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据GuptaS(PNAS,July13,2010)报道,科学家已经构造出了一个有关胰岛的新公式,那就是将这种激素缓慢释放到血液中。这种方法目前仅仅在动物体内进行了测试。如果它能够在人体中奏效,则可以减少胰岛的注射次数——糖尿病患者正是通过这种方法使体内血糖水平保持稳定的。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可算是一个福音,因为许多人负担不起逐渐释放胰岛胰岛泵。

  • 标签: 胰岛素泵 缓慢 动物体内 发展中国家 血糖水平 注射次数
  • 简介:研究用最小模型法估计的胰岛敏感性指数(ISI)和葡萄糖利用效能(SG)是否强烈依赖于胰岛动力学模型参数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动胰岛动力学模型参数,根据Bergman最小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各时间点胰岛和葡萄糖的浓度值,根据最优化方法估计ISI和SG。结果表明:在取480个时点浓度值的情况下,ISI的相对误差最大也不超过1.7%,SG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万分之0.75%;而按照Bergman最小模型法的取点方法(30个时点)计算的结果是ISI的相对误差最大也不超过17.8%,最小为1.4%;而SG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1.4%。说明:胰岛动力学方程的参数变化对SG和ISI的估计值影响不是很大。

  • 标签: Bergman最小模型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葡萄糖利用效能 数值模拟 数学术模型
  • 简介:研究了羟丙基甲基纤维(HPMC)对羧甲基壳聚糖(CMC)水溶液的稠效果。保持溶液的总质量分数不变,依次改变羧甲基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的比例,分析溶液的动力粘度、特性粘数与溶液质量分数的关系,确定羧甲基壳聚糖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保持溶液的总质量分数不变,当溶液中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用量在0.5%-0.9%范围内时,溶液的动力粘度迅速增大,羟丙基甲基纤维稠效果明显。

  • 标签: 羧甲基壳聚糖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增稠作用 动力粘度 特性粘数
  • 简介:一氧化氮具有类似于氧的放射生物效应。我们采用静电化学处理的方法,对人血浆(Bloodplasma,BP)、PBS(phosphate-bufferedsaline)和生理盐水(NS)进行了施加一氧化氮的基础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用静电化学处理可浆人血浆、PBS和NS的一氧化氮含量显著提高。除对照组外,NS、PBS和BP各处理时间点间的组内样品NO含量测定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NS、PBS和BP各处理时间点相应的处理与对照样品NO含量测定数据统计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本文认为该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一氧化氮的放射治疗作用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静电化学 一氧化氮 NS PBS 人血浆
  • 简介: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α-2b喷雾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51.1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0.2g,口服4次/天,10d为1个疗程,给予维生B1200mg,口服3次/天,共治疗20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α-2b喷雾,每处皮损2喷,4次/天,共治疗20d。应用药物治疗20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其水疱消退、脱痂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96%vs76%;P〈0.01),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水疱消退时间及脱痂时间比较[(12.40±4.10)d、(10.70±1.80)d、(13.20±4.20)dvs(14.90±4.30)d、(12.30±2.90)d、(15.90±4.40)d],观察组明显缩短(P〈0.01)。无明显不适、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α-2b喷雾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明确,应用简单,适宜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α-2b喷雾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24.5岁。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A、B、C3组各40例,A组为穴位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组,B组为外用重组人干扰α-2b喷雾组,C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α-2b喷雾组。6周、3个月后分别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及复发率观察。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7.5%、52.5%、95.0%;复发率分别是33.33%、50.00%、3.85%,C组疗效最高、复发率最低,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α-2b喷雾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扁平疣 干扰素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穴位注射
  • 简介:目的探讨温性羟丁基壳聚糖对脊柱外科术中损伤硬脊膜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早期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家犬12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B组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家犬均行腰2、3及腰5、6椎板切除,暴露出硬脊膜后,于腰6椎体水平向头侧插入硬膜下导管,而于腰3椎体水平纵形切开硬脊膜。脑脊液漏模型造模完成后,A组用羟丁基壳聚糖封闭硬脊膜裂口,B组不用任何材料封闭,而后,自腰6椎体导管注入美兰溶液,观察腰3硬脊膜裂口处渗漏情况,记录注入美兰溶液的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两组分别随机选取1只家犬,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关闭切口,于导管内注入泛影葡胺并行腰椎管造影、拍摄X线片,对比观察结果。结果两组家犬脑脊液漏模型均造模成功,观察到腰3硬脊膜裂口处美蓝溶液迅速溢出时,A组注入美蓝溶液为0.36±0.06毫升,而B组为0.62±0.06毫升,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注入76%泛影葡胺0.5毫升后,A组家犬的X线片上未见造影自硬脊膜裂口内漏出,而B组家犬的X线片上可见造影自硬脊膜裂口内漏出。结论温性羟丁基壳聚糖对家犬椎板切除术中损伤硬脊膜后并发脑脊液漏具有早期防治作用。

  • 标签: 温敏性 羟丁基壳聚糖 脑脊液漏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APA介入显影栓塞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法制成单纯栓塞,包埋金属粉制成在X线下显影栓塞.将2种栓塞分别在X线下观察体外显影效果,注入兔股动脉观察体内显影效果,并对2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与单纯栓塞相比,显影栓塞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将显影栓塞注入家兔股动脉后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临床试验表明不但显影效果良好,而且栓塞效果可靠.结论APA介入显影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放射介入显影栓塞剂 脑动静脉畸形 治疗
  • 简介: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胰岛供体短缺、微环境破坏、免疫排斥、营养供应等是胰岛移植中的难题和挑战。组织工程方法是用支架材料或细胞与胰岛共移植,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而分子影像技术为移植后胰岛的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文章对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改善胰岛移植的生存微环境干细胞治疗,以及分子影像方法进行胰岛移植后活体、实时、动态观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目前胰岛移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 标签: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组织工程 分子影像
  • 简介:通过测量不同实验条件下栅藻的延迟发光动力学行为,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栅藻作为生物指示奠定基础。用YPMS-2生物光子测量仪检测栅藻延迟发光,将测得的数据用Statistica10.0软件进行拟合、处理,得到表征栅藻性质的可靠参数斜率k。栅藻的最佳使用浓度为2.5~3.5xlO7个/mL,栅藻使用的最佳生长阶段为40~60d,加入不同中药煎煮液的栅藻斜率k值有较大差异,为研究中药药性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栅藻 生物光子 延迟发光 生物指示剂 条件优化 中药
  • 简介: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十二醇残留的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测定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DB-624(30m×0.530mm×3.0μm)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维持3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维持10min),十二醇的回归方程为A=2717.3C-11.646(γ=0.9998),线性范围为0.01~1.01mg/mL,平均回收率为99.21%(n=9),相对标准偏差1.55%,检测限为0.0005mg/mL,定量限为0.001mg/mL。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十二醇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可靠。

  • 标签: 聚乳酸 封端剂 气相色谱法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
  • 简介:制备细菌纤维,观察纳米细菌纤维的超微结构特点。用红茶菌做菌种,通过茶水发酵培养制备纳米细菌纤维,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新鲜制备的细菌纤维膜为无色透明胶冻状膜,表面光滑;经预处理后呈乳白色半透明胶冻状;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菌纤维膜呈疏松的网状结构,纤维微纤丝从菌体胞壁小孔中分泌出来;透射电镜下,经负染后,在深色的背景中间可见浅色细丝状。说明细菌纤维具有良好的纳米纤维网络特征,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材料 细菌纤维素 超微结构 组织工程 电子显微镜
  • 简介:本文介绍特异性DNA免疫吸附制备方法及用血浆灌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DNA免疫吸附是以碳化树脂为载体,将小牛胸腺DNA与蓝四唑阳离子络合后同火棉胶混合固定于载体表面而制成。6例SLE女性患者,年龄22~43岁,免疫复合物高于正常值,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关节疼痛5例,水肿3例,皮肤损伤2例。用血浆灌流进行治疗。结果:5例关节疼痛全部缓解,3例水肿中2例减轻,2例皮肤损伤中1例好转。DNA抗体平均减少了37.5%。BUN平均减少40.6%。而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此方法是较理想的血液净化形式,为难治性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治疗方法。

  • 标签: 免疫吸附剂 血浆灌流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硅烷化玻璃酸酯复合物(silanolhyaluronatecompound,SHAC)是一种透明质酸衍生物。类人胶原和肌肽是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抗皱成分。本研究将SHAC用于皮肤抗皱中,研究其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和肌肽复配,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检测正常细胞的增殖活性和UVB损伤细胞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肌肽能促进L92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UVB照射细胞引起的氧化损伤的能力。类人胶原蛋白没有明显效果。(2)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肌肽制备复配制剂,均能够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UVB照射引起的细胞损伤。SHAC能增强类人胶原和肌肽的功效,在开发皮肤抗皱功能的产品领域前景良好。

  • 标签: 硅烷化玻璃酸酯(SHAC) 类人胶原 肌肽 复配 增殖活性 紫外损伤
  • 简介: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I,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作为标志物在临床前毒理实验中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雄性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给予异丙肾上腺0.5、5、50mg/kg,于给药后1、3、6、12、24h采血及解剖。采用液态悬浮芯片系统Luminex测定血清cTnI,ELISA法测定H-FABP与CRP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观察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ROC曲线比较给药后1-24h各标志物的灵敏度与特异性。cTnI在3-24h内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FABP在1-3h时给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于可见病理损伤出现的时间;CRP在24h时中、高剂量组略有升高。大鼠血清中cTnI、H-FABP、CRP、AST、CK-M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763、0.584、0.741、0.742。在本心肌损伤模型中,cTnI和H-FABP诊断效能可能高于传统心肌酶谱,而CRP未表现出对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肌钙蛋白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标志物 心肌损伤 ROC曲线
  • 简介:本研究将稀土铽硝酸盐以共价键键接到选择性氧化改性纤维的羧基上,成功制备稀土修饰氧化纤维医用敷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测试证明,该敷料能即时吸水,快速牵引水分,紫外光照下发出绿色特征光,适用于创面止血,能促进创面修复和愈合,又可用于伤口感染的特殊标记和光学显示,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氧化纤维素 稀土 配位修饰 医用敷料 荧光
  • 简介:目的考察罗红霉素聚乳酸药膜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罗红霉素的含量.测定波长为482nm.结果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药物释放量超过80%.在最可能形成粘连的5~7d内,药物充分发挥了作用.结论该药膜对罗红霉素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用于防治术后粘连.

  • 标签: 聚乳酸 罗红霉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药物释放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不同剂量非离子型对比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280例,女性220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0岁。单纯冠状动脉造影280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20例。根据使用非离子型对比的剂量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100mL)18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0.2岁;中剂量组(100-200mL)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65.6岁;高剂量组(〉200mL)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6.9岁。分别检测各组对比应用前及应用后8、12、24、48、72h反映肾功能情况的血清肌酐(SCr)、胱抑C(CysC),比较每组内和组间不同时间段的SCr,CvsC。结果低剂量组中。Scr仅在对比应用后48h升高,而CysC仅在对比应用后24h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均与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升高幅度明显增加(P〈0.05).而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进一步升高(P〈0.05),并且随着对比应用剂量的增加。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SCr,CvsC升高的程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复速度明显变慢,部分患者对比应用72h后仍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并且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对肾功能的损害与对比剂量明显相关,低剂量(〈100mL)对肾功能影响小且恢复快,而中剂量(100。200mL)和高剂量(〉200mL)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对肾功能的影响越大,且恢复越慢,部分患者由对比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非离子型对比剂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