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六种代料栽培配方栽培茯苓前后土壤活性变化,探讨影响茯苓生长的土壤活性因素,指导代料配方的改良。提高代料栽培茯苓的产量和质量。方法:以传统松木栽培茯苓为对照,选择土壤中含水量、pH、有机物、多种酶和微生物等土壤活性指标,采用现代分析方法,测定六种代料栽培茯苓前后的土壤活性变化。结果:代料配方与传统松木栽培茯苓前后的各项土壤活性指标均发生变化;加权综合分析表明,代料配方E试验组与传统松木对照组G的土壤活性变化较接近。结论:为优选代料配方及其改善栽培茯苓的土壤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茯苓 种植 代料栽培 土壤环境
  • 简介:目的:通过性状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进行人参皂苷含量的比较,从而判断连作园参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土壤改良技术是否具有抗人参连作障碍的作用。方法:采用有机试剂萃取法提取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的人参总皂苷,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两种人参的皂苷含量,最后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样品进行比对,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上述样品的相似度。结果:连作园参中所含人参皂苷Rb1、Rg1、Re含量要高于新林地园参,指纹图谱显示2种园参与10种连作园参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的相似度具有一定差异性,连作园参没出现更严重的烧须、红皮现象。结论:连作园参的质量要优于新林地园参,证明该土壤改良技术具有一定的抗人参连作障碍的作用。

  • 标签: 连作园参 土壤改良技术 指纹图谱 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附子炮制品对四逆汤药效、毒性成分控制及药效学的影响,揭示国家药品标准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科学性。方法:取生附片、淡附片、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分别制备成四逆汤1、2、3、4、5,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甘草酸、甘草苷和6-姜辣素的含量;采用小鼠急性抗脑缺氧模型,以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对比不同四逆汤的药效学差异。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4〉四逆汤2〉四逆汤1〉四逆汤5〉四逆汤3;双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3〉四逆汤4〉四逆汤2;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2;6-姜辣素的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2;且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只有四逆汤2(淡附片)对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的影响均具有显著差异,有明显的脑缺氧保护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规定四逆汤方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四逆汤 不同附子炮制品 淡附片 药效 质效影响
  • 简介:目的:利用LCMS分析技术快速鉴定单面针中的生物碱结构。方法:采用XAquaC8色谱柱(150mm×2.1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1;ESI源正离子模式检测;根据对照品的裂解规律和参考文献推测生物碱的结构。结果:从单面针的甲醇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结构。结论:LCMS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单面针中的化学成分,为单面针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单面针 生物碱
  • 简介:目的: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种类中药渣有机肥对黄芪的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共设处理组五组,分别为CK组(不加有机肥)、麦芽渣处理组、连翘渣处理组、丹皮渣处理组。结果:不同种类中药渣对黄芪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麦芽渣处理作用最明显,能够显著性(P〈0.05)地提高黄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株高和根粗;与对照组相比,麦芽渣处理组能显著提高总根长、总根投影面积以及根尖数。结论:中药渣有机肥能促进黄芪植株的生长,究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中药渣有机肥能改善黄芪的根系结构,提高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 标签: 黄芪 中药渣有机肥 麦芽渣 连翘药渣 丹皮药渣
  • 简介:目的:研究葛根素对红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3种活性氧产生体系诱发脂过氧化为实验模型,观察了葛根素对膜脂过氧化作用的防护作用.结果:葛根素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H2O2及UV射三种方法引起的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增加均有抑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16.95、14.44和14.90mg/L.结论:根素对自由基引起的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有防护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红细胞膜脂质 过氧化损伤 自由基 中医药疗法 家兔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芩苷元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脂过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CC1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肝组织MDA含量、总氧化能力(T—AOC)和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黄芩苷元能保护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使血清ALT、AST活力下降,SOD活性和T-AOC水平提高。黄芩苷元还能降低小鼠肝脏MDA含量下降。并降低肝组织的NO和T-AOC,并且其肝脏病变较模型组为轻。结论:黄芩苷元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抗脂过氧化作用。

  • 标签: 黄芩苷元 CCL4 肝损伤 总抗氧化能力
  • 简介:目的:观察新一代甘草酸制剂甘草酸二铵脂配位体(DGLL)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连续灌服(IG)酒精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药物治疗,以多烯磷脂酰胆碱(PPC)为对照,观察一般情况及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血脂参数,并对大鼠肝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连续灌服(IG)酒精5周后大鼠形成酒精性脂肪肝,给药2周后,PPC与DGLL中剂量(500mg/kg)组能显著降低血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与肝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改善肝脏炎症活动度与脂肪性变,DGLL中剂量组还能显著降低血中TC、丙二醛(MDA)含量.结论:甘草酸二铵脂配位体能改善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体内脂代谢,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 大鼠 酒精性脂肪肝 药物治疗 多烯磷脂酰胆碱
  • 简介: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柚皮苷及其代谢物柚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骨碎补药材中加入50%乙醇加热回流1h,提取物用50%PEG400制成混悬液灌胃给予大鼠。血浆样品处理采用液液萃取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试剂,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色谱条件采用ACQUITYUPLCTMBEH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80:20,V/V),流速为0.25mL.min-1,柱温为25℃;谱条件采用ESI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578.4→270.7(柚皮苷)、m/z270.7→150.7(柚皮素)和m/z149.9→106.6(内标)。结果:柚皮苷和柚皮素的Cmax分别为(2.56±0.77)×103ng.mL-1和222±45ng.mL-1,Tmax分别为0.67±0.20h和8.0±1.3h,AUC0~t分别为(3.23±0.54)×103ng.mL-1.h和(1.57±0.37)×103ng.mL-1.h,AUC0~∞分别为(3.29±0.54)×103ng.mL-1.h和(1.79±0.43)×103ng.mL-1.h。柚皮苷的t1/2为4.1±0.8h,且在其药时曲线8h处出现另一微小的峰。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药动学研究结果为骨碎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更多还原

  • 标签: 骨碎补提取物 柚皮苷 柚皮素 药动学 UPLC-M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