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婴幼儿泪道冲洗术对先天性鼻泪管膜性狭窄,新生儿泪囊炎等疾病的鉴别及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操作不当会造成假道的形成,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107例婴幼儿行泪道冲洗,总结出了泪道冲洗的护理技术,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疗效。

  • 标签: 婴幼儿 泪道冲洗术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术后加压泪道冲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泪道激光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加压组和常规组,均行泪道激光术,加压组术后行加压泪道冲洗法,常规组术后行常规泪道冲洗法,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加压组总有效率为93.55%,常规组为79.03%,两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激光术后,经加压泪道冲洗患者治疗疗效高于常规泪道冲洗患者。

  • 标签: 泪道激光术 加压泪道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婴儿泪道冲洗在眼科临床护理非常常见,对新生儿泪囊炎等疾病的鉴别是必不可少的,但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如操作不当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基于以上特点,本人特意将82例婴幼儿泪道冲洗的体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泪道冲洗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局部麻醉方式下进行泪道冲洗的可行性。方法对100例内眼手术前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采用无局部麻醉方式行泪道冲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且无任何不适感。结论采用无局部麻醉方式下行泪道冲洗,不仅能保证病人的治疗安全性,更能降低患者的就医风险,保障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泪道冲洗术对于先天性鼻泪管膜性狭窄,新生儿泪囊炎等疾病的鉴别及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假道形成,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根据326例小儿泪道冲洗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泪道冲洗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 标签: 小儿 泪道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新生儿、婴幼儿泪道冲洗、探通中的作用。方法将248名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24例,宣教组在治疗方案探讨中对患儿陪护人员进行关于新生儿、婴幼儿泪道冲洗、探通知识的口头宣教,对照组则不进行宣教,然后统计两组陪护人员中依从泪道冲洗、探通手术的人数。结果同意做泪道冲洗、探通手术的人数和不同意做泪道冲洗、探通手术的人数比较,宣教组中有115例同意直接做泪道冲洗、探通手术,有9例不同意直接做泪道冲洗、探通手术,同意率为92.7%,对照组有37例同意直接做泪道冲洗、探通手术,有87例不同意直接做泪道冲洗、探通手术,同意率为29.8%,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婴幼儿泪道冲洗、探通中,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家长的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TP激光泪道成形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KTP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的泪道阻塞患者126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治愈121眼(86.43%),有效9眼(6.43%),无效10眼(7.14%),总有效率92.86%。结论KTP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便捷有效。

  • 标签: KTP激光 泪道置管 泪道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泪道探通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科门诊2014年9月—2017年6月接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90例,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均45例。甲组实行泪道探通术治疗,乙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泪道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3.33,和乙组73.3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甲组的泪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比乙组的22.22%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泪道探通术对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其病情康复所需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促进泪道功能恢复。

  • 标签: 先天性泪道阻塞 泪道探通术 应用价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38例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使用泪道逆行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47%。结论应用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泪道阻塞性疾病 泪道逆行置管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泪道支架植入术对鼻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鼻泪道阻塞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25例,33个阻塞鼻泪道)和观察组(n=25例,35个阻塞鼻泪道)。其中观察组的治疗选择鼻泪道支架植入术,对照组则给予鼻泪道探通术。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率,并采用统计学意义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阻塞鼻泪道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仅为15.15%(5/33),基本无效,即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泪道阻塞患者来说,采用鼻泪道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鼻泪道 鼻泪道阻塞 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脉冲NaYAG激光对63眼进行泪道激光成形术。结果在治疗的63眼中,治愈48眼,好转5眼,无效10眼,治愈率达76%。讨论泪道激光形成术是治疗泪道阻塞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的适应症要严格把握。

  • 标签: 泪道激光 泪道阻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泪道插管术在泪道阻塞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泪道阻塞67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33眼)和对照组34例(34眼)。泪道插管术在对照组应用,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丝裂霉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干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泪道阻塞者,在泪道插管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丝裂霉素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干预,可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丝裂霉素 泪道阻塞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泪道插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手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42例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治疗措施;实验组泪道探通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道探通手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 泪道探通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顽固性干眼症并采用泪道栓塞术进行治疗的28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FI、BUT、STI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7,14d时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14d时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后7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92.9%。结沦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易行。

  • 标签: 泪道栓塞术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泪道激光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泪道激光 泪道钻通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泪道引流管上、下置入后固定于鼻腔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泪道引流管从上、下泪小点双路环行置入固定于鼻腔法对35例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5例泪小管断裂全部成功。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泪道引流管上、下泪小点双路置入后固定于鼻腔法治疗效果好、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方法。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泪道引流管 泪道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泪囊炎患者运用泪道逆行置管术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间到眼科进行诊治的18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际组,每组均为9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泪道探通术治疗方法,实际组患者运用山东福瑞达生产的鼻泪管支架新型材料制成导管来实行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术后进行冲洗,通畅后在放置导管1-7个月后行拔管操作,术后进行半年-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泪道冲洗的情况。结果实际组所选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未见有并发症出现,这种方法的治愈率为86.4%,有效率达到98.3%。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不足50%。结论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泪道逆行置管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对患者的创伤小,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能适应,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道逆行置管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