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护理措施。方法胎膜早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感染发生率、自然分娩率、胎儿成活率、满意度均显著优越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官内感染,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胎儿成活率较高,为胎膜早破产妇理想、安全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胎膜早破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底到2013年12月底之间挑选出1000例孕妇,通过对这些孕妇采用产前教育、产检、怀孕期间的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孕妇班的开展等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无痛分娩技术所开展的措施和产前干预护理,并对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采用产前教育、产检以及孕妇班的开展活动等措施,可以看出孕妇选择无痛分娩的几率在上升,而选择剖腹产和会阴侧切的几率在下降。结论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妇产前干预护理和无痛分娩技术,进一步促进自然分娩的发展,从而降低剖腹产率。

  • 标签: 降低 破宫产率 自然分娩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膜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56例胎膜早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6例无胎膜早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孕妇的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的比例以及产后新生儿肺部感染、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胎膜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肺部感染、窒息、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了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应积极对待产妇进行孕产知识的宣教,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及相关的检查,并对胎膜早现象进行积极的防治,以保障妊娠的安全进行和母婴的健康。

  • 标签: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20例,其中接受小骨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接受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比较患者在接受小骨开颅手术和骨瓣开颅手术时出血量的多少进而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接受小骨开颅手术的60例患者,出血量30~80ml有效27例,无效10例;出血量>80ml有效10例,无效13例。接受骨瓣开颅手术的60例患者,出血量30~80ml有效19例,无效15例;出血量>80ml有效9例,无效1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血量为30~80ml时,小骨开颅手术和骨瓣开颅手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开颅手术的疗效更好;出血量>80ml时小骨开颅手术和骨瓣开颅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出血量为30~80ml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小骨开颅手术的疗效更好。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跃早期人工膜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初产妇,其中活跃早期人工膜产妇100例,未进行人工膜产妇100例,把人工膜产妇命名为观察组,未经人工膜产妇命名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变化和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自然生产产妇多于对照组,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妇产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生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活跃早期进行人工膜,对新生儿和产妇无不良影响,可缩短活跃期,加快产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活跃期 产程 人工破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产妇不同引产时限下的分娩结局,寻求安全科学的胎膜早引产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入院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均分为12小时引产组(A组)、24小时引产组(B组),同等条件下实施引产,对比2组产妇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用药前宫颈成熟状况及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妇阴道分娩23例、自然临产14例;B组产妇阴道分娩29例、自然临产27例,B组阴道分娩率及自然临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产妇25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15例,提升率60%;B组产妇11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9例,提升率81.9%,宫颈评分改善幅度大于A组(P<0.05)。A组出现胎儿窘迫1例、产后出血1例,未见宫内感染;B组胎儿窘迫1例,未见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应积极推荐胎膜早24h引产,以提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率,改善宫颈评分,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胎膜早破 引产时限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百白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接种的百白疫苗接种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方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不良反应的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百白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 百白破疫苗 护理
  • 简介:摘要胎膜是一种通过维持羊膜腔的完整性对胎儿起保护作用的膜,具有天然屏障的作用。当其在临产前破裂(胎膜早)后,病原微生物可上行引起胎膜炎,而胎膜炎的临床症状一般出现较晚,早期不易发现而被忽略,这样就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早期发现胎膜早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对于产科工作者至关重要。本文就是收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将各种胎膜早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指标进行综述。

  • 标签: 胎膜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诊断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新西兰大白兔,后行CT血管造影,选取3只经病理证实为动脉粥样硬化,且斑块呈弥漫性分布的大白兔横断面图900幅,位设定为200HU,选取200HU-600HU不同窗宽进行观察。结果宽、位设定在(250HU,200HU)的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显示率可达最高,为96.11%;(200HU,200HU)的情况下,显示率为91.56%;在窗位固定为200HU不变的情况下,宽设定为300HU及以上,显示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在窗宽为500HU、550HU、600HU时,显示率为0。结论位为200HU情况下,宽设定为250HU、200HU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显示率更高。

  • 标签: CT窗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开颅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皮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小骨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骨开颅清除术用于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对患者损伤小,且手术时间短,可减少患者痛苦,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清除术 皮瓣开颅术 急性硬膜外血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骨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开颅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为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开颅 常规骨瓣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PPROM)患者使用抗生素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0例PPROM孕妇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儿感染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宫内感染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给予一般性处理后,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抗生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0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时间为<4.5h,对照组为4.5~9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4h、14d、90d的NIHSS评分和治疗90d后的mR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53.33%,与对照组的46.67%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4.5h以内或4.5~9h以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时间窗 基底动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骨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36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骨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22%,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时,采取小骨血肿清除术比传统开颅术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传统开颅术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小骨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7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骨瓣开颅术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小骨开颅术治疗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结论小骨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骨瓣开颅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对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超早期(6h内)采用小骨经侧裂入路,在显微镜下分离侧裂,切开岛叶皮层,清除血肿。术后48小时内复查头颅CT与入院对比,观察血肿清除情况;随访6个月,按ADL分级法评定预后疗效。结果血肿清除大于80%占73.3%。术后随访6个月,按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27例,Ⅲ18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具有创伤少、止血可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

  • 标签: 基底区脑出血 微创手术 小骨窗 超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和胎膜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胎膜早孕妇,再选取我院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60例,胎膜早孕妇为观察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的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以及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阳性和阴性产妇的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20人,占观察组产妇人数的33.4%。对照组产妇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6人,占对照组产妇人数的10.0%。两组产妇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B族链球菌的感染是胎膜早的好发因素,同时也会影响胎儿,导致产妇和胎儿发生各类产褥期感染和疾病。

  • 标签: 胎膜早破 B族链球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瘀汤结合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McKenzie疗法,实验组加用瘀汤治疗,对照组加用推拿疗法。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瘀汤结合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康复疗效。

  • 标签: 破瘀汤 McKenzie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白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种白疫苗后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的49例儿童,分别给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25例(治疗组)和传统湿热敷处理24例(对照组)。结果随访1天~3天,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白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破疫苗 红肿硬结 硫酸镁湿热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选择超早期小骨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临床选择超早期小骨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临床选择传统开颅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死亡率。结果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表现为显著增高(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死亡率两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选择超早期小骨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优的临床治疗效果,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以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疾病死亡率有效降低,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预后质量。

  • 标签: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