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一种因血脂水平过高而引发的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本文主要对高脂血症护理干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及特殊人群护理干预等内容。

  • 标签: 高脂血症 护理干预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脂饮的调血脂疗效。方法80例原发高脂血症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基本相似,两组间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降脂饮是一种有效的血脂调节剂,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 标签: 降脂饮 高脂血症 中药 血脂调节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脂血症合理用药进行指导。方法阐述了高脂血症的有关概念,就目前常用降脂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其生活方式、检查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降脂药物的使用应根据高脂血症的病因、类别、病情轻重、药物作用机制、毒理等情况选择。结论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开展合理用药指导,可以减少降脂药物乱用现象,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患者临床安全用药及规范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高脂血症 用药原则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中成药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与成本。方法根据临床试验和文献资料,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中成药治疗高血脂症的经济学评价。结果2个月的治疗,中成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0.8,P>0.05);在药物经济学统计中,当P>0.05时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根据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9.48,P<0.01)具有可比性,中成药组的治疗成本最少。结论中成药不论是在疗效上,还是成本上都比普通西药更具优势,是及经济又实用的典范,称的上价廉物美。

  • 标签: 成本 中成药 高脂血症 血脂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在高脂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4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服用普伐他汀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期间共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普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状况,且不良反应少,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脂血症 普伐他汀 血脂状况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日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接收的高脂血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使用降脂颗粒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5例,使用血脂康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5例,对比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21例,一般39例,无效1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有效38例,一般23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67%,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使用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降脂颗粒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HL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结果48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治愈34例,显效14例;1例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患者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死亡患者。术后随访一年,有2例复发。结论HLP发病急骤,容易误诊。应尽早进行血糖、CT或B超检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降脂、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等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临床特点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诊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时TG指数将其分为正常TG组(46例)和高TG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高TG组中假性囊肿、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SIRS等状况菌高于正常TG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高TG组6.52%和正常TG组8.69%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疾病较为常见,疾病严重,需加强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按照疾病病因给予相应干预,达到缓解病情,降低胰腺炎复发可能性。

  • 标签: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勤人员高脂血症治疗措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性。方法选取公司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28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联合应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服用美降之胶囊,1粒/日,随晚餐服用;观察组患者服用力平之,1粒/日,随晚餐服用。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TC、TG、LDL、HDL、BMI、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LDL、HDL、BM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TC、TG、LDL、BMI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以及临床有效率依次为56.25%、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06%、84.38%(P<0.05),观察组患者转氨酶身高以及胃肠道不适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力平之联合非药物治疗是治疗空勤人员高脂血症的有效措施,不仅能够促使患者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且不良反应较低。

  • 标签: 空勤人员 高脂血症 美降之 力平之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88例高脂血症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降脂通络胶囊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0.6g,每日2次。30天为一疗程,2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Ρ<0.05)。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确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中药治疗降脂通络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脑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记录患者脑电图的变化。结果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脑电图正常10例,占20%,低幅波快活动15例,占30%,异常25例,占50%,其中轻度异常21例,中度异常3例,广泛异常1例。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出现脑电图异常,提示已有脑功能损害,应该尽早给予降血压、降血脂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脑电图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成分含量的异常增高,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病有密切关系,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发病原因。

  • 标签: 高脂血症,补肾活血,老年性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出发,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治疗方案在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 标签: 中药 高脂血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截止到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脂症患者142例作为研究,高血脂诊断标准两个月内没有服用任何降脂药物,血清胆固醇(TC)≧6.46mmol/L或(和)甘油三酯(TG)1.64mmol/L。治疗组为71例患者,对照组71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

  • 标签: 丹田降脂丸 高血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发病率高,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高血脂。高血脂非常危险,有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揭开高血脂的面纱,加强对它的监测,定期检查,早期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全世界每年将至少减少600多万的死亡人数,这是预防、减少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本之举。下面就最近几年高血脂的危害与治疗与大家共同探讨。

  • 标签: 高脂血症 危害 诊断指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症者50例为高脂血症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测定所有入组者血小板计数,并计算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将新鲜血液离体后观察其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结果高脂血症组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大于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均显著长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凝血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功能受到破坏。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粘附率 血小板聚集率 凝固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红曲在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时血脂调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镇居民健康体检中筛查出血脂异常患者20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原有合并症的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给予功能性红曲每日6g开水冲泡至少500ml代茶饮,疗程3个月。对照组无降脂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3个月测定TC、TG、LDL-C、HDL-C、GLU、ALT、AST、TBIL、CR、UR及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乏力、肌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TC、TG、LDL-C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象在干预前后TC、TG、LDL-C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后GLU、ALT、AST、TBIL、CR、UR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头晕、头痛、乏力、肌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功能性红曲具有明确的调脂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功能性红曲 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正常或偏低人群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2012年医院诊治的32例消瘦或体重正常,但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体重正常或偏低但血脂异常的患者,因无任何疾病症状,大多数患者未接受降脂治疗,或仅短期服用降脂药。结论对低体重指数的人群提早预防高脂血症提供相关依据。

  • 标签: 高脂血症 体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