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18世纪苯甲酰胺两种晶型的发现,到创新药“优势药物晶型”的寻找,以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铺垫,晶型研究已成为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其中从技术层面来说,药物晶型的研究可以为药品的质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从商业层面来说,晶型的充分研究可以为晶型药物带来更长的专利保护,以获得更久的市场垄断。故,熟识药物晶型技术与晶型药物评价等相关内容,对于药学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DNA的效果。方法:纳入169例HBV感染者和31例正常人,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其血清HBV-DNA含量进行检测,研究时间是2023年3月-5月。结果:对比HBsAg、HBeAg阴性组,HBsAg、HBeAg阳性组具有更高的HBV-DNA检出率与含量。虽然HBV感染者的类型不同,但是都可检出HBV-DNA。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将HBV感染、复制与病程改变准确呈现出来,有利于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乙型肝炎 DNA
  • 简介:摘要:化工企业为我国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医药化工生产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现代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学生产工艺及原料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化工生产中的质量问题频现,若是未能及时处理,将会引发医疗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鉴此,需要医药化工企业的管理者高度重视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强化医药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 标签: 医药 化工生产 质量管理 路径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 我院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液定量分配设备 辅助调配 效果进行实践分析 。方法 选取 我院人工调配和设备辅助 调配数据进行 整理 ,从调配差错率 和 调配速度 两 方面进行 前后 对比分析 , 评价药液定量分配设备的应用价值 。结果 使用 药液定量分配 设备辅助调配后,调配差错率由 0.148‰ 降低为 0.058‰ ,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与人工调配组相比,设备调配组平均单人调配速度由 73.701· 小时 -1 上升到 79.474· 小时 -1 。 结论 使用 药液定量分配设备 进行 辅助 调配,可 一定程度上 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提高输液 成品质量, 加快 调配速度 , 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在大型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中值得借鉴 。

  • 标签: [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液定量分配设备 调配质量 调配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腹泻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6例,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将选中的患儿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8例。对对照组患儿,采取饮食指导、监测病情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方案干预。结果:在循证护理干预后,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相对应对照组患儿,其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的缩短了;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更佳,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展开循证护理工作,有效缓解患儿腹泻症状,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腹泻 应用价值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定量PCR在乙肝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1年4月,选取我中心收治的乙肝患者94例,客观性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试验组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查,血常规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诊断时间。结果:检出率与检验时间均为试验组更佳,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乙肝方面应用荧光定量PCR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常规 乙肝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84名胃癌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的掌握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对比两组患者的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于疾病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的疼痛指数要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士的护理质量要高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提高胃癌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能让责任护士拥有更高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 胃癌 应用价值 护理质量
  • 简介:探究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循证手术室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妇科110例行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55例,应用循证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12.73%),P<0.05。结论 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循证手术室护理更有助于改善焦虑情绪,护理质量更佳。【关键词】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循证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肠科病案首页手术操作填写质量分析与改进措施。方法:选取肛肠科手术病案进行研究,共400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其中200例采用常规管理,视为参照组,200例采用精细化管理,视为研究组,对比填写质量。结果:研究组病案质量评分(91.97±4.65)明显优于参照组(83.63±6.17),P

  • 标签: 病案首页 疾病诊断 编码 肛肠科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6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生活质量质量评分升高明显,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阻肺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门诊及住院乙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3~5ml作为血清样本,进行乙肝5项指标的定量与定性检测,对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定量检测的检验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5例)、HBsAg(71例)、HBcAb(72例)、HBeAb(29例)、HBeAg(27例),在定性检测的检验下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0例)、HBsAg(69例)、HBcAb(74例)、HBeAb(32例)、HBeAg(26例),2组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共有13例出现不同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得出,定性检测乙肝5项指标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HBsAb(91.6%)、HBsAg(97.1%)、HBcAb(96.2%)、HBeAb(97.3%)、HBeAg(100%)。结论:乙肝5项指标定性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操作方法及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造成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检验结果,定量检测的敏感度以及稳定性相比定性检测更高,且受外界干扰因素相对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五项指标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结果差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血清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进行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探究,选取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sAg定量检测,按照检测结果分组,5000-10000IU /mL 确定为对照1组,共28例,10000-25000IU /mL为对照2组,共30例,>25000IU /mL设定为试验组,共28例,比较三组HBV DNA 表达量、血清 ALT、AST 水平。结果:试验组HBV DNA 表达量低于对照组2组,P<0.05,与对照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 ALT、AST 水平均低于对照2组,对照组2组低于对照组1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而言,通常血清HBsAg水平不断升高,其体内HBV复制活跃,病毒量增多,但是当其超过25000IU/ml时患者多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而在1000-5000IU/ml期间,患者病情较轻,但必须密切监测,保证治疗及时性。

  • 标签: 慢性 乙型肝炎 HBsAg定量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开展规范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切口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骨科手术中开展规范化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效果显著,可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发生几率,同时明显提升护理干预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我院心内科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了精细化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包括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定期评估、协调医疗资源等。本研究采用护理记录和患者满意度问卷等指标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统计学分析显示,精细化管理显著改善了护理质量(护理记录完整性提高了25.6%,p < 0.001),患者满意度问卷得分由术前的72.3±4.5上升至术后的87.6±3.2(p < 0.001)。结论: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心内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记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在采取优质护理时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方式均分为A组和B组,B组采取常规护理,A组采取优质护理;最终比较护理后的心功能水平和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A组心功能水平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价值及护理质量。方法 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常规组(27名)和护理组(28名)。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行优质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护理组临床有效率96.4%(27/28)显著高于常规组77.8%(21/27);护理组心功能评分较常规组有显著改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2.9%(26/28)显著高于常规组74.1%(20/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9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展开样本测定,由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探究不确定度来源,并计算不确定度各分量,分析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电子天平、玻璃量器、移液器、重复检测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0011545、0.0057733、0.0034640、0.01739965;平板计数方式合成不确定度、拓展不确定度为0.01869263、0.0373852。结论:通过逐一评定电子天平、玻璃量器、移液器、样本重复检测等产生的不确定度可对食品中空场弯曲菌不确定度作出有效估测,对提高检验结果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样本重复检测 玻璃量器 评估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