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孕妇阴道分娩时,会经历比较长的时间,此过程中,孕妇会大量的出汗,且消耗大量的体力,需及时的进行液体与能量补充,但关于液体与能量的补充标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还需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中综述了关于产程中出入管理的措施。

  • 标签: 产程 出入量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标示血液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浪费,减少献血者不愉快的献血经历,促进献血者的保留。方法对非标示的血液按年份、原因及献血类型进行统计。结果非标示按年份统计呈增高趋势;非标量血液产生的原因献血反应占58.13%,血管细小占21.95%,穿刺技术占18.67%,其它原因占1.22%。结论做好献血宣传,让献血者全面了解献血知识,提高穿刺技术,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和服务,是减少非标示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献血 非标示量 报废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A医院住院工作进行分析,寻找其规律性,为医院管理服务。方法利用长期趋势、季节指数等理论,EXCEL相关函数、图表作为分析工具。结论医院住院工作量具有明显的线性,季节性,可以用于指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 标签: 住院工作量 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叶酸(FA)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从衢江区体检人群中选择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实验组,10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A。结果实验组血清Hcy及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血清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FA与Hcy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水平增高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A可能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叶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病例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展开心电监测,并对比分析监测结果。结果甲亢组患者的心电异常率为87.5%,健康组心电图异常率21.6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亢者心电图异常率较正常人高,且主要以ST-T段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左心室高压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 变化 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后血糖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1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血糖监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早产儿发生血糖变化的高危因素、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14例患儿有47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41.2%,其中9例患儿发生持续性低血糖,1例外院转入患儿发生低血糖性抽搐;有11例患儿发生高血糖,发生率为9.6%,其中8例患儿低血糖与高血糖均有发生。低血糖发生原因占前5位分别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GDM)、窒息、感染、胎龄低于33周、出生体质量<1500g。结论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高,出生后及时监测血糖、恰当处理,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早产儿 血糖变化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我院担负输供血的输血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血站,我院的输血科每年可以采集单采血小板1700例,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随机选取60例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采前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均匀分成三组,(150~200)×109/L为A组,(200~250)×109/L为B组,(250~300)×109/L为C组,每组各有20例。对三组献血者者的采前不同血小板计数中全血处理、血小板收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C组献血者的全血处理(ml)分别为2619±235、2066±198、1774±204;A组、B组、C组献血者的血小板收集(×1011/袋)分别为2.25±0.27、2.72±0.43、2.77±0.47,三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挑选时,应该尽可能挑选采前外周血血小板>200×109/L的献血者,以保证良好的血小板收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全血处理量 血小板收集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其负面影响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存问题,社会公众应积极关注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通过保护地球大气和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加强气象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和疾病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日常不良卫生习惯,积极锻炼等来抵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疾病 气候监测 气象服务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小儿全麻期间体温变化的影响及处理,并探讨围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意义。方法选择ASAI-Ⅱ级小儿100例,随机分为非体温保护组(A组)和体温保护组(B组)。结果A组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P<0.05),在小儿全麻手术期间检测体温并采取保温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全麻 体温 变化 处理
  • 简介:摘要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 标签: 肿瘤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杜仲炮制后的化学变化,为其在临床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取30g杜仲成品,分别取10g采用清炒、烘烤、砂烫三种方法进行炮制,对比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结果与成品相比,清炒后木脂素类、环烯醚类、氨基酸有减少;烘烤后木质素质、环烯醚类减少;砂烫后木脂素类、环烯醚类、杜仲胶有减少。结论杜仲经炮制后化学成分主要以木脂素类、环烯醚类减少为主,在具体配伍时应考虑该变化

  • 标签: 杜仲 炮制 化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脑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记录患者脑电图的变化。结果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脑电图正常10例,占20%,低幅波快活动15例,占30%,异常25例,占50%,其中轻度异常21例,中度异常3例,广泛异常1例。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出现脑电图异常,提示已有脑功能损害,应该尽早给予降血压、降血脂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的部位、性质及范围与其心电图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19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电图变化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后继发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和(或)心律失常。结论脑卒中心电图异常与卒中的部位、性质及范围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心电图的异常可随脑卒中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心电图改变影响预后,应加强监护,并予以重视和积极治疗。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方法内容将包括一些药物成分在制剂、贮存以及应用过程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以及合理解决的办法。结论在药剂的应用和产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成分配伍不当而造成严重的制品质量事故,因此有必要讨论药物及制剂要配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标签: 药物制剂 配伍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亚临床甲亢患者的骨代谢变化情况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亚临床甲亢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对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促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骨密度等实施检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骨代谢、骨密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男性患者的骨密度、血磷指标的Z值与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骨丢失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钙值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亢患者存在明显的骨密度降低、血钙值下降的情况。

  • 标签: 亚临床甲亢 骨代谢 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阿奇霉素注射液中乙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PolyethyleneGlyco30m×320μm×0.5μm)起始温度为50℃,维持7分钟,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10℃;进样口温度为190℃,检测器温度为220℃;进样1μl。结果乙醇与内标物正丙醇分离度符合要求,其他辅料无干扰;乙醇浓度在2×10-4~8×10-4ml/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实验RSD为0.8%;平均回收率99.3%。结论气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阿奇霉素注射液中的乙醇含量。

  • 标签: 阿奇霉素注射液气相色谱法乙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