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在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问题上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收集从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来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5例。行腺瘤切除术4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28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38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0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1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5例。结果术后59例(67.05%)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45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91.11%术后病理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中亦有40.00%的浸润性癌。在59例腺癌中1例伴有肝转移,2例有邻近组织转移,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15例(15/5925.42%)。结论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际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肿瘤的位置不涉及保肛的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手术。

  • 标签: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 临床意义 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海南野生硬蒲桃的无水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方法 利用UPLC-QTOF仪器对海南野生硬蒲桃的无水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确认。结果 从海南野生硬蒲桃的无水乙醇提取物共检出28种三萜类、11种黄酮类和6种鞣质类成分,其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结论 海南野生硬蒲桃含有多种抗肿瘤成分,主要为三萜类和黄酮类。

  • 标签: 硬叶蒲桃 提取 分离鉴定 抗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椎孔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对6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改良经单侧椎孔椎体植骨融合,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2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7例,退变性滑脱7例。累及单节段48例,累及双节段14例。通过观察融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0(22.77±3.82)个月。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及椎弓根钉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年椎体融合率为96.8%。依据JOA评分,优34例,良2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58/62)。术后VAS和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和JOA评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椎孔椎体融合术在充分减压同时能减少进入椎管带来的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术式。

  • 标签: 腰椎 退变性疾病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改良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临床科主任、临床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分析,探讨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行方案。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采用小组访谈;定量研究采用二次资料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合作渠道不畅、资金支持不足及缺乏培训,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医疗卫生机构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培训力度、建立科研平台、加大资金支持,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 标签: 科技成果 转化 管理
  • 简介:摘要科学的概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医学在世界的发展也十分的迅速,但是若是将两者之间画上等号,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争论,但若是把医学归入到科学当中,科学却又无法涵盖医学人文和伦理方面的内容。关于医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前人已经经过了数年的研究和探讨,但最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医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下午笔者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 标签: 医学 科学 关系研究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EHE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结果男性3例,女性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不适,其中3例于体检时发现。1例为单发结节,8例为多发。镜下瘤细胞上皮样或树突状,呈小巢状、片状、条索状生长。多数瘤细胞内可见胞质内空泡,内含红细胞似原始血管腔,纤维性间质伴胶原化。免疫组化染色CD31、CD34、FⅧRag、ERG、Fli-1均(+),少数CK、CK7(+)。结论HEHE是一种恶性血管源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必要时辅以分子生物学检查。

  • 标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肝脏 病理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EHE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结果男性3例,女性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不适,其中3例于体检时发现。1例为单发结节,8例为多发。镜下瘤细胞上皮样或树突状,呈小巢状、片状、条索状生长。多数瘤细胞内可见胞质内空泡,内含红细胞似原始血管腔,纤维性间质伴胶原化。免疫组化染色CD31、CD34、FⅧRag、ERG、Fli-1均(+),少数CK、CK7(+)。结论HEHE是一种恶性血管源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必要时辅以分子生物学检查。

  • 标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肝脏 病理诊断 治疗
  • 简介:邵逸夫医院愿意成为国内大型医院中西合璧的‘试验田’,把国外的经验拿到邵逸夫医院做试点,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希望和其他医院一起分享。

  • 标签: 护理管理 试验 邵逸夫医院 大型医院
  • 简介:2015年10~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部分省市医院管理人员,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考察。培训学员在转化医学平台建设、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等方面与美国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探讨。本刊视野栏目将分期呈现培训学员的学习体会与收获,与大家共享。

  • 标签: 转化医学 医院管理人员 临床 人力资源管理 医疗质量控制 美国专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T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研究时段选择在我院妇产科被初步确诊为宫颈炎的患者200例以及在我院妇科普查中的400名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TCT检查,探讨检查符合率。结果临床中初步确诊为宫颈炎患者TC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体检者,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活检TCT筛查就结果阳性例数67例(就诊患者阳性42例,体检者阳性25例),诊断符合率77.91%。结论TCT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方法,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TCT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早期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入院接受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84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后,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冷刀宫颈锥切术,实验组则采取宫颈环形点切术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其治疗结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相当,而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实验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比较手术各项检测指标,P<0.05,表明本次研究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在临床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经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对于患者的术后随访8周观察,患者术后的细胞学指标等,患者病症得到了控制,且病情得到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利用宫颈锥切术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同时对所出现对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同时使用阴道镜进行活检,病理结果确诊为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148例患者,在这些患者当中,利用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进行治疗是118例患者,另外30例患者是利用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的。最后将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在手术后HPV阳性的消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48例患者利用LEEP治疗的患者中术后病理结果与手术前采用阴道镜活检结果相同的有80例(67.8%),与手术前阴道镜CIN级别相比,术后病理结果CIN级别升高的有16例(13.6%),CIN级别下降的有22例(18.6%);而在CKC组中,与术前活检结果相比较,分别是21例(70%)、1例(3.3%)、8例(26.7%)。在患者治愈率结果上面,LEEP 组、CKC 组分别是94.1% ( 111 /118) 、93.3% ( 28 /30)。在手术前是高危性HPV的患者有114例,在手术后三个月进行复查有98例患者转阴,有16例患者在手术后还是阳性,对他们进行随访,没有出现病变。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与治疗都有其应用价值,能够消除病灶,解决宫颈HPV感染,得到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宫颈锥切术 宫颈内瘤变 HPV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