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生物监测是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水质污染应急生物检测是根据活生物对污染物的灵敏反应,快速确认污染事件。本文对应急生物监测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环境污染 生物检测 水质 毒性
  • 简介:[目的]探索隧道商场发生火灾后的卫生应急处置措施,为今后的救灾工作提供经验。[方法]用现场调查与空气污染物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应急措施的效果。[结果]火灾后无人员中毒和疾病流行等次生灾害发生。[结论]选择引起急性中毒的特异性指标一氧化碳作为无防毒面具救灾人员是否进入标准;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尽快降低隧道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现场清理采用湿式作业,防止粉尘对人体造成危害;加强营养和防病知识宣传,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隧道商场 火灾 卫生应急 应急处置措施 商场火灾 隧道
  • 简介:1突发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检测1.1突发事故的类别在当今社会中,世界各国各地发生的意外或突发事件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造成的一段时间内局部环境污染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这些事件、事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各种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仓库管理不善等发生的污染物泄漏,爆炸,或火灾,高浓度染物的排放。

  • 标签: 突发事故 应急 污染物 环境污染 高浓度 爆炸
  • 简介:目的比较深圳地铁一期工程18个地铁站开通前后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方法在深圳地铁开通前后对18个地铁站的站厅、站台及室外对照进行卫生监测。结果地铁开通后除温度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除湿度和站台噪声外开通后各指标监测值均低于开通前。结论深圳地铁开通一年后卫生状况良好,空调系统有效运行。

  • 标签: 地铁 室内空气 卫生状况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地铁一期工程18个地铁站的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凶素。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18个地铁站的站厅、站台及室外对照进行卫生监测。结果部分地铁站的温度、湿度和IP达不到卫生标准的要求,站台的室内污染物浓度高于站厅,晚上的污染物浓度较高。结论新风质量和人流量对地铁站室内的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地铁室 内空气 空气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地铁车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分析,研究地面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对地铁车站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地铁2号线车站室内和室外地面空气进行连续三天的监测,使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各车站,站内站外二氧化硫的浓度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和判别。结论广州地铁2号线车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均值为0.01mg/m^3。最低是赤岗站,为0.053mg/m^3。最高为海珠广场站,为0.220mg/m^3。其中市二宫站,海珠广场站,公园前站和越秀公园站等四个站的日平均浓度超过0.15mg/m^3。站内二氧化硫与所处路段交通繁忙程度不同而异,站内水平伴随地面水平的升降而升降。站内与地面二者浓度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意义(T=0.444P=0.657〉0.05)。提示:站内二氧化硫浓度水平受地面因素影响。地面二氧化硫气体对地铁站的影响不可忽视。

  • 标签: 地铁 站厅站台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气体 广州地铁2号线 室内空气质量
  • 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为满足超高用水需求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也随之不断增加,并在大中型城市形成一定的规模。通常所称的二次供水是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的简称,是指通过二次供水设施间接向用户供给生活饮用水的行为。这里的二次供水设施包括为保障生活饮用水而设置的高、中、低位蓄水池及附属的管道、阀门、水泵机组、变频、气压罐等设施。

  • 标签: 供水管理 二次供水设施 生活饮用水 城市现代化 大中型城市 国民经济
  • 简介:本文总结分析了家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卫生质量令人担忧、监督管理明显滞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和研究、加快制定管理办法和卫生标准、加强各部门的合作、重视环保型产品的研制等工作建议,以加强家用化学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 标签: 家用化学品 卫生监督 监督管理 人体健康危害
  • 简介:娱乐场所是公众聚集、娱乐、活动的场所,经几年来的监督监测表明,其卫生状况逐年改善,199则合格率仅为60.92%。1999年提高到97.92%,两者有极高度显著性差异X^2=853.57(P〈0.001)。但部分营业场所中公用茶具感收不洁,清洗欠净,消毒效果欠佳,需要加强夏季的室内通风,保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娱乐场所 卫生状况 监督监测 鄞县 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