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中心电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窦性额面QRS电轴偏移的患者313例,观察电轴偏移程度、动态变化情况及与心率的关系。结果三组电轴偏移受试者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受试者,均有较大比例电轴不固定而呈动态变化,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电轴的动态变化多数受试者与心率相关,且随心率增快电轴偏移程度增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轴偏移较大比例呈动态变化及频率依赖性。无人区电轴最具病理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电轴 年龄趋势 频率依赖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前后心电图动脉变化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线、螺旋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对患者发病前后心电图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动态变化患者49例(94.23%)。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S1QmTm、QmTm、Tv1-v3发生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变化情况多样复杂,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心电图 动态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60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6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早发等)检出情况等参数指标。结果(1)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两组患者在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早发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准确反映出冠心病的具体类型和具体情况。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 常规心电图 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指测血糖进行监测后治疗,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各项指标(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血糖达到正常值的时间范围,住院费用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监测出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后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老年2型糖尿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186例,分为单一组和混合组。单一组只采取Coflex,混合组行后路腰椎融合(PLIF)联合上位节段固定Coflex的Topping-off手术。对后遗症及VAS和ODI评分记录。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发现,单一手术的患者有2例伤口感染,2例神经损伤。混合手术的患者有2例伤口感染,2例椎管内血肿,还有3例在3年或5年后进行二次手术。并且患者在手术前后VAS和ODI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中短期时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 退行性腰椎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肝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屏气配合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59%,对照组为67.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检查完成时间、一次检查成功率及所得影像伪影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过敏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降低过敏反应,提高检查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3.0T磁共振 增强扫描 循证护理
  • 简介:针对野战救治机构在检伤分类时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某分类后送组提高其检伤分类能力的做法。在跨区机动化训练考核中,其检伤分类能力被综合评估,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野战医疗所 分类后送组 批量伤员 检伤分类
  • 简介:目的对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全面实施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描述法、访谈法、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结果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床位数、卫技人员数等虽然缓慢增加,但其年增长率远低于医院;且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综合效益逐年恶化。结论亟需加快卫生资源供给侧改革,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分级诊疗 TOPSIS法 综合指数法
  • 简介:摘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对确保社会公众健康安全、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地区及六县一市疾控中心的基本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基础设施、防疫经费投入和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现况以及在这诸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为了快速有效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贮备、现场处置以及善后处理评估等方面提高应急能力;应从各级政府、全社会要充分认识重要性、必要性,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政府领导和监督及突发应急财、物、人的保障投入等;应采取措施与对策,提出就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浅谈想法。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思考。
  • 简介:目的对医院后勤管理能力评价提供测评模式,为提高医院后勤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较为综合客观的意见建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融合对医院后勤管理能力指标权重赋值,并对样本医院后勤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全部样本医院后勤服务能力和服务满意度得分部在25分均线上,只有3所三级医院及l所参照三级标:住迁建的二甲综合医院成长发展能力在25分均线以上。样本医院后勤管理能力综合得分,三级医院均值为7.95,二级中医医院为5.46,二级专科医院为5.62,二级综合医院为6.28(公立性质5.36,企业性质7.19)结论医院后勤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现状尚可但发展动力不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医院间后勤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建议探索改革模式,重视梯度建设,加强系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后勤管理 德尔菲法 AHP法 能力评价
  • 简介:内科护理的学习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固有的教学模式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优化了内科护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组织学生参加实习、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讨论教学法、组织知识竞猜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本文也以此以基点提出了为了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需要提高思想建设、加强思想建设、改变教学观念。

  • 标签: 教学方法 学生 教师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索加强口腔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教学培养模式。方法将两个年级的口腔医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LBL)和“三阶段培养模式”(TSTM,在传统模式教学基础上开设医患沟通技巧实践课程)教学。在实习阶段结束后,带教老师使用SEGUE量表,对口腔实习医师临床接诊表现进行评价。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对SEGUE量表得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经过医患沟通教育,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总成绩由原先的13.12±1.814(LBL组)提高至19.08±1.740(TSTM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实践课程,有助于提高口腔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医患沟通能力,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患沟通 口腔医学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