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离在制备薄片中对提高制片质量的作用。方法妇科门诊及体检送检细胞学标本500例,在实验前将每例标本平分为2份,分500Ⅰ、500Ⅱ两组进行观察,500Ⅰ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500张,500Ⅱ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制片500张,从细胞量、细胞染色、细胞形态、病变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细胞量符合要求分别为494例(98.8%)、465例(9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胞染色符合要求分别为492例(98.4%)、436例(8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形态保存完好分别为492例(98.4%)、495例(99.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检出病变细胞13例,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检出病变细胞12例。结论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和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所制薄片对比观察显示两者所制薄片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所制薄片细胞量、细胞染色方面有一定差异,病变细胞检出率方面稍有差异需继续探讨。在制备薄片中使用细胞分离可提高一定制片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 细胞分离液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宫颈细胞学(Thinprepcytologictest,TCT)检查假阴性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因各种指征行阴道镜检查患者1000例,分析镜下活检病理结果阳性而TCT阴性病例,探讨TCT假阴性原因。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假阴性原因出血涂片占26.67%,重度炎症占23.33%,病灶与宫颈管>1cm占20.00%,无化生细胞/颈管细胞占13.33%,细胞量<40%占10.00%,医师误诊6.67%。结论影响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因素较多,提升临床医师诊断水平,规范各个环节操作行为,对可疑病例进行复查,降低漏诊率。

  • 标签: 宫颈疾病 液基细胞学 假阴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活检病理与细胞学结果间相关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7例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和细胞学检查,根据宫颈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和细胞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77例患者中57例患者检查结果为涂片阳性,其中ASC-US的患者比例6.5%、ASC-H患者比例9.1%、HSIL患者比例2.5%、ISIL患者比例2.5%、AGC患者比例3.9%。经过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可知,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5例,AGC患者7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基本吻合。结论宫颈活检与细胞学检测效果比较明显,能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进行诊断,将两种检测技术联合应用,优势更显著,能及时发现原位或者上皮细胞的异常现象。

  • 标签: 宫颈活检病理 液基细胞学 检查形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莪术注射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对莪术注射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的临床资料。结果莪术注射致过敏性休克1例,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未合并用药;经积极的抗休克抢救,患者恢复正常。结论莪术注射致过敏性休克发病迅速,危害大,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

  • 标签: 莪术油注射液 中药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薄层细胞检测(TCT)和巴氏涂片(CS)对宫颈病变的检查效果,探讨T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TCT检查的1605例患者和采用CS检查的973例患者的检查资料,分析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符合率。结果在1605例TCT检查结果中,阳性202例;在973例CS细胞检查结果中,阳性有202例;分别占检查组患者的12.59%和20.76%;两组符合率比较表明,TCT组CINII以上的结果高于CS组约4.12(?),TCT检查组结果明显更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薄层细胞检测(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医院要可根据自身实际使用。

  • 标签: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宫颈细胞巴氏涂片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且经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明确诊断为宫颈病变的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行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后行TCT检查,对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在上皮细胞异常检出率上,TCT检查检出率为98.50%,显著高于巴氏涂片检查的81.50%(P<0.05);TCT检查涂片质量不满意显著低于巴氏涂片检查(P<0.05)。结论将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可促进病变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对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及预后的提高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对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做TCT检查的2644例采用TBS诊断报告系统进行诊断,对不明确的非典型磷状细胞(ASC-US)以上患者进行统计,并同时对部分病例进行组织学对比验证。结果ASC-US108例占4.08%,ASC-H26例占0.98%,LSIL27例占1.02%,HSIL11例占0.41%,AGC6例,占0.23%,SCC1例,占0.04%。对48例细胞学异常病例进行了组织学检查,TCT检出明确诊断HSIL-H和SCC12例,其中11例与组织学检查相符合,两者的符合率为91.67%(11/12).结论TCT检查有效的用于宫颈癌的早期检查,它可提高异常细胞的检出率。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TBS诊断系统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350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诊断按tbs标准。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350例tct检测的患者中,宫颈病变发生率达83.1%,其中良性病变228例(占65.1%),宫颈上皮内病变78例(占22.3%),对78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符合率为83.3%。结论tct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的特点,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TCT) 宫颈癌 上皮细胞病变 446tb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薄层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意义。方法于2009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对3312例患者行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将细胞学检查阳性者303例与活检病理作对照,以观察薄层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价值。结果1、TCT阳性患者中,35岁以下占22.83%,年轻人占较大比例。2、TCT阳性检出率9.15%,大大高于巴氏涂片。3、薄层细胞学存在漏检及假阳性病例。结论1、年轻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较高。2、TCT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使宫颈疾病得到早期的诊断与治疗。3、薄层细胞学检查存在漏诊率。

  • 标签: 液基细胞学(TCT) 宫颈病变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2803例妇女进行普查普治防癌工作,其中进行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的检查的330例妇女,检查异常的患者35例,采用阴道镜定位下活检。结果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宫颈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中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宫颈治疗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对防治宫颈癌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阴道镜 诊断宫颈疾病 价值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的介入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依据的增加,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学上的应用目前还不普及,由于制片的原因,致使多数病例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失败或对判读无助,因此需要高质量的制片来支持。细胞学标本行电镜检查是一个好方法,也因此解决了关键性的证据问题。可以通过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多方位和多视角地解决诊断问题是今后细胞学的课题和方向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是临床病理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临床查找病因、了解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目前,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诊断仅依靠细胞形态学诊断,由于受到标本性状、制片水平、阅片经验的限制,尤其是反应性间皮细胞呈现非典型性时与腺癌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交叉,鉴别时会很困难。我院应用细胞学检查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为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 液基细胞病理学检查 提高细胞学癌症分型中的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CytologyTest,TCT)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普查,对838名已婚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应用TBS分级诊断标准诊断。结果在普查人群有一定阳性发现率,且普查人群中筛查的病变主要是上皮的早期病变。结论细胞学检查及TBS分级标准能提高普查人群宫颈疾病检出率,在妇女病普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TBS分极标准 上皮病变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紫草与康复新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紫草纱条,对照组采用康复新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7、14、21天,创面的疼痛情况。结果在术后第1天,两组间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14天,两组间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1天时,两组间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草可明显减轻肛周脓肿术后7、14天创面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沉降式细胞学检查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间5086例宫颈细胞学标本,采用自然沉降式宫颈细胞学检查技术和TBS报告系统诊断,对细胞学诊断阳性的标本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的诊断均双盲进行。结果5086例宫颈细胞学筛查出鳞状细胞癌(SCC)7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2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5例,意义不明的鳞状上皮细胞(ASC-US)198例,非典型腺细胞(AGC)3例,腺癌(ACC)2例,与活检病理诊断符合例数分别为SCC100.00%(7/7),HSIL91.67%(22/24)和LSIL90.48%(38/42),ACC2例100.00%(2/2)。结论沉降式宫颈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对宫颈病变检出阳性率高,高度病变与组织活检符合率高。

  • 标签: 沉降式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学技术(TCT)在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1386份标本的TCT检测结果及病变者的病理学结果。结果1386例中TCT检查出宫颈鳞状细胞呈阳性者有257例(18.54%),其中ASC-US有87例(33.85%)、LSIL有74例(28.79%)、HSIL有59例(22.96%)、ASC-H有24例(9.34%),SCC有13例(5.06%),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10%、82.43%、89.19%、83.33%、100%。结论在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应用细胞学技术具有无创、准确率高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技术 宫颈鳞状细胞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联合应用细胞学及DNA倍体分析检测方法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采取本院门诊3795名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对巴氏染色片进行细胞学TBS分级、对DNA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对联合检测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对CINI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细胞学检查为74.29%和95.6%;DNA倍体分析为86.67%和89.4%;细胞学结合DNA倍体分析为98.1%和94.4%;异常阴道镜所见与病理活检阳性符合率为58.5%,其中醋白上皮阳性符合率为65.4%,白斑及异常血管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细胞学及DNA倍体分析两种筛查方法的联合运用,能明显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的检测方法。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DNA倍体分析 宫颈癌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细胞学(TCT)筛查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病例进行随访分析其组织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后情况。方法2015年3月到2017年11月在作者所在两所医院接受TCT检查的患者,137例结果为HSIL,其中90例有完成随访资料,包括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后复查情况等详细资料。结果90例TCT诊断的HSIL病例中,组织病理诊断66例为HSIL(73.33%),10例诊断为LSIL(11.11%),10例诊断为鳞状细胞癌(11.11%),3例诊断为慢性炎(3.33%),1例诊断为腺癌(1.11%)。66例HSIL中59例行宫颈leep刀锥切术,1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鳞癌和腺癌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根治术,10例LSIL中3例leep刀锥切术,7例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处理。所有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TCT检查能早期敏感发现HSIL以上病变,对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病变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