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实现学生具备低层次的通科护理能力到高层次专科护理能力的转变。方法选择2006年~2011年我校在3所省级教学医院参加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专科学生,共45人,为观察组。同时间同医院未参加专门化培训的护理实习生75人,设为对照组。在学历教育最后1学年进行为期10个月各科室轮岗实习,包括血液透析室实习2周,观察组在7个月轮岗实习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室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综合理论考核和新生儿科之外各轮转科室平均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理论成绩和其他轮转实习科室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别。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能够在不影响综合实习成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学生对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获得初级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能力。

  • 标签: 护理教育 血液透析专科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了解病人在全方位手术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手术,保证手术时顺利完成。

  • 标签: 围手术期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间接诊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60例纳入此次研究,采取常规降压治疗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颅内血肿增大比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降压治疗而言,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疗效更为理想,有利于改善预后,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控制患者血压。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临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其中56例(93%)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减轻;5例(7%)中止发作1年以上。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哮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做超声检查,之后再行手术,将病理组织取出予以确诊,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以此评估肝胆疾病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2.1%、假阳性率18.2%、假阴性率为7.3%、一致率为88.8%,阳性、阴性检测值分别为91.5%、82.7%。结论肝胆疾病治疗中应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可将其作为肝胆疾病的诊断手段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肝胆疾病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如何做好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血透室80位血液透析病人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经观察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性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无效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近年来,我院14例保守治疗无效的髋臼骨折,采用各种手术入路,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和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骨牵引2--3周,抗生素5--7天,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无一例感染,优良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股骨头坏死无一例,出现骨性关节炎一例,异位骨化一例。结论术前明确骨折类型,适当的手术入路,坚强可靠的内固定物,骨折复位良好,早期功能锻炼,大大提高了髋臼骨折治疗效果。

  • 标签: 髋臼 骨折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诊治要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22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临床常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外周血像改变以嗜酸性细胞增多为主,内镜下突出的主要表现为黏膜水肿红斑,肠壁增厚、黏膜糜烂或息肉,肠壁增厚等表现。结论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罕见疾病,以胃肠道的某些部位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临床多以消化道症状就诊,与其它胃肠道疾病容易混淆,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辅助检查胃肠道粘膜水肿、皱壁增宽、结节样增生,胃肠壁增厚,腔狭窄及梗阻等是其较典型临床表现。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 内镜下表现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12例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锁骨下的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2例ICU患者,全部患者都实施锁骨下的静脉置管输液,然后配合相应的护理,分析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没有患者发生血栓、气胸或者是静脉炎等症状,在拔管以后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比较好。结论锁骨下的静脉穿刺可以降低血管损伤程度与穿刺痛苦,特别在经过导管与心理护理以后,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ICU 锁骨 静脉置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当前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讲解持续质量改进对于病区高危药品管理的实际作用,进而实行效果评估。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对于表1及表2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出现频次由2013年检查发现的118次降低至2014年检查发现的4次。结论临床上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时,可以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有效提升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获得了非常理想的管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病区 高危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经舒适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措施。记录两组脑血栓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脑血栓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血栓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71.11%,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仅为31.11%(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服务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脑血栓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临床实践课题研究,重点探讨分析机械通气用于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从我院近两年(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当中选取了118例,包括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58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60例急诊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的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可大幅度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内科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假阳性的状况、原因。方法选择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68例应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血清标本,再以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行确证实验,明确ELISA假阳性率,分析影响ELISA检测方法产生假阳性的因素。结果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68份血清标本中通过RIBA实验法进行检测发现阳性48例,不确定6例,阴性14例,以RIBA检测作为金标准,ELISA检测真阳性率是70.59%(48/68),假阳性率为20.59%(14/68)。结论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仍存在标本假阳性问题,标本内物质干扰、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出现假阳性,检验人员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质控,避免不利因素,以降低假阳性率,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应对可疑假阳性标本进行RIBA实验确证。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6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型钢板固定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治疗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尼尔标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就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病例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4%,35例满意,12例较满意,3例不满意;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8%,20例满意,14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佳,能够较好地融洽护患关系,让患者及其家属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真正做到社会、医院、患者及其家属三满意,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患关系 脑梗塞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价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2.2%和7.3%,并发症发生率为9.8%,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ICC导管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插管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社区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门诊收治的116例静脉输液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情况。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6.20%,投诉率为3.45%;观察组满意度为98.27%,投诉率为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在提高输液基础护理质量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减少社区医院门诊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社区门诊 静脉输液 人性化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科室治疗剖子宫粘膜肌瘤的病例8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两组分别使用子宫动脉栓塞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对治疗后的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并发症与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治疗组月经量、贫血情况均明显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减少月经量,改善贫血情况,相比于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复发率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疗效 子宫粘膜下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计划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中抽出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22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以制定护理技术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计划,既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也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护理计划 阑尾炎患者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