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清胱C(cystatin C,CysC)因其具有稳定的内源性标志物特性,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临床关注。除了已成熟应用于肾脏功能损害评估外,研究发现其在心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以及Alzheimer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同样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就CysC与上述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胱抑素C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长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 68例医院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生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生长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生长抑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生长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实际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实验法。从我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88例进行研究,并将其编号。其中1-44号为实验组,45-88号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进行常规联合生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出效果更为明显的治疗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并发症出现少、死亡人数少、治愈率高、恢复快。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生长治疗的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 标签: 生长抑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胱C(CysC)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择101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同期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CysC水平,超声测定CIMT,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CysC与C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2±0.21)mg/L比(0.85±0.20)mg/L、(0.91±0.16)mm比(0.65±0.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总的人群还是在高血压组或对照组,CysC均与CIMT呈正相关(r=0.412,0.443,0.315,P<0.01).结论血清CysC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程度相关,提示CysC有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 标签: 高血压 胱抑素C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长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地有效率以及48h再出血率。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VS83.33%),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素 奥曲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9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对照组采用生长,观察组采用生长联合低分子肝素,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腹部胀痛恢复正常以及患者的住院总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长抑素 低分子肝素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C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的血清CysC水平、血、尿肌酐、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C、Scr、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C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血清胱C水平检测,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肾小球功能等,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生长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实施价值。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26名)和观察组(27名)。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生长。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6%(25/27)显著高于参照组76.9%(20/26)。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C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3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无蛋白尿组(A组)和微量蛋白尿组(B组),各组为150例,A组UAE<25mg/L,B组UAE为25~295mg/L,另外,选取健康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Cys-C实施检测,采用生化分析仪对血肌酐(SCr)给与检测。结果A组SCr(95.36±16.11)?mol/L和血清Cys-C(1.12±0.25)mg/L与B组(101.16±13.42)?mol/L和(0.63±0.16)mg/L相比,其数值均明显高于后者;A组、B组Cys-C和SCr与C组(0.62±0.05)mg/L和(54.78±10.1)?mol/L相比,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A组患者Cys-C和SCr异常检出率(16.0%,2.7%)与B组(42.0%,8.7%)相比,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A组和B组Cys-C异常检出率与SCr异常检出率相比,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其Cys-C水平状况升高;检测血清Cys-C与SCr相比,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 肌酐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生长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9例患者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B组61例患者在肠梗阻导管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时间明显短于A组,胃肠减压量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生长抑素 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目的:探析血清胱C检验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运用苦味酸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两组的血肌酐(Scr)和血清胱C(ScysC)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cysCs和Scr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肾病综合征以及慢性肾衰竭组的血清Scr和Scys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判断肾脏疾病肾小球损害程度时,可以将血清胱作为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并且还有助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肾脏疾病 血清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清胱C及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方法:2021年2月到2022年5月,选取30例急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16例、完全性脑梗死14例)、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脑梗死组与健康体检组,两组均在知情同意、提前准备状态下完成血清胱C、凝血功能检验。结果:脑梗死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时,前者的血清胱C、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前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可见比较差异(P<0.05);进展性脑梗死、完全性脑梗死比较时,前者的血清胱C、纤维蛋白原水平更低,前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长,可见比较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C、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检验可辅助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明确脑梗死类型,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 完全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