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诊的300例口腔正畸患儿,选择其中患慢性牙龈炎的8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牙龈清洁治疗,研究组,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32/40),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给予康复新液治疗,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康复新液 口腔正畸 慢性牙龈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根管治疗中患者疼痛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牙齿根管治疗的患者98例,总结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对策。结果在本次的98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疼痛表现,其概率是51.02%,其中6例患者是重度疼痛,其概率是6.12%;其中16例患者是中度疼痛,其概率是16.33%;其中28例患者是轻度疼痛,其概率是28.57%。差异显著(P<0.05)。有50例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其概率是51.02%;有48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概率是48.98%。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发生疼痛的概率(35.42%)低于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66.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牙齿根管治疗中患者疼痛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术中操作不当以及术前感染,所以医生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规范手术操作。

  • 标签: 牙齿根管治疗 疼痛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成人牙周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正畸治疗,并给予其专业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经过牙周及正畸治疗后,患者开唇露齿以及前牙覆骀覆盖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牙周验证以及牙齿松动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在成人牙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畸治疗及专业的口腔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牙周炎症以及提升患者牙齿稳定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正畸治疗 护理 牙周病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牙周病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4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牙龈指数、前牙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牙齿复位,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及口腔美观,安全性高。

  • 标签: 牙周病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分析治疗效果,为类似治疗提供启示与借鉴。方法选取2017年7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的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每组患者的前牙移位颗数各116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现有78颗牙齿松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达67.24%,远高于对照组的32.76%。此外,观察组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等也得到明显改善,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能较好的治疗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有利于明显改善牙周病引起的前牙位移,纠正牙齿松动,改善牙齿咬合功能,提升患者口腔美观度,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病 前牙移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治疗下颌复杂阻生牙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颌复杂阻生牙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拔牙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拔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拔牙治疗情况、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牙过程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拔牙前两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24h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牙过程中、拔牙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颌复杂阻生牙齿治疗中,微创拔牙治疗效果理想,拔牙操作便捷,患者痛感较强,不良情绪状态不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推荐推广。

  • 标签: 下颌复杂阻生牙齿 传统拔牙术 微创拔牙 并发症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齿外伤患者行即可修复与延缓修复,探讨两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6年2月64例不同骨缺损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患者受伤后使用即刻修复的口腔种植方法,对照组则给予患者受伤后使用延迟修复的口腔种植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满意度。通过统计学方式来计算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疗效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2%)高于对照组(84.3%)(P<0.05)。结论牙齿外伤患者在即刻修复治疗中应用疗效明显,减轻病患痛苦,使牙齿外伤患者有更好的治疗结局,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牙齿外伤 种植牙 修复 咬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50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采用正畸修复进行治疗,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复牙合和前牙覆盖等均明显减少,面角、上下中切牙夹角,以及上下齿槽座角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而上中切牙凸距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具有显著疗效,该治疗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正畸修复 牙周病 前牙移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治的105例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05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共植入自攻型微种植钉297颗,术后随访1个月,16颗松动,成功率为94.61%。结论系统、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是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成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预后。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种植支抗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对微笑美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男女微笑时的照片各一张,截取面下1/3的微笑时的照片,使用修图软件将正畸可控的笑容指标(正畸可控笑容指标有上切牙下唇间距、上颌牙合平面斜度、切牙暴露量、露龈量、颊廊面积、以及笑弧)进行改动,再随机选取150名18~24岁之间的志愿者对改动的照片进行比较打分,满分为100分,最后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切牙暴露量与笑弧的弧度两个变量跟笑容图的得分成正比,露龈量、颊廊的大小、上切牙下唇间距以及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与笑容图的得分成反比。结论正畸可控的笑容指标对微笑的美观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面下部的唇齿龈的位置,在对患者进行正畸调整时需对唇齿龈的相关位置进行把控。

  • 标签: 笑容特征指标 微笑美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牙齿缺失患者9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种植法,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比较,观察组的(2.2%)较低;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75.6%)比较,观察组的(95.6%)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即刻种植法对牙齿缺失取得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明显提升,更安全、更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法 牙齿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热惊厥患者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8月于我院进行急救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方法,并观察急救效果。结果患儿退热时长为(26.3±18.6)h,惊厥消失时长为(4.2±2.7)d,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急救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高热惊厥 急救措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该患儿的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已痊愈出院。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治疗过程,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可避免发生感染的机率,能有效的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手足口病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瘫患儿家长的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家长了解家庭健康教育在脑瘫患儿临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本文系统综述了家长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护理与管理及心理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结果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与医院康复教育互相配合,使得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家庭健康教育培训和指导,可以保障康复治疗能够长期进行,促进脑瘫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教育 家庭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取资料回顾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至今所收治的共120例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共有患者60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经过了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根据患者的牙根情况进行印牙模。当中观察组的患者主要使用的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措施,对照组则采取金属托槽牙齿矫正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采取定期随访,治疗时间为1~2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正畸的治疗当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并且有着操作简单和稳定高等优势,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疗效。方法在2014—2016年入院治疗小儿哮喘患儿中随机抽选11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丹龙定喘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缓解时间及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中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症喘息(3.01±0.51)、咳嗽(3.96±0.91)、肺部哮鸣音(3.15±0.37)、呼吸困难(1.05±0.35)等症状的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4.71±0.97)、(5.09±1.31)、(4.73±0.96)、(2.37±0.74),两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治疗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痊愈。

  • 标签: 小儿哮喘 缓解期 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正畸病人藻酸盐取模是正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会直接影响临床诊断。但是在取模过程中会发生一些问题而影响取模的精准度,本文将对正畸病人藻酸盐取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取模 正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现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实施烤瓷牙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后,实验组33例患者中,治疗有效和显效例数为31例,治疗有效率为96.88%,而对照组6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和显效例数为27例,治疗有效率为81.82%,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较低,(P<0.05);实验组33例患者中,达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32例,治疗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33例患者中,达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29例,治疗满意度为87.88%,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错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可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其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错伴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美观。错(牙合)畸形经过正畸治疗后,口腔颅颌面的形态和功能得到改变。咀嚼功能是口腔的重要功能之一,咀嚼效率的高低代表咀嚼功能的状态。现对咀嚼功能及与正畸治疗相关的咀嚼功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咀嚼效率 正畸治疗 错(牙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对牙周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牙周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联合实施口腔正畸治疗,两组患者术后牙龈指标(牙菌斑指数、牙周附着水平、牙周探诊深度及牙龈指数)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术后各项牙龈指标均较为良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能促进其自身口腔功能得以恢复,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发生几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牙周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