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薏苡(Coixlacryma-jobiL.)为禾本科(Gramineae)科植物薏苡属(CoixL.)草本植物。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对中药薏苡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为薏苡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薏苡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药理作用
  • 简介: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药用历史悠久,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其单方及复方制剂多用于“润肺止咳,祛痰定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目前研究表明,桔梗药用植物含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酚酸类等多种成分,但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帖皂苷类成分,占已知成分的7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祛痰、抗炎、抗肿瘤活性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药理活性研究多以提取物及桔梗皂苷D为主,其它的单体成分药理活性研究相对较少。为发挥其更大的药用价值,后续研究应加强黄酮类、酚酸类及其它桔梗皂苷类成分的活性研究。

  • 标签: 桔梗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进入新时代,学校教育如何对接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为此,我们以为,当下应该突出抓好三方面的工作:突出阵地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加强课程建设,培育核心素养;顺应改革潮流,肩负时代责任。

  • 标签: 新时代 新高考改革 新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改革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黔淫羊藿化学成分及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黔淫羊藿作为研究材料,对照品选择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研究所产品,测定淫羊藿、羊脂淫羊藿、炒制淫羊藿、盐制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等不同炮制方法下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含量的不同,比较不同炮制方式对黔淫羊藿化学成分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淫羊藿、羊脂淫羊藿、炒制淫羊藿、盐制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99%、9.45%、8.86%、8.88%、10.28%,淫羊藿苷含量分别为0.75%、0.87%、0.84%、0.64%、0.95%,羊脂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效果佳,炮制后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含量较高。结论炮制前后黔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发生改变,且不同炮制方法改变程度具有一定差异,羊脂淫羊藿和酒炙淫羊藿方法对淫羊藿的炮制效果佳,建议临床黔淫羊藿的炮制应以羊脂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为主,能有效提高淫羊藿活性成分及产品质量。

  • 标签: 炮制 淫羊藿 化学成分 产品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红活麻的抗炎活性部位及其化学成分。方法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检测红活麻不同提取部位对NO释放量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技术对红活麻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利用SAS9.30软件对给药组和LPS组NO的含量进行t检验,比较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与LPS组相比,石油醚部位对NO的释放量影响不明显(P〈0.05)。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在浓度为15.5、31.25、62.5μg/mL时,均表现出对NO释放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给药浓度都在62.5μg/mL时,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别对NO释放量的抑制为11.42%、21.01%、33%、26.96%,故乙酸乙酯部位对NO释放量影响最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从红活麻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Sitosterol;(2)5-Hydroxymethyl-2-furancarboxaldehyde;(3)4-hydroxy-5-methoxy-benzoicacid;(4)Isomeranzin;(5)Dioctylphthalate;(6)Dibutylphthalate;(7)Caffeicacid。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红活麻抗炎活性部位。2,4,5,6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红活麻 抗炎活性 化学成分 细胞模型
  • 简介:为适应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达到21世纪药学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法也必然发生改革。本文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例,从教材知识文字理解、教师语言文字讲解、微课及慕课强化教学、虚拟仿真软件模拟、梯度实验教学5个教学过程探讨'五位一体'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五位一体'教学法能够使任课教师站在更高层面上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有效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

  • 标签: 五位一体 天然药物化学 黄酮类化合物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