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工作的51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程度和工作态度。结果在51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当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程度为优15名(29.4%)、良27名(52.9%)、可6名(11.8%),差3名(5.9%),调查问卷的平均得分为(84.3±4.6)分。其中学历相对较低且工作年限较短的护理人员,其对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的调查结果,能够为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改进意见,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水平,保障脑卒中康复护理质量,更好的维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人员 康复护理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探究面对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市10所综合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8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职业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对比防护对策制定前后的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以及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评分。结果制定后的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以及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制定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还有待提升,职业防护行为也急需加强。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立足现阶段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实践,充分检索有关文献资料,对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应加以防范。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主要来自于工作压力、生理危害、物理风险和化学风险,应通过规范操作、科学管理、自我防护等措施来降低职业危害对护理人员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职业危害 对策
  • 简介:摘要夜间值班具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暴力,对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特别是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精神科等科室。本文基于医院护理人员夜班值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确保自身安全。

  • 标签: 医院 护理人员 夜班值班 安全隐患 防范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对护理人员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后其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岗的护理人员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心理健康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干预后,各项评分改变显著,不仅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护理人员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且可提升其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分级护理对高龄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初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对合并有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重点干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险分级护理能够规避高龄经产妇的分娩风险,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以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10例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16年7月,并将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将两组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的功能恢复时间(10.21±1.15)d、出院时间(14.20±0.45)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压疮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分级护理,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分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其心功能分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2.87±0.65)d、住院时间(9.98±1.21)d、住院费用(5273.15±631.16)元,均少于对照组(5.03±0.62)d、(16.17±0.03)d、(6985.13±652.0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分级,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 综合护理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文职人员初次和再次参加高原卫勤保障期间的情感体验,以期为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其军事训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非现役护理文职人员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9个主题,即:兴奋、恐惧、艰苦、适应、归属感、坚定的信念、抵触、焦虑、想念家人。结论初次和再次参加高原卫勤保障任务的非现役护理文职人员存在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正向、负向情感并存,相关领导者应重视文职人员的情感体验,多角度进行干预和支持,为文职人员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以提高其训练质量和水平。

  • 标签: 文职人员 高原卫勤保障 情感体验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