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线性总义齿固位稳定性。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24例,根据其牙槽嵴骨吸收程度进行分级,固位力测试仪对上下颌总义齿固位力进行测试。结果线性上颌总义齿固位力测试结果2例固位力值<30N,9例固位力值为30-40N,13例固位力值为>40N;线性下颌总义齿固位力测试结果Ⅰ+Ⅱ级为(3.73±0.58)N,Ⅲ级为(3.02±0.62)N,Ⅳ级为(2.67±0.71)N。结论在线性总义齿在功能状态下,剩余牙槽嵴骨吸收较为严重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稳定性和义齿固位性,更利于义齿功能的发挥。

  • 标签: 线性 总义齿 固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杂交变性温度的改变对EBER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变性温度对多例EBER阳性表达的标本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A组50℃整体几乎阴性,几张微弱阳性,B组55℃阳性较A组多,强度不稳,整体不均一,C组60℃基本阳性,强度较强,有几例强度偏弱,D组70℃全部阳性,强度强,稳定,均一。E组75℃全部阳性,强度强,背景增强,假阳性率高,特异性降低。结论原位杂交检测EBER阳性表达在一定范围里随变性温度升高信号稳定性增强,70℃为最佳变性温度。

  • 标签: 原位杂交 EBER 温度
  • 简介:摘要1例29岁男性患者,因咳嗽,咳痰,发热5天”以阿奇霉素,利巴韦林,依替米星,痰热清治疗。治疗第3天后,加用奥司他韦口服,应用奥司他韦3天后,患者出现头痛、眼结膜充血,右下肢出现10×10cm瘀斑,压之不褪色。停用奥司他韦,瘀斑渐消褪,考虑奥司他韦致固定性药疹。

  • 标签: 奥司他韦 结膜下出血 固定性药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支架结合克氏针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5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组),48例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结果治疗组47例获得随访,对照组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8个月,平均(14±2.16)个月,两组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解剖评估优良率,治疗组为87.2﹪,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ienst功能评估优良率,治疗组为89.4﹪,对照组为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好,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正骨手法 外支架 克氏针 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力学法对粉碎性骨折、横断性骨折及短斜性骨折三种不同类型中内固定肱骨骨折钢板手术后稳定性进行深讨。方法选取肱骨骨干标本24个,随机分为3组,分别标记为粉碎性骨折组、横断性骨折组及短斜性骨折组,在选取标本时注意控制其骨密度值的近似程度。采用生物力学仪测定标本垂直时外旋转角值及水平时外翻位移值。结果三组外转角值及外翻位移值大小次序为横断性骨折组<短斜性骨折组<粉碎性骨折组,且各组之间测量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肱骨骨折时,不同类型肱骨骨折的固定后的稳定性有差异,其中粉碎性骨折通过内固定后稳定性最差,短斜性骨折次之,横断性骨折最好。因此,遇到粉碎性骨折除进行钢板内固定外,术后还应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必要时采用适当的外固定加以辅助。?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肱骨骨折 生物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上午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下午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30min,一周5天,共训练8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30min,2次/天,一周5天,共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er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及ADL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心稳定性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平衡 ADL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房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实验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结果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颤发生率为24%,实验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为70%。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降低时,房颤的发生率升高。TSH和房颤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以后的诊断中应引起注意。

  • 标签: 心绞痛 促甲状腺激素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爱康渗透树脂治疗正畸后牙面脱矿(白垩斑)的疗效稳定性。方法选取已完成正畸治疗的前牙区釉质白垩斑患者20名,应用渗透树脂治疗。治疗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1年、2年分别拍摄数码照片。由另外两位医生判断有无颜色变化,并测量术前、术后白垩斑面积(W)及患牙唇面的面积(T),计算出W/T比值(%),评价其疗效稳定性。结果随访两年,术后6个月、1年、2年间W/T比值经多样本的秩和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渗透树脂治疗后在2年观察期内颜色表现稳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渗透树脂 脱矿 疗效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托普利与雷米普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2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21例),雷米普利组(21例),治疗6个月,观察综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C反应蛋白。结果卡托普利组综合心血管事件8例(38%),雷米普利组组5例(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9),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C反应蛋白方面雷米普利优于卡托普利(p>0.05)。结论雷米普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优于卡托普利,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卡托普利 雷米普利 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里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3%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UAP患者采取参芎葡萄糖与常规的治疗方案相互配合,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参芎葡萄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以来入院确诊为腹部淋巴结病变的42位患者分组,并测定淋巴结ADC,以及对肿大淋巴结进行定性分析,评估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囊变率低,且ADC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比较任意单一一种影像学诊断有着很大的优势,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腹部淋巴结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所具有的临床特点与心电图鉴别。方法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经心电图和临床确诊的心绞痛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26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和心电图鉴别诊断。结果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在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发病年龄以及心电图表现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对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做好准确的区别十分重要。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临床特点 心电图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力臂反弹撬拉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反粗隆间型24例、粗隆下型11例。固定材料有4.0mm斯氏针、锁钉器、螺旋杆。入院48小时内行力臂反弹撬拉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结论力臂反弹撬拉外固定架使用具有无切口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效防止髋内翻发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一个好的方法。

  • 标签: 力臂反弹撬拉外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 拉力钉 弹性外固定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应用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2例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82min。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复查X片提示假体位置满意。随访时间1.8~5.8年,平均3年。随访期间,死亡4例,存活患者中39例获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分,优9例,良2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达82.05%。结论对于75岁以上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复位困难且内固定强度差。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避免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 标签: 股骨头置换 高龄 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中医炮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连接中医学与中药学的重要桥梁,对于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中药的炮制机制的研究一般采用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使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近些年来中药炮制机制研究取得一些成就,探析应该从吸收代谢层面深入研究中药炮制机制以及加强炮制辅料作用机制的研究,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化学成分转化肠吸收屏障网络藕联作用的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新思路,以为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的和参考。

  • 标签: 中药炮制机制 肠吸收屏障 网络藕联作用
  • 简介:摘要在中药制粒工艺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即为正交设计,该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分清各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次要性,并且还能够根据各因素的实际情况对其因素作用进行相互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各因素进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正交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为正交表,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能够使研究实验更具权威性,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充分考虑设计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将其各因素的优点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还减少了全面实验的可能性,就此减轻了相应的工作任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中药制粒工艺广泛应用正交设计,使中药制粒工艺长久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药制粒工艺 正交设计 应用研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墨尔本两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仿生心脏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预计相关研究可在三年内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这项研究已历时14年,由墨尔本阿尔弗莱德医院与布里斯班查尔斯王子医院合作进行。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神经元》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启动修复脑瘫和多发性硬化症的过程往往是以促进阻断再生的驱动子失去功能开始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HIV病毒、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文从药理作用、毒理研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姜黄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姜黄素
  • 简介:摘要浅析中医内治法治疗感冒的优缺点,并对中医外治法治疗感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临床经验对感冒的中医外治法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感冒治疗 中医 中医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