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1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1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的精心准备、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步骤及手术室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切磋社区采取防治与照顾护士对糖尿病足患者实行干涉干与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社区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察看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察看组接管预防性照顾护士,对照组患者接管通例的临床照顾护士。结果察看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9例,两组的差别看起来明显(P<0.05);察看组中,患者满足程度到达95%,而对照组中,只有45%的患者满足,两组的差别明显(P<0.05)。因而可知,察看组的照顾护士干涉优于对照组的临照顾护士。结论通过比较,察看组的干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效果好,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并发症,并且患者的满足程度也很高,所以更加适合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糖尿病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种血标本样品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评价其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40例身体健康的受检者,保证其在空腹的状态下采集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分别装不同的血标本样品管中,每支管内装2ml。观察血清凝固、分离情况并进行急诊生化项目检测,分析其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五种样品管血凝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肝素锂抗凝管可立即将血浆分离;普通促凝管内局部存在挂壁状况;分离胶促凝真空管的凝血时间较短,无挂壁、无溶血状况出现,且血清分离良好;无添加剂真空管凝血时间比较长,存在挂壁状况;一次性塑料管血清析出时间最长,不适合急诊。无添加剂真空管、普通促凝真空管、分离胶促凝真空管在急诊生化检查项目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素锂抗凝管钾离子和葡萄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样品血管的选择。

  • 标签: 采血样品 管血凝时间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对老年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32例应用胺碘酮+步长稳心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复律成功率及治疗后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并测量复律成功即刻和复律后12个月的左心房直径。结果治疗组复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1.4%)(P<0.05),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直径(cm)显著小于对照组(3.53±0.17;3.72±0.25)(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能有效改善胺碘酮对老年患者持续性房颤的转复律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 标签: 步长稳心颗粒 心房颤动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于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开始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示范工程,通过调整班职责、制定护理日程图、完善加强各系统功能,及时分析整改等措施不断完善基础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完善基础护理服务,使得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并完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切实落实相关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因此非常值得各医院进行学习和借鉴。

  • 标签: 础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妇产科临床病例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院内从2012年至2014年在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00例临床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和观察的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计50例患者。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方式,5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性护理方式下加入人性化的护理方式。通过引入护理质量评分系统以及焦虑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焦虑程度上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在妇产科临床病例护理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1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收治哮喘患儿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的对照组的83.7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各项组要症状的基本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的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盐酸氨溴索的给药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小儿哮喘 不同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