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维生素D对实验自身免疫脊髓炎小鼠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将48只6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各8只,其中,A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免疫10天,B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免疫16天,C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免疫30天,D组为小剂量维生素D组免疫10天,E组为小剂量维生素D组免疫16天,F组为小剂量维生素D组免疫30天,A、B、C组均给予维生素D缺乏饲料喂食,而D、E、F组按200IU/只/天的量给予维生素D饲料喂食。观察6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以及IL-17阳性细胞表达差异。结果D、E、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A、B、C组明显降低(P<0.05),且D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E、F组(P<0.05);D、E、F组的IL-17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A、B、C组(P<0.05)。结论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IL-17轴调节的免疫机制对自身免疫脊髓炎小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减轻炎细胞浸润和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小鼠 维生素D 疾病进展
  • 简介:摘要自2007年6月—2010年8月,我院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28例,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必要,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方法采用现代康复医学模式,对本组28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采用功能独立(FIM)评定对比本组患者康复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通过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最少的为增加8分,改善最大的为增加31分,平均评分增加19.6分。结论系统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改善残存功能,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枸杞多糖治疗创伤脊髓损伤中后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将38例创伤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使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枸杞多糖,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1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枸杞多糖是一种治疗创伤脊髓损伤安全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枸杞多糖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总结40只实验动物大鼠的相关实验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钙的含量均值为(1.55±0.24)mmol/g,碱性磷酸酶含量均值为(55.60±9.33)U/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组织学考察结果方面,对照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值分别为(240.5±11.38)U/ml和(13.05±6.11)U/g,均明显高于钙化组,而丙二醛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77±0.35)nmol/mlVS(21.33±7.12)nmol/ml(P<0.05)。结论组织内氧化与抗氧化功能的失调可能会促使血管钙化的形成,如果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会显著改善血管的钙化现象。

  • 标签: 血管钙化 血浆 抗氧化能力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对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探索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甲状腺素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丹参酮组,灌胃给药连续14d,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全心重量指数及左心重量参数;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能显著改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组织NOS活性显著升高及、AngⅡ含量降低、CaN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丹参酮对L-甲状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NO水平、降低CaN活性、抑制AngⅡ有关。

  • 标签: 丹参酮 L-甲状腺素 心肌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通过构建体外生物制剂(如菌苗)枸橼酸抗凝新鲜血液的天然免疫治疗系统模式,可帮助确定生物药品(如细菌多糖类)调控血液天然免疫炎症反应的机制与作用点,我们己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了在医疗研究方面得到共识与应用,在本文例举了一个应用范例,说明可利用在肿瘤天然免疫治疗机制实验研究上,这是一种系统免疫学生物制剂机理体外实验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代替动物免疫治疗实验,简便可行,可推广应用与验证,希望引起关注与兴趣。

  • 标签: 天然免疫治疗 体外系统模式 淋巴瘤 生物制剂 大肠杆菌菌苗 CD55分子 血液天然免疫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需求进行质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脊髓损伤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康复期的生存质量、患者具体个人信息、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生理学指标和功能活动指标等进行考察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估影响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和治愈时间的主要因素,总结患者重点护理需求,设定具有针对的护理项目。结果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康复治疗方法等,患者的护理需求应从这几个主要方面入手。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需求的质研究对于促进护理方式的选用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影响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的社会人口统计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康复期治疗方法等。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保障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脊髓损伤患者 康复期 护理需求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损伤机制、诊断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今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病历资料,其中3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明显;(2)手术患者术前Cobbs角与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应以挽救脊髓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为前提,手术应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警惕术后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合并伤。

  • 标签: 脊髓损伤 适用症 跳跃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得出结论中药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有防治作用。

  • 标签: 中药 糖尿病大鼠 勃起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进行分析。结果全麻后心率波动稳定,30min内无血压波动超过30mmHg,无缺氧症状发生。结论全麻有利于对呼吸和循环的调控,可更加安全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

  • 标签: 脊髓损伤 麻醉 术前准备,管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研究团队先后在3家临床医院进行了5例脊髓损伤修复手术。术中首次开展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复合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首次探索了在术中电生理检测条件下清除脊髓瘢痕组织,手术过程顺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干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神经干细胞修复治疗。根据SCI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前机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研究中,8例患者ASI分级提升,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73%。结论神经干细胞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了曙光,其在治疗脊髓损伤中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神经干细胞移植将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更好的疗效,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修复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脊髓的损伤很少会痊愈,因为损伤的神经细胞并不能再生,而较长的神经纤维的再生长往往会被瘢痕组织及神经内部的分子过程所妨碍。一篇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科学》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神经退化疾病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动物实验发现,癌症药物埃博霉素或可减少脊髓损伤后疤痕组织的形成,同时可以刺激损伤神经细胞的生长,而这将有效促进动物机体的神经再生及运动机能的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肝复康对实验阻塞黄疸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Ⅰ组假手术对照组,Ⅱ组阻塞黄疸组,Ⅲ组肝复康预防治疗组。观察指标包括血清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清内毒素、肝细胞浆内游离钙和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Ⅱ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而Ⅲ组均呈不同程度低值,与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预防应用肝复康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形成。结论肝复康用于阻塞黄疸所致肝脏损害的预防,可将抗内毒素血症与拮抗肝细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的作用结合起来,有望延缓肝损害的进程。

  • 标签: 肝复康 阻塞性黄疸 肝损害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一般护理服务应用在42例对照组中,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43例观察组中。结果对照组的时间比观察组长。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65%。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明显比对照组乐观。对照组满意度73.81%。观察组满意度97.67%。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不如观察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叶黄素可以通过滤过蓝光与抗氧化损伤来对视网膜产生保护的效果,也可以清除单氧基团和过氧化自由基。且在多种的眼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待于对其进行探索。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叶黄素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以及机制进行综述,主要对常见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中和眼科相关细胞中的叶黄素等进行探究,现将综述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叶黄素 眼科疾病 作用和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验肝癌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所存在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实验室SD大鼠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SD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的含量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有效观察。对SD大鼠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进行原位定量定性时,一般运用分析电镜进行分析处理。从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水平、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水平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分析。结果观察组大鼠清微量元素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血清微量元素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微量元素铜与锌比值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原子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肝癌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所存在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显著,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受微量元素铜和锌含量变化的影响,且血清微量元素铜与锌比值在肝癌诊断中意义显著。

  • 标签: 微量元素铜 微量元素锌 实验室肝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内科治疗。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经我院的内科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康复出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患者病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治疗与晚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17例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参照组17例患者采用晚期的康复治疗,分别依据FIM(功能独立评定)与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IM与Barthe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功能的独立,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晚期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