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进行抗干扰治疗的给药时间及药物持续时间,并分析防治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76例,并随机分为A、B、C三个组别,其中A组162例患者手术前给药,术后24h停止用药;B组127例术前22~24h给药,术后3d停止用药;C组87例术后给药,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至切口拆线≥7d。结果:A组术后感染4例;B组术后感染7例,C组术后感染10例,其中有1例伴随有二重真菌感染。讨论:从感染数据上来看,我院骨科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基本合理,手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术后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使用时间长,不但给患者带来不便,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增加感染机会和抗生素耐药,效果不是很好。

  • 标签: 骨科术后 抗感染 给药时间 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医疗实践中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整个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抽选A医院在2020年接诊的1例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10+天”的男性患者,并针对临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的缓解,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随同医师查房、会诊、参与病例讨论,协助医生选择治疗药物,制定给药方案,对医生的医嘱进行审核、对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真正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病例讨论
  • 简介:摘要: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抗菌药物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多,细菌耐药性和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威胁在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抗感染治疗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接诊的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方式处理,观察组接受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切口愈合效果。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采用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从急诊外科选择84例外科创伤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消毒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与伤口愈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3.81%,观察组发生率低于比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级、Ⅱ级愈合率61.9%、35.71%,Ⅲ级愈合率2.38%,对照组Ⅰ级、Ⅱ级愈合率23.57%、45.24%,Ⅲ级愈合率26.19%,观察组Ⅰ级、Ⅲ级愈合优于对照组(P<0.05),Ⅱ级愈合率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而言,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急诊外科 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中抗感染过程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1例胫骨及足部骨折于我院就诊的患者,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后发生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并制定治疗方案,给予药学监护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的参与下,患者明确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并获得及时有效得治疗,且患者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障,避免了应用万古霉素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过程中,可以关注患者用药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保障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MRSA 临床药师 抗感染 万古霉素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照射肺俞穴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小儿肺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取单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采取微波照射肺俞穴治疗的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采取微波照射肺俞穴与抗感染同步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小儿肺炎 微波照射 肺俞穴 抗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燕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0例。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0例)与研究组(n=3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与常规性抗感染治疗,研究组行手术治疗和药敏性试验的术后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使用抗生素的时间。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治疗和常规性抗感染治疗相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实行针对性感染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诊治疗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还能将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术后抗感染 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为IE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2019年期间承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病例,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抗感染治疗情况。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阳性17例,占比53.12%,病原菌分布为链球菌(10例),粪肠球菌(3例),近平滑念珠茵(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及鲍曼不动杆菌(1例)。抗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主要为青霉素(n=23,71.9%)。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链球菌,抗感染方案以大剂量青霉素、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药物为主的抗感染治疗原则。在医疗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抗药性菌株的出现,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扰。因此,密切关注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的分布,对指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抗感染 治疗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感染治疗中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初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指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8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摇号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处理,实验组患者使用高敏感度抗生素药物实施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和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4%,符合统计学原理(χ2=5.09,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术期高敏感抗生素治疗,术后感染发生率更低,治疗效果更好,患者住院时间及药物使用时间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应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术后抗感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儿科重症感染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儿科重症感染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虽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87.50%,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虽研究组7.5%略低于对照组10%,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儿科重症感染疾病上可考虑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剂量其治疗疗效差异不大,所以,临床需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