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方法,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在急诊科设立护理组长值班制,实行24h无缝隙管理。结果夜班护理质量指标夜查房均分由85分上升到99分,全年护理投诉量由19起减少为零起,患者满意度由75%上升至99%。结论设立护理组长值班制可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提高管理效率。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组长 值班制 护理质量 满意度Set of head nurses on duty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ergency nursi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护士岗位设置、制定岗位说明书、打分量化考评、满足履职要求等管理来落实护士岗位管理。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病人满意度达97%以上,护士对岗位相关的制度职责知晓率达90%以上,护理部督查扣分明显减少。结论通过护士岗位管理,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职责、质量标准,通过量化考评,体现了科学、公平的管理模式;因岗设人,护士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和完成也有章可循,直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 标签: 护士岗位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加强责任心,细致主动敏捷地配合各种手术的开展,以安全护理为目标控制和消灭一切不安全的因素,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达到为患者提供安全及高质量护理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应用SF-36量表分析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化疗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化疗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10月~2012年9月共收治骨折患者616例,要针对骨折患者各自不同的病情、骨折部位、年龄来实施全方位、个性化护理,主要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协助平衡,使得患者的躯体感到舒适、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患者的安全。取得社会和患者家庭的支持和协调。结果本组616例骨折患者经过上述护理干预之后,未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患者疼痛程度大幅度降低。结论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骨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S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落实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激励机制护理记录规范书写、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方法。结果风险管理应用于S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建立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结论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和事故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 SICU护理质量 管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实施每日床旁护理查房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护士长或专业组长及带班小组长每日进行床旁三级(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护理查房,对比实施前后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ICU实施每日床旁护理查房,持续床旁指导护士,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床旁护理查房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提高生活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措施。方法收治本院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估受测对象健康状态。结果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绝大多数患者9个月后生活质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脑卒中患者恢复水平,有效的改善了生活质量

  • 标签: 个性化 护理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项目对提高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350例恶性肿瘤合并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全部的患者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治疗,1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175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增加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时间控制在1个月,随后使用生命质量量表(QOL)评价肿瘤合并贫血患者生活质量。结果除了身体功能基本没有差异外,观察组患者在总体生活质量、情绪及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方面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可以有效改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肿瘤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血压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对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答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指标,并检测其血压指标。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血压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干预后除物质生活维度以外(P>05),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检测、遵医用药、心理平衡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其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社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6月间我院所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室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门诊生存质量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社区内2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研究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心理状况改善和健康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的饮食依从、运动依从、服药依从、病情监测依从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患者对于生活现状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不仅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了患者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并提高了患者在饮食、运动、服药、病情监测方面依从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依从性 健康教育 满意度
  • 简介:在各种灾害和挑战中,护士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加强灾害护理教育迫在眉睫,因此有必要加强现代灾害护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灾害护理教育质量。而灾害护理教育师资水平是影响灾害护理教育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因此,需完善灾害护理教育师资力量配备,使其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趋于合理,建立灾害护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学术梯队,加强"双师型"灾害护理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丰富的专兼职教师资源库。同时,为保证教育质量,还需加强灾害护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提升灾害护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灾害应对能力,提高其教学技能并灵活应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 标签: 灾害护理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质量保障
  • 简介:通讯作者宋彩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摘要目的探讨组间轮转带教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急诊科临床实习的60名护理高职生,分为试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学生均按常规教学,试验组学生采用组间轮转带教,由2各以上的老师轮流带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综合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对临床带教方式及教师学术水平评分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组间轮转带教的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及教学质量,对实习学生和带教老师有良好的双向促进作用。

  • 标签: 组间轮转带教法 急诊科 满意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