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降低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管路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在医院大力推行品管圈活动的过程中,重症医学科品管圈成员在圈长的带领下于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21日对ICU病区的呼吸机管路根据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管路查检表调查发现呼吸机管路污染率高达79.33%,因此共同决定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冷凝对呼吸机管路污染为目标参加品管圈活动。结果改善后呼吸机冷凝管路污染率降至37.3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管路污染,值得在临床上长期使用。

  • 标签: 品管圈 呼吸机管路污染
  • 简介:文章概述了蒸汽冷凝未被充分利用的现状,结合医院节能改造方案实例阐述了凝结回收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认为该技术的应用可减少环境热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 标签: 蒸汽凝结水 回收利用 医院节能改造
  • 简介:文章简单介绍了蒸汽锅炉和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蒸汽锅炉存在的问题;结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蒸汽锅炉和蒸汽发生器的费用支出进行了对比;详细介绍了与蒸汽锅炉相比蒸汽发生器的优势,最终得出了结论。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蒸汽锅炉 节能高效 安全性 费用控制
  • 简介:摘要 冷凝集现象是秋、冬血常规检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首先对冷凝集现象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低效价冷凝集血常规标本和高效价冷凝集血常规标本的处理措施分别进行介绍,以此降低冷凝集素对血常规检测的干扰,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冷凝集标本 血常规 处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的血型鉴定及配输血的新办法。方法对于高效价冷凝集素引发的正、反定型不合方患者,采取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用以清除患者红细胞膜上与血清里面含有的冷凝集素后,再采用盐水法进行血型鉴定,Polybrine与微柱凝集交叉配血,快速准确地为患者进行配型输血。结果2例恶性淋瘤患者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型正、反定型不合,主、次2侧都发生了强凝集,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强阳性;患者红细胞采用37℃加热洗涤,在4℃的温度下吸收冷凝集素后,血型定为Rh阳性AB型患者2例,O型患者1例,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阴性,采用Polybrene与微柱凝集配血相合。结论采用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可以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干扰,方便于血型的鉴定与交叉配血。

  • 标签: 高效价 冷凝集素 加热洗涤 血型
  • 简介:文章从锅炉安装、运行保障、安全检查3个方面概述了医院锅炉安全运行管理的重点,结合节能降耗的背景,从合理调节空气配比、降低燃气锅炉的排烟湿度等方面提出了燃气蒸汽锅炉的节能措施。

  • 标签: 燃气锅炉 锅炉安全运行 节能
  • 简介:摘要:高压蒸气灭菌应用范围广,具备优秀的灭菌效果。可杀死细菌、真菌、芽胞、孢子等所有微生物,是医院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但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湿包的发生影响到灭菌效果,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上等资源浪费。本文就湿包的概念,以及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产生湿包的常见原因,分析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防范措施进行阐述。

  • 标签: 高压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验证将生物指示剂放入使用胶塞密封的玻璃试管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装置的可行性。方法: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检测玻璃试管胶塞装置内生物指示剂内的芽孢等是否被完全杀灭,同时监测整个灭菌过程中玻璃试管内的温度。结果: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下,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部分菌片上的芽孢未被杀灭。结论: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作为生物监测装置存在缺陷,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高,使用此装置做出的生物监测结果不能证明灭菌过程是否合格。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试管 胶塞 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验证原位更换新型医用蒸汽发生器产生湿包的原因,探讨减少湿包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21年7月-10月23581个灭菌包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湿包产生原因,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湿包率进行比较。结果 原位更换蒸汽发生器产生湿包的主要原因为下排水主管道不完全堵塞(23.9%)、瞬时供汽量不足(37.9%)、灭菌用水水质不达标(33.1%)和人为因素(5.1%);干预后湿包率由2.51%降低至0.33%,湿包控制效果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加强下排水管道管理、并联蒸汽发生器、细化设备管理、规范冷却流程和购置专用灭菌筐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湿包率,夯实了灭菌质量,为降低湿包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学监测自含式生物指示剂阳性结果原因,合理判定监测结果。方法?通过1例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阳性结果进行现场调查,查找原因,同时进行实验室监测,取五个与生物监测同一锅次无菌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阴性。结果??生物阅读器灯管长时间未更换导致检测仪温度不在工作状态而造成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在保证生物指示剂在有效期内、生物监测操作人员操作流程规范及灭菌器性能完好的前提下,同时保证生物阅读器性能完好,才能保证生物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生物监测 假阳性 分析报告
  • 简介:本文对的SCM系列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整机工作原理做一简单介绍,并对几例特殊故障进行详细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 标签: 消毒灭菌器 工作原理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压力蒸汽灭菌器加热阶段失败案例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压力蒸汽灭菌器加热阶段失败案例的收集归纳及总结分析。结果:更换水处理系统改善水质,去除蒸汽发生器水位传感器水垢后,压力蒸汽灭菌器加热阶段未出现失败现象,压力蒸汽灭菌器正常运行。结论:更换水处理系统改善水质,对蒸汽发生器水位传感器进行除垢,减少了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失败的发生,保障了灭菌质量和医疗安全。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器 加热阶段失败 解决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纯化在各大制药厂和化工工厂被广泛地使用,对化工业和制药工厂的发展极其重要。纯化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药工厂和化工工厂所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本文主要从纯化常见的制备工艺方法出发,对现阶段实际的纯化制备工艺流程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的阐述,最后是对纯化制备流程的相关技术组合方案和分析,为纯化制备工艺的选择和安装验收运行提供相关的参考工作,为纯化的制备工艺提供一定的经验,避免纯化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相似的问题。

  • 标签: 纯化水制备工艺 控制技术 解析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其中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灭菌速度快,湿度高,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等优点,成为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导致湿包问题,从而影响灭菌效果,有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重复灭菌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增加成本消耗以及延误临床科室的使用。因此,为了减少湿包的发生,我对近期内出现的湿包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了湿包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应当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湿包 高压蒸汽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室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物品湿包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从2个时间段中分别选取3000件灭菌包作为研究样本,共6000件,分别选取自2022年、2023年,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灭菌方式,观察组则基于湿包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并对比两组的湿包率。结果:从数据分析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出现13件、97件湿包情况,湿包率分别为0.43%、3.2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应重视针对性控制湿包的相关因素,可有效降低湿包率,对增强灭菌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脉动真空压力 蒸汽灭菌 湿包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