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阿扎苷联合venetoclax治疗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失败后难治复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19年10月到2020年2月的8例经含地西他滨方案治疗后难治复发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扎苷联合venetoclax方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其中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ORR 50%(4/8例);4个疗程后ORR 62.5%(5/8例)。治疗过程中未见治疗相关的严重血液学毒性及感染,偶有注射部位刺激性炎症、恶心。结论:阿扎苷联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院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菌感染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应用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痰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对检出的铜绿假单菌进行耐药性检验,并对抗菌药物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出7例铜绿假单菌感染患者,检出率为13.16%(7/52)。共分离铜绿假单菌1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性≥50.00%的药物包括: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替卡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以药敏实验结果为参考依据,临床医生对7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科学用药,结果7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00%(4例治愈,3例显效,0例无效)。结论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菌具有较高的感染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借助药敏实验能够为合理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藏医治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选择2017-2019年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治治疗,主要有针灸、霍尔梅、熏蒸、隔离灸、涂擦、外加药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神经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6.2%,高于对照组的64.1%(P<0.05);藏医治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藏医外治治疗 周围性面瘫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胃癌根治术后 PICC置管肠营养护理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在院治疗的 40例胃癌患者进行,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胃癌根治术,利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参照组实施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观察组在术后进行 PICC置管肠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并发症显著多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 PICC置管肠营养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营养支撑,降低了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PICC置管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5 月时段内新生儿共 130 例,纳入 A 组( 65 例)和 B 组( 65 例) 。 A 组使用股静脉穿刺采血, B 组使用周动脉采血,比较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A 组新生儿比较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 84.62% , B 组为 96.92%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新生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62% , A 组为 18.46%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新生儿群体,周动脉采血可显著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还可预防或降低采血不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外周动脉采血 新生儿 一次性采血成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普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2018 年来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后实施胃肠减压的 80 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肠胃减压不适的临床效果。 结果 研究组在排气时间、胃管滞留、住院时间等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研究组术后不适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对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进行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患者不适症状,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肠胃减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危重且常规穿刺困难的68例患者在急诊抢救中进行了颈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对置管前评估、置管术中配合、置管术中及置管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68例颈静脉留置针置管患者穿刺成功后导管均通畅,保证了危重患者急需给药、静脉补液及输血,为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赢得抢救时机。结论:颈静脉穿刺留置针是急诊科抢救危重患者和急需静脉输液、输血而静脉穿刺困难者较为理想的输液途径,对紧急抢救危重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外静脉 留置针 急诊科 抢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中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 2016年 2月 ~2017年 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 9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5例,观察组 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成效,对照组经治疗后 11例治愈、 12例显效、 7例有效、 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75.00%;试验组经治疗后 20例治愈、 15例显效、 4例有效、 1例无效,总满意度为 97.5%;对比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中采取固定架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四肢骨折中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有知觉性斜视的成人患者使用单眼直肌手术法进行治疗的 效果。 方法 : 选取于 2016 年 8 月到 201 7 年 8 月期间 收治的成人知觉性斜视患者 82 例 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 , 按照 随机 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1 例 , 其中 对照组 的患者采用单眼常量直肌后徙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 治疗, 实验组的患者 采用 单眼超常量直肌后徙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为 80.48 % ,对照组的术眼正位率是 58.53 % ,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在 治疗成人直觉性斜视时使用超常量单眼直肌手术具 有显著的效果 ,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 标签: 单眼直肌手术 治疗 知觉性外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痛风病的根治术。方法采用藏医放血疗法与西医药物相对照的方法。结果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的根治率高达97%,西医的药物治疗率仅为70%。结论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疗效优于西药。

  • 标签: 藏医 放血疗法 痛风病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中选取72例,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试验组均为36例,分别实施剥内扎术、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评估术后肛周水肿程度和疼痛程度,观察精细排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的肛周水肿评分、疼痛评分相近(P>0.05);但术后3d和7d,试验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精细排便功能正常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1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混合痔患者,实施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能恢复肛垫解剖结构,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排便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肛垫回缩固定术 排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颈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儿科静脉治疗患儿,将患儿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留置,观察组接受颈静脉留置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 93.55 %,高于对照组的 70.97% , P<0.05 。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 96.77% ,高于对照组的 70.97% , P<0.05 。观察组的感染、过敏、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68% ,高于对照组的 32.26% , P<0.05 。 结论:小儿颈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护患儿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 儿科静脉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麻醉治疗的患者中,随意选取8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每组患者分别4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小剂量局麻药周神经阻滞,而常规组患者则采取大剂量局麻药周神经阻滞。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周神经阻滞的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要比常规组好,且实验组患者要比常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周神经阻滞使用与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麻醉的镇痛效果,还能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其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小剂量局麻药 外周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固定器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 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74%,两组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 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活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架 锁定加压钢板 固定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次研究对 前列腺癌 患者采取 经腹膜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该治疗效果予以探究。 方法: 82 例 前列腺癌 患者选择自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 41 例( 经腹膜途径腹腔镜手术 )。对照组 41 例(经腹腔途径 腹腔镜手术 )。观察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术中出血量对比。 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对照组较短。实验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对照组较少。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 <0.05 。 结论: 本次研究对 前列 腺癌患者采取 经腹膜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治疗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同时可减少术中出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手术方法可在 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腹膜外途径 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PICC 置管以及周静脉留置针对患有食管癌病人的应用成效,并在二者之间针对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 从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对本院患有食管癌的 96 名病患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将 96 名病患分成 2 组,每组 48 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的 48 名病患采取 PICC 置管,对对照组的 48 名病患采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患的置管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数据。 结果: 对照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30% )也要高于观察组( 5.00% )( P<0.05 ),从操作时间来说,这两组患者的时间比较接近( P<0.05 )。 结论: PICC 置管以及周静脉留置针对食管癌病患都有比较好的应用成效,但相对来说, PICC 置管有较长的留置时间并且并发症也相对来说更少,因此这一技术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PICC 置管 食管癌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1月期间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 4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成立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为 2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早期训练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洗联合针灸的中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关节功能护肤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肘关节骨折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中推广与宣传。

  • 标签: 外洗 针灸推拿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