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例,通过对比雾霾期间与非雾霾期间中医证型间的差异,探索了解雾霾的中医致病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试验设计方法,共收集2015年2月4日至2016年2月3日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门诊符合入选标准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00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选病例分别按照有无雾霾、有无空气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的不同级别进行分组,比较中医证型间的差异。结果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雾霾天与非雾霾天在证型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空气污染与非空气污染期间证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与严重污染不同空气污染级别在证型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分析上呼吸道感染证型分布的差异未能明确雾霾致病特点或倾向性,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证型 致病特点
  • 简介: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近代医家对痰瘀互结致病作为慢性病基本病机已形成普遍共识,临床上从痰瘀论治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然而论述对痰瘀的认识多零散而重复,鲜有创新观点,尚缺乏对痰瘀互结病理演变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痰瘀”可作为一种内生的有别于痰饮和/或瘀血的致病力更强的新的致病因素。痰和瘀共存是痰瘀互结致病的前提。痰瘀互结互生,滞络损脉,胶结不解,渐成窠囊,日久蕴毒是其病理演变过程。痰瘀致病,易滞络脉,固着难除,持续进展,可酿化为毒为其致病特点。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结合临床经验,试图对痰瘀致病进行新思考,提出痰瘀致病的假说,为丰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痰饮 瘀血 痰瘀互结 痰瘀致病假说
  • 简介:'浊'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本概念之一,与'清'相对。浊邪内涵丰富,涉及病种多样,从浊邪概念、成因、致病特点入手,结合历代文献进行理论梳理,分类论述脂浊、痰浊、湿浊、瘀浊、浊毒、秽浊、溺浊、精浊的形成、性质、致病特点,探讨现代中医对浊邪致病的论治规律,以期更好地为相关慢性疾患的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为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全面阐述浊邪病理生理规律的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浊邪 中医基础理论 分类 治疗
  • 简介:任何疾病都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患者机体所产生的某种病态反应。古代医家历来认为《伤寒论》所述疾病是因外感六淫而发,而《金匮要略》所载杂病则多由机体正气不足所致。然而杂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并非仅仅包括内伤,外感六淫等邪气亦可导致杂病的发生,外邪致病理论亦是《金匮要略》发病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金匮要略 发病学说 外邪致病
  • 简介:2013年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相继发生了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1]。回顾人类的历史,雾霾已经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还有1960—1972年间,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因大气污染而导致居民的哮喘疾病[2],让人触目惊心。这些恶性公共卫生事件提醒我们,

  • 标签: 雾霾 中医 病因
  • 简介: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软骨下骨质硬化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全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但是由于本病病因病机复杂多样,现代医学对此也尚无确切的结论,导致临床上虽然治疗手段多样但缺乏针对性,本文就近几年相关文献提及到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致病因素做一综述,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本病,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致病因素 综述 痹证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病。IB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人群患病率较高,其症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IBS,中医对此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文章对该病辨证分型及情志致病因素做出探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辨证分型 情志因素
  • 简介:鉴于经典脉学存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尴尬局面,现代脉学吸纳系统论、现代信息学、认知心理学、物理学、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等现代各科学,从而为脉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本研究以经典脉学的发展概况和现代脉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当今脉学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经典脉学 现代脉学 发展特点
  • 简介:简要讨论了清代小儿推拿的学术特点,即极力倡导小儿推拿;尤为重视辨证论治;用穴精少,讲究配伍;胸腹按诊,独辟蹊径,推拿八法;提纲挈领及广泛应用于成人.

  • 标签: 小儿推拿 学术特点 清代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蒙医儿科外治法的施治特点,以期能够对临床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儿科 外治法 蒙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卒中位置、卒中性质、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等。结果7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12例(17.1%)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激发癫痫、7例(10%)为脑栓塞继发性癫痫、37例(52.8%)为皮层病灶继发癫痫、16例(22.8%)为脑血栓形成继发癫痫、33例(47.1%)为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结论卒中类型和脑卒中后癫痫没有关联性,从卒中位置来看,大脑皮质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对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要有警惕性,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特点
  • 简介:中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家王冰对《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注释,使《素问》这一中医理论的基石之作得以传承和发扬。王冰的编次共迁移原文85条,有分编类(5篇)、合并类(14篇)、补阙论(5篇)。其注解的特点是以经解经,全面注释。训诂方法多样,运用医学原理诠释经义,成为后世研究和诵读《素问》的典范。

  • 标签: 王冰 素问 注释 编次
  • 简介:中医脾胃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食管炎、肠炎、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道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胀闷、呕吐、泄泻以及腹痛等。其病机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治疗之目的在于重建脾胃脏腑的阴阳相合、升降相因、润燥相济等生理功能。因而在治疗该病时选药和配伍是很讲究的。本文试就脾胃病临证用药做一浅析,以飨同道。

  • 标签: 脾胃病 用药特点 中医 整体观念
  • 简介:《太平圣惠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综合类方书,全书共100卷,分1670门(类),收方16834首,内容涉及五脏病证、外科、骨伤、金创、胎产、妇、儿、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方面的内容。该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对后世方剂学医书的编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太平圣惠方》系统总结了隋朝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宋朝“监局用此书课试医生”[1],足见该书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

  • 标签: 太平圣惠方 诸病源候论 黄帝内经太素 圣济总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肺癌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43例肺癌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到观察组中,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诊治的45例单纯脑梗死患者(对照1组)和45例单纯肺癌患者(对照2组)进行对照观察,收集分析三组患者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资料上差异不明显;在凝血功能、临床症状、体征的对比差异不大,P>0.05;三组在D-二聚体对比上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CA199、CA125指标值均高于对照2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以D-二聚体、CA199、CA125为自变量,P<0.05。结论D-二聚体过高、CA199和CA125过高是肺癌患者引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癌患者的相关检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脑梗死发生。

  • 标签: 肺癌 脑梗死 D-二聚体 CA199 CA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