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昏迷患者尽早开始鼻饲对维持营养、酸碱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促进原发病的康复至关重要;急性中毒昏迷患者及时洗胃可尽快排除毒物、减少毒素吸收对预后有积极重要影响。然而,昏迷患者甚至极个别的清醒患者胃管插入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2010年7月以来,收治的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其中3例气管插管)和2例酒精中毒意识不清患者,用常规方法插胃管多次未成功,改用带导丝的胃管插入方法,均一次插管成功。效果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本文就常规插管失败的主要原因、导丝的制备、插管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人体灌肠一般为插入式,灌肠动力来自流体重力,实际操作中其弊端甚多。现代灌肠术,应以非插入式为主。以人体肛肠的收缩压、静息压、直肠内压及传统灌肠术之流体重力实验数据为参照,推导出人体非插入式灌肠安全压力范围,是制造全自动人体灌肠机器模型的数理基础,其实践意义重大。

  • 标签: 人体灌肠 非插入式 安全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纤维喉喉镜引导下对颅脑外伤、昏迷、吞咽障碍患者鼻行胃管插入。方法在耳鼻喉科会诊的6例患者在纤维喉喉镜引导直视下行胃管顺利插入。结果对颅脑外伤、浅昏迷、吞咽障碍患者在纤维喉喉镜引导下插入胃管,过程顺利,成功率100%。

  • 标签: 颅脑外伤 吞咽障碍 纤维喉镜引导 胃管插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对婴幼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思密达保留灌肠的154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肛管插入深度为7cm~10cm,实验组肛管插入深度为10cm~15cm,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药液平均保留时间为(95.23±36.02)min,对照组患儿药液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8.26±10.60)min,实验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能有效延长灌肠药液的保留时间。

  • 标签: 肛管 灌肠药液 插入深度 保留时间
  • 简介:摘要对近年来在洗胃胃管的插管方法方面所作的改进逐一分析、总结。认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把握时间,选择合适的洗胃方法,能提高洗胃效果,为后续治疗赢得时机。

  • 标签: 洗胃 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电动洗胃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延长胃管插入深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将2017年3月—9月收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标记为对照组,洗胃时胃管常规插入45~55cm并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7月收治的2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标记为观察组,洗胃时采取在常规胃管长度基础上延长插入10~15cm,即插入长度为65~70cm,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时,给予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并实施护理干预后可达到洗胃速度快,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洗胃彻底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洗胃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黄芩提取物的最佳干燥工艺,将损耗率降至最低。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黄芩苷的损耗量为指标,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黄芩提取物的影响。结果确定黄芩提取物最佳干燥方法为微波干燥法。结论优选的干燥工艺合理,操作简便,将黄芩提取物的损耗降至最低,为大生产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干燥方法 黄芩提取物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药品损耗。方法对可能造成药品损耗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干预措施,如科学管理药品、完善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PIVAS的药品损耗明显减少。结论科学管理、优化流程、加强培训等措施对减少PIVAS的药品损耗行之有效。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药品损耗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诱导在老年患者日间手术中喉罩插入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日间手术老年患者124例,随机分为S组(七氟烷组)和P组(丙泊酚组),每组62例,S组采用肺活量法诱导,P组采用丙泊酚1.5mg/kg静脉注射诱导,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LMA插入条件及尝试插入次数并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在完成LMA插入的时间上,S组>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达到LMA插入条件以及HR、MAP变化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一次性LMA插入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均可应用于老年患者日间手术LMA插入的麻醉诱导。在对于提供易于LMA插入条件的选择上,则丙泊酚表现更好;七氟烷则具有更为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效应。

  • 标签: 老年患者 日间手术 喉罩 七氟烷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法插入胃管配合体位干预对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观察组则采用改良法插入胃管配合体位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洗胃效果予以评价。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出血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9.41%;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洗胃时间为(12.85±2.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1±3.50)min,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法插入胃管洗胃,配合体位干预,可以缩短洗胃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因反复洗胃产生的疼痛和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法 插入胃管 体位干预 新生儿洗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骨科金属内植物用于临床使用已有百年历史。以椎弓根螺钉系统为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脊柱手术中。金属内植物在体内不可避免的面临物理、生化因素导致的损耗,包括局部及全身的金属磨屑和金属离子浓度升高。而这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引起了医生及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文章回顾总结了数十年来国内外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金属内植物损耗及危害的认识。

  • 标签: 脊柱金属内植物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金属损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7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4±1.3)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1.4)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安全措施。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复位 钢板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