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在我国局部地区时有发生。2015年1月6日近甘肃省酒泉市的某基地中学报告,初一(1)班38名同学中有34名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呼吸道症状。经调查,这是一起由甲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总装备部疾病控制中心就此次暴发疫情做了如下流行病学报道。

  • 标签: 季节性流感 甲型H3N2流感 暴发
  • 简介:冬春季是H7N9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去年入冬以来,由于受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动物禽流感疫情呈高发态势,波及亚洲、欧洲、中东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

  • 标签: 病毒 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禽流感疫情 冬春季
  •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4年杭州市季节性A(H3N2)流感病毒PB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变异情况,揭示其分子特征与遗传进化趋势。方法对分离得到的78株流感病毒PB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序列多重比对、突变位点比较分析和构建进化树等方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78株流感病毒PB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蛋白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7.89%~100.00%和99.08%~100.00%,PB1-F2蛋白短肽的序列一致性为44.44%~100.00%;PB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A/Texas/50/2012相比,在十多个位点均发生了氨基酸突变,其中V212M、R215K、E331D、A374S氨基酸突变频率较高;PB1-F2蛋白长度分析发现了5种不同的PB1-F2蛋白,其中3种为全长蛋白(90、87、79)aa,2种为截断型PB1-F2蛋白(52,24)aa;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78株H3N2毒株PB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均在同一个支系上,与同期流行季的疫苗株进化关系较近,第三个流行高峰(2014年6~10月)进化关系相对更集中。结论2013-2014年季节性A(H3N2)流感病毒PB1蛋白氨基酸位点发生了部分重要突变,病毒PB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遗传进化以及截断型PB1-F2蛋白的集中出现,可能促使病毒的复制能力和毒力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其流行传播趋势的改变。

  • 标签: A(H3N2)流感病毒 PB1 PB1-F2 遗传进化
  • 简介:摘要通过对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我国内地H7N9型禽流感总体发病情况和疫情趋势研判,阐述了该疾病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

  • 标签: 人感染H7N9禽流感 预防控制措施 应急处置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职工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某医院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院职工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为60.85%,不同岗位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政人员在禽流感病原学、监测病例网报时限方面知晓率要较高于医生(P〈0.05)。男职工较女职工更加注意适时就医检查,在面对禽流感疫情时会更多参与学习和宣传(P〈0.05)。不同岗位、性别职工获得知识途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职工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提高职工对H7N9病例的防治能力。

  • 标签: 人感染H7N9禽流感 医院职工 知信行
  • 简介:VideoDoorbell2智能门铃不仅拥有第一代门铃的可远程控制和支持视频拍摄的特点,这次还改进了电池和视频拍摄的清晰度。VideoDoorbell2的电池组件是可拆卸的。也就是不需要整个门铃设备都拆下来,没电的时候,换块电池就行了。此外,新的智能视频门铃还支持1080p分辨率的视频拍摄和可配置的动作感应区域,不仅画质更清晰,在拍摄角度上也由原来的160度调整到了180度。

  • 标签: 远程控制 拍摄 视频 第一代 清晰度 电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感染H7N9禽流感的发病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门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进行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病例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结论应加强对H7N9禽流感菌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为快速诊断患者,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要加强检验和检疫,有效预防该病的爆发和传播。

  • 标签: H7N9禽流感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0级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护理部培训教育委员会与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共同组成考核培训小组对全院25个护理单元的98名2014年N0护士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培训,内容包括临床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护理操作、理论知识4大方面的核心能力。培训周期为1年,每季度组织1次考核,每名护士在1个培训周期内考核4次。结果经过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培训后,N0级护士综合能力评分为A级与B级逐步提高。结论床边考核培训法是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N0级护士 临床工作能力 床边综合能力培训 培训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环境中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消毒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7年2月406份活禽流通外环境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甲型H7N9流感病毒,对其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研究其消毒效果。结果406份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之后,发现有50份标本呈现为阳性,阳性率为12.32%;各种类型外环境标本之间的甲型H7N9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对比,P>0.05;对禽舍地面、禽笼两个点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并且对处置方式进行改进之后,评估大肠菌群杀灭率,发现消毒均合格,有效性高。结论加强外环境中甲型H7N9流感病毒消毒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外环境 甲型H7N9流感病毒 消毒措施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广州市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等气象因素对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的影响作用。方法根据广州市2014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温(r=-0.168)、水汽压(r=-0.157)和日照时数(r=-0.070)与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呈负相关,气压(r=0.124)与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温(OR=0.991,95%CI=0.987~0.995)与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气温等气象因素对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存在一定影响。

  • 标签: H7N9 活禽市场 监测 气象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情况及动脉血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为(68.85±5.42)mmHg,血氧饱和度为(92.68±2.78)%,高于对照组(66.07±1.59)mmHg、(91.23±2.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H值为7.41±0.04,二氧化碳分压为(42.99±2.06)mmHg,对照组pH值为7.40±0.05,二氧化碳分压为(42.86±2.11)mmHg,两组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碳弥散量为[(3.61±0.22)mmol/(min·kPa)]、肺活量为(2.14±0.16)L,均高于对照组[(3.52±0.10)mmol/(min·kPa)、(2.05±0.11)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抗纤维化、抗氧化等作用。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N-乙酰半胱氨酸 孟鲁司特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在入院2d内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NIHS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按TOAST分为心源性脑梗死组(27例),非心源性脑梗死组(58例),按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32例)组、小面积梗死(53例)组。结果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源性脑梗死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结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NT-pro-BNP水平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血清NT-pro-BNP值越高,预后越差。血NT-pro-BNP水平不仅能预测脑梗死病变程度,而且有可能预测脑梗死预后。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N端-脑钠肽前体 脑梗死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2型糖尿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00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追踪,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A1b/C)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HbAlc、Scr、UmA1b/C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取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恢复情况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护理干预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报告我院2例氨曲南致迟发型呼吸困难的案例,提示临床在应用注射用氨曲南的过程中,应对其可能发生的迟发型呼吸困难予以重点监护。

  • 标签: 注射用氨曲南 不良反应 呼吸困难
  • 简介:目前的糖尿病分类标准是将糖尿病分为4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最高,是我国成人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大约占糖尿病人群的90%。

  • 标签: 2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分类标准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胰岛素泵组,n=130)和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组(皮下注射组,n=1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HOMA-BE、HOMA-IR、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OMA-I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OMA-BE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胰岛素泵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皮下注射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皮下注射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2.3%(3/130)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22.3%(29/130)(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有效缩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血糖达标时间 低血糖发生率 预后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bloodlacticacid,Lac)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8例感染性休克和52例一般感染患者,分别检测NT-proBNP、PCT、Lac的水平,同时对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NT-proBNP、PCT、Lac水平在感染性休克组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好转,NT-proBNP、PCT、Lac不同程度地相应下降,在感染性休克组治疗恶化,NT-proBNP、PCT、Lac不同程度地相应升高,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PCT、Lac在感染性休克组间与病情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PCT、Lac成为预警感染性休克发生、预测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 标签: 血淸降钙素原 血乳酸 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