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定欧扦插苗质量分级标准,为郁李仁(欧)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一年生欧扦插苗30份,每份15株,总共450株,测定株高、地径、分枝数、主根长、主根直径、侧根数,利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分级的主要指标,并制定扦插苗分级标准。结果:株高、地径和分枝数是欧扦插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结论:制定欧扦插苗的3个等级,一级苗:株高≥52cm,地径≥5.0mm,分枝数≥2.9;二级苗:52cm〉株高≥15cm,5.0mm〉地径≥3.3mm,2.9〉分枝数≥1.5;三级苗:株高〈15cm,地径〈3.3mm,分枝数〈1.5。

  • 标签: 欧李 扦插苗 分级标准
  • 简介:目的: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具有酶抑制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各种柱层析手段,结合各种波谱方法分离鉴定红树植物内生真菌GT6105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GT6105酵液中分离纯化了12个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1),阿魏酸(2),3,5-二羟基甲苯(3),邻苯二甲酸丁酯(4),2-羟基-3-苯丙酸(5),2,3-二羟基甲苯(6),3,4,5-三羟基甲苯(7),5-甲氧基-2,3-二羟基甲苯(8),对羟基苯甲酸(9),2,2-二甲基-1-苯并吡喃-6-醇(10),2,2-二甲基-6-羧基-苯并吡喃(11),4-(4-甲酰-2-甲氧-1-苯氧基)丁酸(12)。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天然界分得,化合物2、10和11具有较弱的酶抑制活性。

  • 标签: 红树植物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采自中国北海的红树林植物榄(Lumnitzeraracem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对榄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methyl-1,3-dihydroxy-5-tridecylbenzene(1),1,3-dihydroxy-5-undecylbenzene(2),ergosta-7,22-dien-3β-ol(3),emodin(4),kaempfeml(5),quercetin(6),quercitrin(7),isoquercitrin(8),epigallocatechin(9),gallicacid(10).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活性筛选中,化合物1和2对PTP1B显示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3.38±1.98)和(10.40±0.88)μmol·^01.

  • 标签: 红树林 榄李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大鼠经抗生素治疗后的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新生11天大鼠,经小脑延髓池进针,注射浓度为3×108cfu/ml的脑膜炎奈瑟球菌混悬液,复制脑膜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生素治疗组(氨苄青霉素钠200mg/kg)、穿心莲内酯组(50mg/kg)、激素组(地塞米松1mg/kg)。连续给药6天后观察各组的存活率、平均最高体温增量、血浆脂多糖水平、血清TNF-α、IL-6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脑膜组织p65和IκBα表达水平。结果:50mg/kg穿心莲内酯和激素治疗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抗生素组,平均最高体温增量、血浆脂多糖水平、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65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和单用抗生素组,而IκBα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和单用抗生素组。结论:穿心莲内酯对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大鼠经抗生素治疗后的内毒素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B炎症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穿心莲内酯 脑膜炎奈瑟球菌 脂多糖血症 核因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