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38例临床明确诊断垂体腺瘤患者, 均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 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结果 38例垂体腺瘤经平扫检出25例, 检出率为65.8%, 经动态增强扫描检出36例, 检出率为94.7%, 其中11例为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高于肿瘤区, 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延时扫描, 垂体腺瘤组织可有缓慢强化的表现, 其中7例延时扫描见肿瘤区信号增强, 但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 4例延时扫描肿瘤区信号高于正常垂体组织。结论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检出信号, 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垂体腺瘤的检出率, 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诊断垂体腺瘤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垂体微腺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瘤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为50例,分别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改良小切口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短,比其术中出血量少,两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整体效果良好,且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瘤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效果。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切除,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局部血肿 乳晕感觉异常 乳头溢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可获得比传统放射状切口术式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提高术后的美观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乳腺纤维瘤治疗较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手术切除 乳腺纤维腺瘤
  • 简介:【摘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作为临床中较为函件的常染色体先行遗传疾病之一,患者临床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肠道、特征性表现等,临床根据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其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 临床表现 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实践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中所选取的60例实验对象均来自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经蝶垂体瘤患者,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介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之间,使用奇偶数字编号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就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路径)和观察组(30例,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生活质量展开比较。结果:经组间区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显示情况均较对照组更良好,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经蝶垂体瘤 实践可行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 抽选来自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实施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 84 例 ),依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2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细致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不适,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在为行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防治并发症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文的实验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垂体瘤手术治疗的患者 75例,病例入院时间在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之间,所有垂体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给予了全面的并发症防治护理。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 75例,其中出现低钾血症、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别为 2.7%、 2.7%、 4.0%、 1.3%、 2.7%、 1.3%,出现并发症患者经过全面的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并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在为行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防治并发症护理的运用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患者并发症的恢复提供了基础,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护理方案。

  • 标签: 垂体瘤 手术治疗 防治并发症护理 低钾血症 垂体功能低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 抽选来自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实施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 84 例 ),依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2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细致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不适,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篇对比试验的目的为:合成药物奥曲肽及临床药物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对比。试验所用方法: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间抽取66例该病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33例;对比组,33例(组别进行随机抽取式分配),其中实验组临床治疗采用药物奥曲肽,对比组采用临床药物垂体后叶素。3个月观察期后,目前结果为,实验组在出血率,有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长上所起到的有效率更高,存在差异具备统计性。结论分析:临床药物奥曲肽的疗效对比垂体后叶素其作用更强,可进一步推广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药物治疗 慢性肝病 临床治疗 对比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及术后 VAS评分的影响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 50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所有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的收取时间( 2015年 10月 18日 -2017年 12月 26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 (25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 )、对照组一组 (25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 ),分别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 2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及术后 VAS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 SAS( 29.65±1.31)分、 SDS( 28.64±1.1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 P值< 0.05。观察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呕吐发生率、头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2组间相比较, P< 0.05。观察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2组间相比较,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及术后 VAS评分均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研究。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心理 生理应激反应 术后 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