无并发症出现,患儿临床疗效较好。结论针对胆总管囊肿患儿,实施3D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治疗,熟练的护理手术配合,患儿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小儿 胆总管囊肿 3D腹腔镜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TOF-MRA(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诊断脑血管病变的各自优势。方法对25例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TOF-MRA和3DCE-MR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5例中,有2例患者未能配合作TOF-MRA检查,而只做了3DCE-MRA检查,其余病例TOF-MRA检出率略高于3DCE-MRA。结论T0F-MRA对脑血管病变的显示优于3DCE-MRA,是一种有效的诊断脑血管病变的方法;而3DCE-MRA检查耗时短,对一些配合不好的患者有着独特优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障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2580份病例处方的用药资料,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对常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第1代、第3代复方制剂和第4代,低于2代,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常用药物药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根据其药理作用规范用药,可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第3代 抗菌谱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