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输液导管断裂这一并发症的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8月期间治疗的6例静脉输液导管断裂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经过,总结发病原因及诊治经验。结果6例均经胸片及血管造影确诊静脉输液导管断裂并明确断裂导管位置,均采用经股静脉穿刺介入治疗,利用鹅颈抓捕器成功取出断裂导管。结论规范的输液植入、取出术及维护有助于减少导管断裂的发生,经股静脉穿刺采用鹅颈抓捕器取断管是治疗静脉输液导管断裂的安全有效办法。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并发症 介入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植入式输液的应用和全程维护。方法20例患者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经门静脉植入输液,术后经输液给药,对其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并对化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药液外渗,1例出现导管堵塞,1例出现肝区和上腹部剧痛,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余对化疗药物及局部的穿刺耐受良好。结论植入式输液对肝癌患者是种维护方便且行之有效的一种化疗方法。

  • 标签: 植入式输液港 原发性肝癌 肝癌切除术后 化疗病人 应用和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渗患者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和预防对策。降低外渗率。方法研究选取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20例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外渗的原因。结果发生外渗的原因有患者原因和护理因素。结论本组患者因各种原因发生输液外渗,为了建立安全的输液通道,保障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提出针对性的规范办法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损伤。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输液外渗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静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选择植入式输液进行化疗,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输液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堵管就是输液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原因分析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保证输液在临床上的正常使用。

  • 标签: 输液港 导管堵塞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巴德植入式静脉输液在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于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13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锁骨下植入输液结果1例病人置留2个月后发生胸闷和偶有心悸,经修复后恢复正常。2例病人输液周边皮下出现瘀斑,未作处理,自行消除。全部患者均能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结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于乳腺癌化疗患者,改善了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输液港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TIVAP)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科室乳腺癌化疗行TIVAP置管患者,改进前后各30例(未改进A组、改进B组)。对选取患者进行访谈,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输液维护知识知晓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输液维护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较A组明显提升(P<0.05);B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促进TIVAP维护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从而提高输液患者的满意率,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植入式输液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7年12月我科30例植入输液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另选2017年5月—2017年12月我科行PICC置管的9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以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278.43±26.65)d,较对照组的(90.31±12.80)d要短(P<0.05);置管后实验组发生静脉血栓、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置管后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KPS)评分(74.07±6.51),显著高于对照组(68.69±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ICC相比,植入式输液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效果更好,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舒适度较好等优点,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成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理想通路。

  • 标签: 恶性肿瘤 PICC 植入式输液港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经股静脉植入输液(venousportaccess,VPA),观察并研究其在临床使用中的效果。方法对2例不宜经上腔静脉植入输液的老年血透患者进行经股静脉途径植入输液,进行药物及静脉营养液的输注,观察并研究其使用效果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例经股静脉途径植入输液的老年血透患者植入过程顺利,切口愈合良好,输液通畅,未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未发生药液外渗等不良情况。结论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经股静脉途径植入输液可以替代上腔静脉途径植入输液,能够保证患者静脉营养液的安全,顺利输注及用药的安全,对于老年血透患者来说是安全,可靠的选择。

  • 标签: 经骨静脉植入 输液港老年血透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连云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处方合格率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PHARMASSIST系统,抽取2014年1月~10月儿科门诊处方22452份,对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22452张儿科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1319张,占50.4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居前三位的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发现3994份不合理处方,占总抽查处方的17.8%。结论本研究显示,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41%,略高于卫计委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低于50%的要求。但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的使用时间过长、越级使用、使用率过高、选药不当等问题,需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儿科 处方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食管癌者临床行调强放疗时使用输液,患者放射剂量分布受输液影响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例高位食管癌者,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均植入输液行调强放疗,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以CT对患者行定位扫描图像,观察输液材料(底座)对周边软组织放射剂量的影响。结果调整底座密度值后不同空间位置A1、P1受量提高,与周边组织临界处A2、P2受量降低。结论植入输液的高位食管癌者临床在行调强放疗时会对剂量分布造成一定影响,周围组织照射量会增加、植入物前后方剂量会减少。

  • 标签: 放射剂量 调强放疗 输液港 高位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连云地区健康人群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为筛查异常人群提供参考,加强健康教育。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2769例本市人员的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和血尿酸(UA)的检测结果,并对不同年龄段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32769例体检人群中,TC,TG,GLU,UA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3%,28%,10%,12%。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病率增加,且男性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在男性人群中呈低龄化。中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成为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易发人群。结论通过体检检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便于体检者及时了解自身情况,是发现并预防疾病较好的手段,大规模体检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降低痛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葡萄糖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初诊时眼部病变的损害情况,及治疗一年后眼部病变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其眼部病变的主要因素,为防治AIDS眼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400眼)初次确诊AIDS患者进行一年定期眼部追踪检查,并对发生眼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D4+T细胞计数进行描述和分析,探索AIDS患者不同时期的眼部情况,期望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及其引起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AIDS初诊患者中,有96例发现眼部病变,总发病率48%。初次检查眼部病变96例中,诉视力改变者41例。眼部病变主要有眼底微血管改变48例,占眼部病变的50%,其表现为视网膜棉绒斑或小片状出血斑;眼部感染35例,占眼部病变36.45%,其表现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1例,葡萄膜炎10例,角膜基质炎4例;神经性眼部病变8例,占眼部病变8.33%,其表现为视神经萎缩3例,视盘乳头炎5例;眼部肿块1例占眼部病变1.04%,表现为眼部球结膜恢黑色肿块;其它4例,占眼部病变4.16%,表现为继发性青光眼4例。眼部病变在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71.43%,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28.44%。经一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及眼科对症治疗后,眼部的并发症4.5%。结论AIDS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率48%,主要病变多在视网膜,尤其是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较高71.43%,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视力未发生改变时,其眼底已发生病变,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一年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4.5%,因此,对AIDS初诊患者常规眼部筛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眼部并发症,提高AIDS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5期
  • 机构: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组委会公布,香港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测毒技术从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件新发明中脱颖而出,获43届日内瓦发明展大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骨下静脉、右侧颈内静脉两条入路在静脉输液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0例接受静脉输液植入术的患者分成100例/组。对照组经锁骨下静脉植入,观察组经右侧颈内静脉植入。比较手术用时、置管结果与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置管成功率更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值<0.05)。结论相对而言,在静脉输液植入术中采用右侧颈内静脉入路效果较锁骨下静脉更好。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右侧颈内静脉 静脉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连云港市艾滋病疫情特点与流行趋势,探讨与制订防治措施。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连云港市1996-2011年HIV/AIDS疫情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自1996年发现本市首例HIV感染者,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报告HIV/AIDS129例,其中AIDS患者54例,死亡23例,分布在全市7个县(区);感染者中20-39岁的青壮年占76.74%;异性传播占52.71%;2009年报告首例同性传播,累计报告18例,占性传播的32.14;2009-2011三年报告HIV/AIDS68例,占52.71%。结论连云港市为艾滋病低流行区,但近3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上升较快,要加强对HIV抗体阳性者的配偶/固定性伴和男男性行为人群的预防和干预。

  • 标签: AIDS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前馈式沟通模式分别运用于乳腺癌输液蝶翼留置针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从而研究此种沟通方式在输液蝶翼留置针穿刺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科收治的35例乳腺癌输液蝶翼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5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配合和护理下,均成功完成蝶翼留置针穿刺。结论前馈式沟通护理模式对乳腺癌输液蝶翼留置针穿刺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也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 标签: 前馈式沟通 乳腺癌 输液港蝶翼留置针 穿刺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在小儿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8月以来植入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38例小儿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治疗结局,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38例患儿中3例治疗过程中出现无法抽回血,1例导管堵塞,1例蝶翼针脱出,1例穿刺点感染。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在针对血液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应用时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治疗模式下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小儿血液恶性肿瘤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