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危重症病患的营养支持工作中实施早期(24h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128例危重症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64例为在进入ICU48h后接受肠内营养的对照组,64例为在进入ICU24h内就接受肠内营养的实验组,分析比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救护效果。结果治疗14d后,实验组病患人血白蛋白水平为(32.43±6.32)g/L,和对照组的(27.46±4.55)g/L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实验组病患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以及ICU入住时间分别为(73.16±8.16)h、(14.54±8.60)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9.69%(51/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重的危重症病患营养支持工作中采取早期肠内(24h内)营养可有效改善病患营养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好,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危重症 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 住院时间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一种营养液经过胃部运送到小肠进行吸收,来给机体补充营养的支持方式。运用该种营养支持的患者经口进食会带来一些不便,相应的所需的营养供给不足,给原本受损伤的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可以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来解决这一难题。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与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CRP、PGE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而言,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致力于营养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老年食管癌 炎症反应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与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CRP、PGE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而言,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致力于营养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老年食管癌 炎症反应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应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因患有结直肠癌而来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5d的营养指标及预后效果各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LB、RBP、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缩短排气与排便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腹腔镜 结直肠癌 营养 应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ICU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ICU重症常规护理)与实验组(60例,ICU重症常规护理联合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血红蛋白(HBG)、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CD3+(T细胞分化簇3)、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等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ICU重症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护理有利于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征提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营养支持 护理 ICU 重症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并发现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分析相关因素,并给予补充铁剂治疗。结果6~24个月是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危时期,非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是引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经过补充铁剂治疗后,痊愈58例,显效2例,治愈率为96.67%。结论应对婴幼儿家长进行科学喂养教育,鼓励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发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及时给予补充铁剂治疗,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胰腺炎患者 肠内营养治疗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因胃腔扩张致空肠营养管置入困难时的技术应用选择,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分析我院因临床治疗需要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中16例因胃腔扩张致营养管置入困难的患者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在DSA引导下操作,2例超滑导丝引导下成功置管,4例长鞘辅助AmplazUltraStiff导丝引导下成功置管,10例AmplazExtraStiff导丝引导下成功置管,总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胃腔扩张会导致空肠营养管置入困难,DSA引导下联合普通硬导丝、超硬导丝及长鞘辅助技术可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可作为此类患者的理想解决方案。

  • 标签: DSA 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胃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合理营养对胎儿出生体重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200例医院妇产科行常规检查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常规饮食,观察组孕妇则给予孕期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加强饮食指导有助于控制胎儿的发育情况,从而降低巨大儿率和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 标签: 孕期营养指导 胎儿出生体重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营养不良程度与小儿贫血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据随机法随机挑选,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1800例患儿作对研究对象。对患儿的营养状况和贫血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类型和小儿贫血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进过研究发现1800例患儿中有1436例患有小儿贫血占总数的79.8%,患儿年龄与贫血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756例患有小儿营养不良占总数的97.6%,患儿年龄与小儿营养不良程度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营养不良与小儿贫血程度具有相关性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 标签: 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贫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诊的1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依照双盲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LB、BUN、ALT、GLU、PA、H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指标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高血压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对鼻咽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3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共346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73人,干预组在放化疗期间给予全程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通过电子鼻咽镜检查并活检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照射野包括鼻咽部原发病灶及相关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在Dt66-72Gy。放疗期间患者进行了同步化疗,在放疗前后,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筛查,通过监测放疗患者的白蛋白(AB)、放疗副反应、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BMI等指标,寻找这些指标与放疗副反应,放疗敏感性,以及疗效、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营养干预组在BMI、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不良反应(吞咽疼痛和骨髓抑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生存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推荐鼻咽癌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进行全程的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营养干预 效果评价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口胃镜置管法与经鼻胃镜导丝引导置管法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放置空肠营养管患者,根据营养管不同放置方式分为对照组(30)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经口胃镜置管法,观察组采用经鼻胃镜导丝引导置管法。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成功率、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更短,置管成功率及舒适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76%,对照组为3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经口胃镜空肠置管法,经鼻胃镜导丝引导空肠置管法的操作时间更短、置管成功率及舒适度更高、临床不良反应更低,是胃镜辅助下更优的空肠置管方案。

  • 标签: 胃镜 空肠营养置管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措施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取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科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管理组和规范化管理组,每组选取38例研究对象。常规管理组患者在入科期间行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规范化管理组则在常规管理组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肠内营养管理措施。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后各项营养代谢指标差异,分析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措施在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比较,规范化管理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利用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措施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 危重症患者 营养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时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ICU在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4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营养方式,肠内营养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少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治疗时,肠内营养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症胰腺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确诊为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确定其抗萎缩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基因缺失、基因重复、点突变、小缺失、插入),与目前文献论述之结果相比对,为优生优育提供基因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例DMD患儿作为本研究入选对象,采用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MLPA)、全基因组新一代测序技术(NGS)、Sanger测序等方法,对DMD基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分析,发现受检者DMD基因4-7号外显子缺失变异;发现受检者母亲及二姐DMD基因4-7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变异;未发现受检者三姐DMD基因存在大片段变异。结论通过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可为及时确诊DMD提供遗传学依据。

  • 标签: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突变 家系调查 Sanger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群体中积极开展营养改善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在421例社区人群中,BMI值超过正常范围人群共计298例,占比70.78%。其中过重人群109例,占比36.57%。肥胖人群121例,占比40.6%。非常肥胖人群68例,占比22.81%。给予相应的营养改善健康管理模式办法,进一步对该类方法应用前后的健康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本次调查研究的421例社区人群中,随着该类模式的实际应用,社区人群对于健康保健等方面的认知有所提高,对于健康管理的认识提高有效,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后BMI值有所下降,疾病预防有效。结论在社区人群中应用营养改善健康管理模式对于该类人群疾病、健康方面的认知提升十分有作用,有助于帮助该类人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社区人群的普遍生活质量和疾病预防的有效性。

  • 标签: 营养改善健康管理模式 社区人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在妊娠糖尿病(GDM)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医学营养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餐前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应用率16.67%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率83.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所生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0.95%(P<0.05)。结论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既可控制血糖达到正常范围,还可降低胰岛素的应用,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医学营养治疗 有效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将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用于ICU危重患者中,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73例危重患者分为1组和2组。2组行肠外营养常规护理,1组行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组干预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2组相比,相对更高,差异显著(P<0.05);1组ICU住院时间与2组相比,相对更短。APACHEⅡ评分相对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行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缩短ICU住院时间,提升生理状态,值得应用。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鼻肠管 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