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药科技服务贸易是种新型以提供智力和高技术服务为特点服务贸易。本文对中药科技服务贸易主要内容、发展中药科技服务贸易目的及意义、面临机遇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需要采取措施。

  • 标签: 中药 科技服务贸易 科研服务外包
  • 简介:福建海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研究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高新技术企业,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药专家、访美学者、美国裔治城大学植物药研究中心研究员唐肖洪先生主持,与美国GNCF生物科技公司全面技术支持合作,拥有先进各种植物化学成份提取分离设备。

  • 标签: 生物科技 福建 天然植物提取物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支持 提取分离
  • 简介:对甘肃岷县当归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优良种源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推行无公害栽培集成技术、建立贮藏包装及深加工技术体系及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创新策略。

  • 标签: 当归 岷县 创新发展 发展策略
  • 简介:食品原料管理是涉及食品工业发展、环境资源利用和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中国在此方面有数十年实践经验。本文简述了食品原料管理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食品原料安全评价需要关注内容。

  • 标签: 新食品原料 管理法规 安全性评价
  • 简介:介绍药用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药用石斛栽培生产、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中存在问题,并对其市场前景发表了见解。

  • 标签: 石斛 铁皮石斛
  • 简介:目的:研究金丝草(Pogonatherumcrinitum)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和SephadexLH-20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苷(1)、苜蓿素(2)和槲皮素7-O-鼠李糖(3)。结论:化合物1为黄酮碳苷,化合物2~3为首次从金发草属中得到。

  • 标签: 金丝草 黄酮碳苷 波依文糖 结构解析
  • 简介:目的:研究小蓟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结果:-个大柱香波龙烷苷和六个已知化合物被分离得到,分别是(7E,9R)-9-hydroxy-5,7-megastigmadien-4-one-9-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anoside(1),(6R,7E,9R)-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9-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uro-lignoside(3),4,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7-O-β-D-glucopyranoside(4),citrosideA(5),红景天苷(6),和腺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菊科 小蓟 大柱香波龙烷苷 小蓟苷A
  • 简介:目的:研究金铁锁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利用ESI—MS,EI-MS,NMR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6-O—methylglucuronopyranosyl—gypsogenin(1),2α—hydroxy—ursolicacid(2),tormenticacid(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石竹科 金铁锁 三萜皂苷
  • 简介:目的:研究青连翘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HPLC多种柱色谱分离手段,运用NMR和MS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且通过体外平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8种菌株抑菌活性。结果:从青连翘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phillygenin(1),(+)-isolariciresinol(2),phillyrin(3),forsythiaside(4)andlianqiaoxinsideA(5)。结论:连翘苷A(5,3,4-二羟基-β-苯乙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6)-3-O-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为新化合物,咖啡酸苯乙醇苷类为连翘中主要抑菌成分。

  • 标签: 连翘 咖啡酸苯乙醇苷 连翘新苷A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泽泻(Alismaorientale)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原萜烷型三萜,分别为24-(R)-羟基原萜烷-11,13-双烯16(S),23(S)-环氧化物,命名为24-去乙酰泽泻醇O(1),泽泻醇O(2)、24-乙酰泽泻醇F(3)和24-乙酰泽泻醇A(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泽泻 原萜烷型三萜 24-去乙酰泽泻醇O
  • 简介:目的:研究青连翘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HPLC多种柱色谱分离手段,运用NMR和MS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且通过体外平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8种菌株抑菌活性。结果:从青连翘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phillygenin(1),(+)-isolariciresinol(2),phillyrin(3),forsythiaside(4)andlianqiaoxinsideA(5)。结论:连翘苷A(5,3,4-二羟基-β-苯乙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6)-3-O-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为新化合物,咖啡酸苯乙醇苷类为连翘中主要抑菌成分。更多还原

  • 标签: 连翘 咖啡酸苯乙醇苷 连翘新苷A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桑白皮(MorusalbaL.)活性成分。方法:运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采用HO-8910细胞对化合物进行抗增殖活性测试。结果:从桑白皮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鉴定为5,2’-二羟基-7,4'-O-β-D-二吡喃葡萄糖二氢黄酮苷,它对HO-8910细胞48h,72hIC50分别为3.68和1.87μmol·L^-1。结论:从该中药材中分离得1个化合物,并发现它具有抗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活性。

  • 标签: 桑白皮 5 2’-二羟基-7 4’-O-β-D-二吡喃葡萄糖二氢黄酮苷 抗增殖
  • 简介:目的:研究白僵菌对大黄酸葡萄糖甲基化转化作用。方法:在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利用生长细胞对其进行生物转化。发酵液离心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个新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以及二维核磁共振光谱鉴定结构。结果:转化产物为大黄酸糖基化衍生物,结构鉴定为7-O-(4’-甲氧基-β—D-葡萄糖)。结论:芦荟大黄素(1)是个新化合物。

  • 标签: 白僵菌 大黄酸 糖基化
  • 简介:目的:从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中分离出活性成分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方法:金银花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乙酸乙酯部位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裂环环烯醚萜苷,命名为dehydromorroniside.结论:该化合物为忍冬属中发现第3个morroniside型裂环环烯醚萜苷.

  • 标签: 金银花 裂环环烯醚萜苷 中药 石油醚 乙酸乙酯 化学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点梅(Androsaceumbellata)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以及反相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kaempferol,1)、芦丁(rutin,2)、槲皮素(quercetin,3)、pfimulanin(4)、saxifragifolinB(5)、saxi—fragifolinD(6)、胡萝卜串(daucosterol,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点地梅 黄酮 三萜皂苷
  • 简介:目的: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根和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LH-20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构。结果:从两面针根和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分别命名为:8-(2'-环己酮)-7,8-二氢白屈菜红碱(1)和8-(1'-羟基乙基)-7,8-二氢白屈菜红碱(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两面针 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 8-(2’-环己酮)-7 8-二氢白屈菜红碱 8-(1’-羟基乙基)-7 8-二氢白屈菜红碱
  • 简介:目的:研究瑞香狼毒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两个双香豆素类化合物:7-羟基-5,6-二甲氧基-3-[(2-羰基-2H—1-苯骈吡喃-7)氧取代]-2H—1-苯骈吡喃-2-酮,命名为异西瑞香素B(1)和西瑞香素(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瑞香狼毒 双香豆素 异西瑞香素B 西瑞香素 瑞香科
  • 简介:目的:研究浅裂鳞毛蕨(DryopterissublaetaChingetHsu)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HP-20,ToyopearlHW-40,SephadexLH-20,硅胶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浅裂鳞毛蕨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S)-5,7,3′-三羟基-6,8-二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即3′-羟基荚果蕨素(1),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2),菠甾醇(3),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4),谷甾醇(5),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4为首次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浅裂鳞毛蕨 鳞毛蕨属 二氢黄酮 2(S)-5 7 3’-三羟基-6 8-二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