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息临床治疗中老年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8月-2011年3月到我科就诊的骨科患者70例,采用肌肉注射密息针剂治疗,前两周每日一次,每次一支;后两周隔天一次,每次一支;一月后连续三周每周注射一次,每次一支。同时服用维生素与补钙药物,患者疼痛症状不明显后进行适当的腰背的锻炼,两月后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测试仪再次测出患者双侧股骨颈骨密度,做前后比较。结果治疗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比例减少了35.71%,转为中度或者骨量减少一级,相应的导致中度骨质疏松患者降低了36.00%,而骨量减少的人数由6人,增加到29人,增幅达383.33%。增长的部分多来自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少部分来自生度骨质疏松患者。从患者对疗效的评价来看28.57%的患者认为非常见效,45.71%的患者认为见效,18.57%的患者认为效果一般,只有7.14%认为疗效不佳。结论密息用来治疗中老年女性在绝经后出现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相应增加骨密度、治愈骨折,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密盖息 绝经后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对患有氏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方法抽取8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氏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折顶手法整复后单纯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比较,其合格率要高得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对患有氏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首选方法。

  • 标签: 折顶手法整复 小夹板 石膏固定 盖氏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现有灵芝生产方法进行改进,发明了“面接种-通气诱导”法(CI-AI法),并对该法的实施条件进行优化。生产对比试验表明,和现有方法相比,CI-AI法可缩短菌丝满袋天数15d以上,缩短出菇期4d以上,提高制袋成功率25%以上,子实体产量提高39%以上,并且子实体产量的75%以上都集中在第1潮。此外,CI-AI法更加适合灵芝的工厂化生产,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灵芝 栽培 食用菌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瓶塑瓶启配液后瓶塞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集60瓶塑瓶启配液后3分钟的瓶塞样本、同时采集操作台和护士手样,做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培养后瓶塞阳性标本19例,阳性率31.67%,细菌与相应的操作台面和操作者手样本生长细菌基本一致。结论治疗室环境质量、配液操作台面清洁和操作护士手卫生是防止瓶塞被污染的关键。

  • 标签: 塑瓶 瓶塞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银消毒凝胶对配药后的输液瓶外表面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纳米银消毒凝胶对配药后输液瓶外表面实施抑菌保护,并同时与其它几种消毒液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制配药后从第30min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污染的输液瓶外数量与总菌落数均有所增加,同时细菌种类也变得更多,经鉴定前后所出现的污染菌种主要包括有G+杆菌、微球菌、类酵母样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比较5种不同处理方案各时间段输液瓶外出现的微生物污染的个数,均以采用纳米银消毒凝胶消毒保护的抑菌方案最少,与其他抑菌方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消毒凝胶对制配药后的输液瓶外表面细菌生长具显著抑制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纳米银凝胶 抑制 配药后的输液瓶外盖表面 细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