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少数民族某艺术高校女职工妇科病普查结果及防治对策。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择少数民族某艺术高校接受妇科病普查的820名女职工作为这次调查的对象,分析普查结果,并提出防治妇科疾病的对策。结果①820名女职工中249例患病,检出率为30.36%(249/820),其中,109例(13.29%)阴道炎,101例(12.31%)宫颈炎,12例(1.47%)子宫肌瘤,6例(0.73%)附件包块,21例(2.56%)其他。②820名女职工中,101例患乳腺疾病,检出率为12.31%(101/820),其中,84例(10.25%)乳腺增生,3例(0.37%)乳腺包块,9例(1.09%)乳腺增生伴瘤化,4例(0.48%)乳腺纤维瘤,1例(0.12%)溢乳。结论妇科病种类多,发病率高,危害大,建议定期筛查,并采取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妇科病发生率,为女性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少数民族 艺术高校 女职工 妇科病 普查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职业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和自身发展特点,合理安排大学的专业学习、课余生活,完善知识结构、塑造健康人格,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进而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对于药学类专业学生,要紧紧抓住药学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行业认知、职业认知,激发学生在药学领域的潜能,利用好大学和社会资源,提升综合素质、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药学类学生的职业发展。

  • 标签: 药学教育 药学类专业 职业发展教育
  • 简介:摘要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既做到对护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做到对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构建科学健全的培养体系,对培养优秀的护理学生乃至临床护理工作者尤为关键。本文通过阐述临床思维能力的内涵特征,对护理学生在学习中临床思维培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以临床实践为需求分析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力求能够提升护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 标签: 护理学生 临床思维能力 提升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更加关注,这些变化促发了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护理工作涉及到的领域也发生了纵深变化。如何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等护理人才已成为我们研究的新课题,为此我校从护理专业设立之初即提出了以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以“重人文、强技能”为专业特色,构建“一贯穿、两对接、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美国学历资格轮廓(DQP)的课程体系,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护理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现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特色突出,学生的社会满意度高,为特色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 标签: 高职院校 特色 护理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麻醉专业临床教学中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从某医学院麻醉专业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众多医学生中随机选择1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本次研究所用教学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两组(一般组与创新组)进行区别性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一般组学生进行教学,对创新组学生则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方案,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带教导师客观评估两组医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以及对相应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接受差异性教学后,创新组医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与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均优于一般组医学生,且两者在相关指标中的数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认可度为98.00%,后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认可度为78.00%。结论与传统性的教学措施相比,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不断强化麻醉专业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学习效果,并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麻醉专业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根据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研究内容和课程定位,结合毕业生职业能力需求,提出生物化学课改思路。即对课时重构(包括内容调整)、课程之间纵/横向联系、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对应人才培养岗位目标,提升理论教学质量,满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需求。

  • 标签: 高职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 课程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问题导向性教学法(PBL)在护理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7级护理本科学生100人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问题导向性教学法(PBL)与传统授课式教学法,对照两组受试者考试成绩及课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受试者考试成绩与课堂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导向性教学法(PBL)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自学能力,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梳理以及知识细节的掌握,能够起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建议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 标签: 问题导向性教学 护理专业 课堂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日益严重,形势严峻。广西于1989年发现了第一例外籍艾滋病感染者,1996年发现首例广西籍艾滋病感染者。随后,艾滋病在广西迅速蔓延。目前,广西艾滋病疫情流行态势进入了广泛流行期,性传播已经成为广西的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性的好奇心和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使中职学生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对广西某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特点调研,并对广西中职卫生学校现有艾滋病预防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中职 卫生学校 学生特点 艾滋病 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有效胜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具体教学中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当前正处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从重组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综合性试验等四个方面,对以职业能力为指导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职业能力 护理专业 病理学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般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在皖南医学院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4个班级(每班30人)中随机选择1个班级作为“口腔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再在其他3个班级中随机选择1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制定“口腔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两个班级实习末就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10个方面进行调查与比较;毕业前再比较两个班级毕业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末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爱伤意识以及责任心方面实验班的评价均高于普通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毕业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实验班较普通班分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专业课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的掌握方面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口腔医学专业 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自主学习能力 人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放射专业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本院72例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和B组,A组(n=36)采用常规护理,B组(n=36)采用放射专业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一次性造影检查成功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疼痛评分小于A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射专业护理应用在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效果显著,疼痛轻,可靠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CT血管造影 放射专业护理 疼痛 高压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Q群在藏区“9+3”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下简称“我科”)实习的21名藏区“9+3”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在我科实习的23名藏区“9+3”护生作为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的师生“一带一”临床教学模式和利用QQ群辅助的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行为素养、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Q群辅助教学对藏区“9+3”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藏区 9+3 护理专业 实习
  • 简介:摘要小组合作法是在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小组合作考核,以此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考试成绩,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分组合理性、有效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考核、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结合所在院校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情况做以下阐述。

  • 标签: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考核 高职护理 内科护理学 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