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老年血液病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定其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在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抑郁及恐怖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或P<0.01);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SF-36总分等方面高于常模(P<0.05或P<0.01)。结论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较差。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积极改善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恶性血液病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MHD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高MHD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同济医院血透中心48例MHD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利用MQSGA及SF-36量表等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等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HD患者每日膳食磷偏高,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а生育酚低于推荐摄入量(P<0.05)。MHD患者营养不良率39.6%(19例)。<60岁组的生理健康评分高于≥60岁组(P<0.05),<60岁组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60岁组(P<0.05)。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足够的患者(P<0.05)。结论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年龄、每日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对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MQSGA SF-36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改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5月一2011年9月的8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患者交谈。按照总体护理策略,给予心理护理、疾病教育、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科室干预教育等具体干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入院后睡眠状况和相关生理心理反应;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对照组失眠率及睡眠相关生理心理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干预组。干预组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维度的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睡眠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睡眠 生活质量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甲亢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药品,治疗组以应用常规药品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卡氏评分(KP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治疗组护理之前KPS评分66.2±2.8,SAS评分68.7±3.2,采取护理方式后KPS评分93.7±3.1,SAS评分为39.7±2.5,护理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之前KPS评分65.3±3.0,SAS评分69.4±3.3,护理之后KPS评分74.4±2.9,SAS评分66.1±2.2;护理前后比较存在差异(P<0.O5);治疗组护理之后KPS评分、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差异(P<0.O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状况,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甲亢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针对成人癫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成人癫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均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均相对较高且相互接近(P>0.05),干预后均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均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P>0.05),干预后均逐渐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况,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癫痫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宫颈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颈癌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城镇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城镇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水样的判定。结果2012-2014年共检测水样1130份,合格752份,总合格率66.55%;农村依次为33.21%、47.88%、38.25%。各年城镇与农村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x2=93.889,p<0.01;2013年x2=39.593,p<0.01;2014年x2=15.191,p<0.01)。不同检测项目的合格率,城镇依次为游离余氯72.33%,菌落总数79.77%,总大肠菌群84.05%,浑浊度91.25%,大肠埃希氏菌92.80%,肉眼可见物97.67%;农村依次为游离余氯17.24%,总大肠菌群38.64%,菌落总数50.16%,大肠埃希氏菌56.17%,浑浊度59.74%,肉眼可见物85.06%,其他检测项目合格率在91.00%以上。结论昆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城镇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差异较大,今后需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管与监测,改善饮水质量。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水质 卫生状况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长沙某养老机构的73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0.7%,主要为轻度抑郁症状(34.4%);无抑郁症状老年人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有抑郁症状老年人(P<0.01);各维度得分与抑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实施有效干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甲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探究分析其对焦虑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甲亢患者,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将给予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与焦虑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41.7±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8±4.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促进健康,建议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焦虑 生活质量 甲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省喀斯特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方法选取我省2个典型喀斯特地区,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常规指标的检测,并对供水点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查。结果438个监测点,水源水为地下水的占64.84%,地面水的占35.16%,其中安顺市供水水源地下水占82.01%,黔西南州供水水源地面水占65.00%。438个监测点未进行水处理的占77.63%,其中安顺市91.37%的监测点未对水进行处理。438个监测点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常规指标合格率在22.83~38.36%之间,其中丰水期出厂水常规指标合格率高于末梢水。438个监测点,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33.79%,毒理指标合格率为88.70%,微生物和毒理指标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黔西南州监测点丰水期的出厂水、末梢水常规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安顺市,毒理指标合格率全年均高于安顺市。结论我省喀斯特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绝大多数未进行水处理,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较低,其中微生物指标超标的比例较大,毒理指标合格率较高。调查结果提示,喀斯特地区水源水易受污染,应加强水的处理及对管网的管理工作,同时在这些地区开展健教干预,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以达到安全饮水的目的。

  • 标签: 饮用水 喀斯特地区 微生物超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失独老人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筛选出我市二城区130名失独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本社区的80名非失独老人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应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老人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比两组老人的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得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老人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得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失独老人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提高失独老人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失独老人 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经过体检结果显示无心、肺、脑、肝以及肾等器官疾病的12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对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有明显的降低(P<0.05);冠心病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多个生活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生活质量各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应该以全面的、多因素的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将7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的同时分别予以综合干预和常规治疗,对护理后的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分别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病情改善率、劳动能力改善率较之对照组均更佳;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情感功能几项生活质量指标上,观察组整体效果较之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干预 重性精神病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莫替丁在我院3年内的用药合理性。方法查阅文献,通过实际工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我院采用法莫替丁片剂和注射剂两种类型,其中片剂普遍使用于门诊,注射剂普遍使用于住院部。分析3年以来的处方,发现我院法莫替丁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的现象。结论在法莫替丁使用中,需严格把握适应症,保证合理用药,保护患者安全。

  • 标签: 法莫替丁 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n=25)与血液透析组(n=2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腹膜透析组血肌酐(449.87±87.82)μmol/L含量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尿量(1031.95±259.66)mL、血白蛋白(38.68±2.55)g/L、血红蛋白(10.38±1.22)g/L含量显著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治疗后,腹膜透析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显著高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两种透析方式都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但腹膜透析相较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恢复更快更全面,无需抗凝,可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疲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抽样方法,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及疲劳量表-14(FS-14)对7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IDA量表抑郁分值较门诊护士高(3.37±1.64vs4.31±2.25,P=0.046);ICU护士FS-14量表脑力疲劳值(2.97±1.76vs1.63±1.39,P=0.001)与总疲劳值(8.62±3.19vs6.27±3.19,P=0.003)均较门诊组高;IDA量表因子均与FS-14量表总疲劳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部门护士的疲劳类型不尽相同,过度疲劳可导致临床护士产生抑郁、焦虑、激惹等负面情绪。

  • 标签: 护士 疲劳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除输卵管手术、保守手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切除输卵管手术,观察组选择保守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与切除输卵管手术相比,选择保守手术可以显著地缓解抑郁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保守手术 切除输卵管手术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睡眠状况,对失眠症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某院14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失眠状态及诱发因素。结果内分泌变化和睡眠节律被破坏是导致睡眠欠佳的主要因素。结论护士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睡眠关系到医患质量,护理人员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降低发生率。

  • 标签: 睡眠 相关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地区孕妇贫血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本院进行围产保健的6810例孕妇的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60例孕妇查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发生率为18.5%,妊娠晚期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则贫血的发生率越高;妊娠期孕妇贫血不但影响胎儿的体重,而且增加了产后出血的风险。结论加强孕妇孕产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补充铁剂,合理控制妊娠期体重,,降低孕妇贫血的患病率。

  • 标签: 孕妇 贫血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学生体检的视力状况进行研究。方法在2017年9月13日对乐山市牛华镇三所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其中二码头小学300名小学生,牛华镇第一中学150名初中生和乐山市牛华中学15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后,600名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有389名,占64.83%,男学生168名,占比43.18%,女学生221名,占比56.82%;初中、高中生视力不良率为59.64%高于小学生40.36%,对比有明显差异(χ2=28.92,P<0.05);初中、高中学生轻度25.43%,中度33.62%,重度42.95%,小学生轻度46.50%,中度31.21%,重度2.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P<0.05)。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较高,且初中、高中生明显高于小学生,且女生高于男生,而进行有效的干预则能够显著改善其视力,纠正用眼的不合理行为。

  • 标签: 学生体检 视力状况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